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辨是非 仁愛敦厚

明辨是非 仁愛敦厚

善良之必要條件

THE KINDNESS

01

心地仁愛,品質淳厚謂之「善」,不學而知,明辨是非謂之「良」,總結起來,善良就是先天具有的明辨是非的仁愛敦厚之心,大致就兩層含義,先天具有,仁愛敦厚,說先天具有,可能是受了「性本善」思想的影響,而仁愛敦厚也有可能是受了孔子「仁」的影響。也許善良就是基於儒家理論提出的呢?無從考證,但是對於善良的,以上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釋義。

02

最近看了太多相關校園暴力事件的報導,熱暴力主要發生在初高中年齡段,冷暴力主要發生於大學校園。每次看到相關報導,室友們總是要討論許久,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力量在年少的孩子身上種下了暴力的種子,本該是無憂無慮跟朋友嬉戲玩耍的年紀,可在他們身上,我更多的看到了對他人的漠視和對生命的不屑。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文字訴說現在的心情,在我心中,文字都是美的,善的,我更不想用一些帶情緒的文字來表達對幾個小孩子的不滿,雖不算善,卻也不至於用最壞的惡意來揣度幾個小孩子。但是不管怎樣,一個人對生命最起碼的敬畏應該有,對生活最起碼的熱愛應該有,善良,不是一味寬容忍讓,而是懂得在適當的時機動用強制手段,明辨是非,不姑息,不縱容。

03

看了電影《十誡之殺戒》,電影以緩慢的基調講述一個普通青年如何走向殺人的道路以及如何被處以死刑的過程,故事平淡無奇,至少我看了兩次依然沒覺出多大亮點,但是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好電影。憂鬱的主人公在多年前失去了年僅12歲的妹妹,所以一直流連於一切有著他妹妹年齡的少女的場景,我們看到了人們對他的冷嘲熱諷,也看到了大家對他的毫不在意,也許正是這種冷暴力導致了他最後的爆發:殺死了一名計程車司機,他犯了殺戒。但可能大多數觀眾跟我一樣,依然覺得他是善的,不僅僅在於他殺死的司機是個讓人厭惡的調戲婦女、拒載乘客的傲慢大叔,也因為殺了人後他的所有表現,對家人的擔心與牽掛證明著他是善的,一直以來的自責憂鬱說明他是善的,臨死前的懺悔說明他是善的。最後與律師的漫長對話,讓我開始質疑,他的死刑到底公正與否,「殺人償命」似乎並不該成為那個少年被判死刑的正當理由。法律殺人,又是什麼賦予了法律殺人的權利呢?「善良」在這個例子里顯得尤其難以捉摸。

04

何謂「善良」,這似乎是個很難去界定的詞,但,總體來說,明辨是非往往比「一味善良」來得更實在,更有意義,對社會機制的正常運轉也更有裨益。室友曾開玩笑說,善良就是不給社會主義添亂,雖是句玩笑話,但不給人添亂也確實是善良最細微的表現形式。我見過西裝革履的所謂成功人士對婦女兒童大打出手,也見過紋著可怖紋身的我們口中的不良少年笑容和善的給老人讓座,越是模糊的情況,不明真相的我們對「善」的界定就需要格外的小心!

明辨是非

善良

仁愛敦厚

明辨

不管什麼時候,「明辨是非」「仁愛敦厚」一定一定要作為我們為人處世的第一原則。

「仁愛敦厚」是善良的充分條件

善良之必要條件是「明辨是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雪寫年華 的精彩文章:

TAG:素雪寫年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