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付出十萬人代價奪取此地,為何後來又歸還中國?

日本付出十萬人代價奪取此地,為何後來又歸還中國?

嚴格意義上來說,日本在歷史上並不是中國的藩屬國,但在中華的強盛時期,日本基本也是附庸中國,定時朝拜。進入清朝之後,兩者之間的關係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尤其是18世紀以後,清朝因為閉關鎖國的原因逐漸固步自封,日本則通過明治維新使綜合國力獲得極大的提高,同時野心也隨之高漲。甲午海戰之後,清政府一敗塗地,至此日本終於認識到,這個看似強大的龐然大物其實不堪一擊,從此更加加速侵略中國的步伐,侵佔東北的假話,成為日本脫島登陸的關鍵一步。

此時,不遠處的俄羅斯同樣對東北虎視眈眈,並且先行一步佔領到了整個東北和遼東半島,將不凍港收入囊中。1900年10月1日,俄軍派兵佔領奉天,也就是今天的瀋陽市,10月4日,又佔領錦州,此後,各路的俄軍在鐵嶺會師,並且賴著不走,準備獨佔東北,打造所謂的「黃俄羅斯計劃」。在東斯拉夫人的計劃里,當時的清政府羸弱不堪,肯定不敢採取任何反擊行動,所以接下來的行動勢必會水到渠成。可誰知,俄軍的慾壑難填卻引起了美英日的等國的強烈不滿。尤其是日本,煮熟的鴨子飛走了,恨不得將俄羅斯痛扁一頓。

其後,在美英的慫恿和支持下,日本開始積極備戰,決定與俄羅斯一決高下。坦白來講,當時日本無論從軍事和經濟實力來說,跟俄羅斯比起來都有不小的差距,但有關鍵性的一點,俄羅斯是無法與日本抗衡的,那就是地利。因為離東北比較近,日本的後勤支援遠比俄羅斯方便,相對而言,當時的遠東鐵路尚未竣工,所以在俄羅斯在兵力和物質的支援方面就顯得力不從心,特別是遠洋艦隊,幾乎要繞過半個地球次抵達戰場,形勢對俄羅斯十分的不利。

1904年2月,日本與俄羅斯正式斷交,並趁俄軍麻痹大意的時候,突襲了旅順和仁川的俄軍艦隊,至此日俄衝突全面爆發,不過令人憤怒的是,當時所有的戰爭都是發生在中國大地上,所以大量的中國勞力被抓獲充當壯丁,運輸戰爭補給,而當地的民眾,也噩運不斷。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戰爭期間,對於所發生的一切,當時的清政府完全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進行絲毫的行動。一年血戰之後,俄羅斯傷亡27萬人,戰艦損失近百艘,與此同時,日本也付出了近十萬人的代價,燒進去18億日元。

關鍵時刻,俄羅斯國內爆發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抗議沙皇統治,無奈之下,俄羅斯作出退步,將東北及遼東半島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同樣,絲毫沒有徵詢主人的意見。

儘管日本獲得這塊肥肉,但還沒來得及享受,美英以及德國又開始坐不出了,本來好好的一招借刀殺人,坐收漁翁之利,卻因為俄羅斯內部的矛盾讓日本獨佔該地,那此前的一切豈不是白忙活了?如此虧本的買賣自然是無論如何都不肯乾的,於是列強再次聯手,迫使日本和清朝簽訂新的條約,由清政府出資,從日本手中贖回該地,將除旅順與大連之外的地方歸還中國。即便如此,日本仍然打開東北缺口,從此貽害無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通論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這三個國家都想吞併中華,一個是日本,其他兩個是誰
古代俘虜們明明知道難逃被殺命運,為何不一起反抗?

TAG:古今通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