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造車新勢力 我真的可能是條鯰魚

造車新勢力 我真的可能是條鯰魚

小鵬汽車、蔚來汽車首款量產車借代工企業資質進入工信部產品公告,車和家、小鵬汽車完成新一輪融資,零跑汽車完成供應商夥伴構建,法拉第未來(FF)傳出要在中國建廠……就在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久未復批、業內外對造車新勢力「鯰魚效應」存疑之時,這些造車新勢力用實際行動宣告:我真的可能是條鯰魚!

沒生產資質不耽誤造車

QINGMING

隨著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擴大新能源汽車領域開放,新能源汽車資質何時重啟的問題再次掀起新一輪討論,包括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內的很多業內人士都在公開呼籲解決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的問題。

儘管生產資質暫停審批、何時重啟審批事宜等問題,國家發改委一直沒有公開回應,但圍繞造車新勢力的各種爭論從未停止。一方面,業界期待「鯰魚」出現,進一步增強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活力;另一方面,業界又擔心部備受詬病的「PPT」造車擾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但這些爭論、非議都阻擋不了造車新勢力既定的造車進程。

自從風頭最勁的蔚來汽車量產車上市交付後,幾家走在前列的造車新勢力也加快了其造車進程。1月29日,小鵬汽車宣布獲得11億元B輪融資,其量產車也已經開始交車。3月22日,車和家完成30億元B輪融資,並明確首款量產SUV下半年上市。3月26日,零跑汽車舉行2018合作夥伴大會,構建了較健全的合作夥伴體系,並確定首款車型S01將於今年三季度接受預定,四季度實現線下體驗,明年一季度交付。

儘管生產資質暫停審批,但造車新勢力卻通過不同途徑加快其造車步伐。代工、收購……各種方式不斷上演,甚至有造車新勢力還推出換電、三年回購車輛等新模式招攬客戶。從這一點看,造車新勢力的造車進程增添了很多傳統車企沒有的特色,而這些似乎正在顯現其「鯰魚效應」。尤其是以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奇點汽車CEO瀋海寅、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大佬紛紛提出不靠補貼賣車,敢於率先擺脫補貼依賴。儘管這樣的表態難免有幾分「造勢」之嫌,但從目前造車新勢力的產品價格、品質和市場反響等方面看,他們的確顯示出突破、創新的能力。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這些企業幾乎無一例外的做好了兩手準備:一方面,建工廠、積極申請生產資質;一方面,尋找代工企業,做好前期開發、車輛生產、申請工信部產品公告、產品上市等準備工作。目前看,這些造車新勢力的造車進程不但沒有因為生產資質暫停審批受阻,反而有迎難而上、加快步伐的勢頭。

資本持續升溫火爆之下能否催生新活力

QINGMING

車和家在完成B輪30億元融資之後,其融資規模突破50億元;小鵬汽車,融資規模也達到了50億元的體量;威馬汽車的融資規模已經累計超過120億元;蔚來汽車正在進行新一輪超過10億美元的融資;零跑汽車也早就輕鬆完成了Pre-A輪融資……在資本市場,造車新勢力的融資向來不難,甚至有越來越容易的趨勢。與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詬病的「找關係申請到生產資質再去融資的企業」不同,這些造車新勢力即使沒有生產資質也能輕鬆籌到錢。李斌甚至表示,要控制投資規模,借融資擴大朋友圈的作用大於融資籌錢的作用。大有「融資很容易、但我不想融那麼多錢」的意味。

為何資本如此青睞造車新勢力?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領域是當前我國為數不多的、具有強大發展前景的行業,資本競逐很正常。這些造車新勢力表現出來的活力更是加快了資本追逐的步伐。崔東樹說:「不用擔心資本是否過熱的問題,這些投資人肯定會考慮風險管控問題。對造車新勢力而言,資本的進入利大於弊。藉助資本的力量,造車新勢力的發展步伐會更快,『鯰魚效應』的顯現也會更快。」

普華永道中國管理諮詢業務合伙人金軍也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帶有強烈智能網聯屬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認知度的提升,具有互聯網屬性的造車新勢力將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期。資本青睞造車新勢力是市場的正常反應,尤其在中美這樣互聯網經濟發達的國家。金軍說:

「中國互聯網、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正是中國對新模式接受快的最佳證明。正是因為中國消費市場對電動汽車、無人駕駛等新產品和技術的極高接受度,中國這些領域才得以快速發展。」

看得見的市場前景,不僅是造車新勢力蓬勃發展的助推器也是各路資本投資這一領域的根本原因。

不過,資本風潮背後也並非全無風險。

「我不看好資本市場的盲目擴大投資。因為當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回歸理性、增速放緩,尤其是這些新產品一旦無法得到市場認可,造車新勢力尤其是其背後資本將面臨很大的風險。」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如是說。他的擔憂不無道理。但當前,包括地方政府在內的投資主體顯然都沒有冷靜下來的趨向。

新造車企業將進入市場博弈關鍵期

QINGMING

「中國的高鐵、核電已經邁入世界一流水平,我認為新能源汽車將是下一個中國企業和技術可以企及世界一流水平的領域。對中國企業來說,要想走在世界前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朱江明在接受《中國汽車報》採訪時表達了零跑造車的初衷。瀋海寅也持有同樣的觀點,而這也成為一些造車新勢力紮根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動力,同時,也是資本蜂擁而至的最大動力。

儘管資質審批暫停給造車新勢力增添了困擾,但是他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無法攻克的難題。朱江明說:「只要我們把產品做好了,相信國家不會不給生產資質。」正如朱江明所言,造車新勢力對生產資質問題不必過於擔心。一方面,這源於對行業發展的判斷和自身產品的信心;另一方面,他們可以藉由代工的方式直接進入工信部產品公告,實現上市銷售。目前,蔚來汽車已經通過江淮汽車進入工信部產品公告邁向市場,小鵬已經通過海馬汽車進入工信部產品公告,電咖則通過東南汽車代工也已經進入工信部產品公告。另外,威馬也已經通過收購中順汽車獲得燃油車生產資質,奇點也已經找到了代工工廠。同時,這些企業還都在積極推進建廠計劃。儘管有關主管部門負責人曾明確表示,不允許代工,但從現實操作上看,這些企業的變通方式也被默認,造車正在順利推進。

更值得關注的是,對於這些具有強大互聯網基因的新造車企業來說,生產是其短板,而前端的設計和後端的市場才是其優勢。正如李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所言:「我們在把握我國用戶需求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基礎數據,這將成為我們最大的競爭力和優勢。」目前看,第一批造車新勢力已經順利度過了最初的設計研發階段,並以代工的方式完成了小批量生產,即將或已經進入市場銷售階段,而這一階段才是決定他們能否成為造車企業的生死考驗。「我們判斷,未來汽車市場,只有掌握領先的技術和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的企業才能生存下去。」金軍強調,「今天造車新勢力利用這兩項優勢殺入新能源汽車領域,但這才是其參與市場競爭的開端。未來,這些企業想要保持這兩方面的競爭優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文:王金玉編輯:黃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能源汽車新聞ev 的精彩文章:

余寧:蓮花與沃爾沃助吉利飛行汽車「上天」
不解決這些問題,別談自動駕駛

TAG:新能源汽車新聞e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