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光伏2018:大洗牌必將來臨!

光伏2018:大洗牌必將來臨!

【文 | 黑鷹光伏 李文友】

風險正在聚集,洗牌已經開始,真正的大洗牌可能潛伏在波瀾之下,可能在某個時間點爆發。光伏行業雖然整體「一片向好」,但我們不得不重視其中的問題與風險。本文意在拋磚引玉,提醒行業同仁對風險與問題的重視,共同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文中觀點不妥之處,歡迎指正,歡迎拍磚和吐槽。本文有以下判斷:

一、產能過剩,部分企業必將被「洗掉」!

二、價格競爭慘烈,殘酷程度超乎想像!

三、技術迭代加速,部分企業被「顛覆」!

四、中國逆變器行業正面臨第四次大洗牌!

五、產業寡頭趨勢越來越明顯!

六、戶用市場第一輪淘汰賽開拔!

七、11種企業可能倒下!

一、產能可能全面過剩

部分企業必將被「洗掉」!

通威擴產,中環擴產,協鑫擴產,東方日升擴產,隆基擴產——過去的一年裡,大力擴產成為光伏行業的主旋律。

從上表可以看到,「1GW級」的投資在光伏巨頭的眼中只能算是小打小鬧,很多巨頭的擴張規模都以5GW、10GW計,投資規模更是以數十、上百億計。黑鷹光伏曾統計發現,7大光伏上市公司合計投資400多億元布局光伏上游多晶硅或單晶矽片領域,每一家都有自己進擊的理由,也都有各自的算盤。而在中游,6家光伏上市公司計劃投資規模高達600億元。

在產業鏈上下游各路企業的擴張中,隆基股份的風頭最猛。其規劃產能目標是:在2017年底矽片產能15GW的基礎上, 力爭單晶矽片產能2018年底達到28GW, 2019年底達到36GW, 2020年底達到45GW。電池組件方面,到2018年6月份會形成5.5GW的高效PERC產能,其中自有3.5GW,另有2GW和平煤合資公司生產。

整體而言,從一個數字對比就可見過剩的問題有多嚴峻:2016年底,單晶矽片產能不到20GW,2018年底產能將超過60GW。單晶PERC電池的過剩問題同樣嚴峻:去年底,PERC產能剛突破30GW,還有大量的企業將在2018年擴充單晶PERC電池產能,包括隆基樂葉8GW,晶澳3-4GW,晶科3-4GW,通威2-2.5GW,愛康2.5-3GW等。預計2018年底,單晶PERC電池產能可能輕鬆超過45GW。

硅料環節,2018年至少新增11.5萬噸產能。包括:東方希望1.5萬噸的硅料產能釋放,保利協鑫將會在新疆新增4萬噸的硅料產能,通威股份在樂山的2.5萬噸產能也將在2018下半年投產,在包頭會有2.5萬噸的產能。

一方面,是近幾年內前所未有的大面積擴產,另一面,2018年的市場需求預期可能遠不如2017年。

2018年3月中旬,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組織召開上半年光伏市場形勢分析座談會。主流廠商參加會議,參會企業普遍表示今年一季度出貨量尤其是國內出貨量不如去年。由於國內政策,特別是對待分散式光伏的政策上有不確定性,大部分企業預測今年國內市場的總裝機量恐僅有40-45GW。

如果真如預測的那樣,2018年的光伏行業將出現:供應大幅增加,需求卻不足,供大於求的現象可能極為嚴重。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少企業將不可避免的降價促銷提高自家組件出貨量的情況。

鑒於此,上游光伏製造行業將迎來一次較大洗牌;與2012年情況類似,此次洗牌過後每瓦光伏裝機成本大幅下滑,使光伏行業進入平價上網的大周期。那些沒有競爭力、產能落後的中小廠商將不可避免的面臨被洗牌的風險!同時,小的光伏安裝商也會面臨更加的激烈的競爭壓力!

三、價格競爭極為慘烈

殘酷程度可能超乎想像!

有行業人士向黑鷹光伏這樣說:「低價只是為了獲取生存,你讓求生者放棄從垃圾桶撿來的麵包,說會吃壞肚子,這可能么?」

價格上的血拚,赤裸裸地展示了這個殘酷的市場上,生意就是生意,只有真刀真槍,沒有那麼多溫情脈脈。生存是企業最大的本能。事實上,從去年至今,光伏行業的價格戰一直在繼續,只是,2018年的價格戰會更加嚴重。

特別是從2017年10月份至今,光伏產業圍繞產品價格展開的競爭愈發白熱化、公開化。2017年10月27日,隆基股份宣布,其所生產的單晶矽片調降0.4元/片,190um單晶矽片由6.15元/片降到5.75元/片,180um單晶矽片由6元/片降到5.6元/片。在之後的四個月時間內,隆基股份又分別於2017年12月25日、2018年1月1日、2018年2月4日、2018年2月23日,針對單晶矽片價格進行了四次調降,算上2017年10月27日的第一次,五次調降合共達到1.5元/片,以180um單晶矽片為例,累計降幅超過了24%。

業內人士認為,「多晶陣營」也一直緊密關注著「單晶陣營」的一舉一動:在2017年10月份,隆基股份發起降價攻勢後,隨即結束了從2017年7月份-10月份的上升步伐(從7月份的4.9元/片升至10月份的5.2元/片),轉而從5.2元/片的近期高點,一路下降至2017年12月份的4.8元/片。

引人注目的是,「領跑者」項目上的價格競爭已在預料之中。在不久前的白城「領跑者」項目上,華能、中廣核等多家央企都連續投出了0.39元/千瓦時的低價標,業界一片嘩然。領跑者項目上央企的超低競價,意味著今後組件價的廝殺將更加激烈,而這種現象可能不一定是突破常規,反而可能越來越多。

「三錢二兩」資深光伏研究員也堅信這樣的判斷:2018年硅料價格會出現十分慘烈的價格戰。原因如下:由於硅料新增產能巨大,而2018年硅料需求會明顯向下。同時,各家成本更低。2018年每千克硅料價格最晚在三季度的時候會下滑至85元每千克。同時,單晶矽片產能瘋狂擴產,多晶矽片在金剛線切割改造以後,產能又整體提升25%,整體來看矽片產能,嚴重過剩。

2018年多晶矽片的廠家將會以現金成本打價格戰,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而那些沒有來得及改造的砂漿切割產能,將永久性的退出歷史舞台。

具體到金剛線生產企業,價格戰更是不可避免,治雨分析認為:進入2018年二季度,由於各家企業對切割工藝的優化,線耗水平會進入一個持續減少的狀態,而產能卻增加很多,一多一少間,必然引發比較慘烈的價格戰,金剛線高達50%的毛利率不可持續,價格必然會跌落到邊際成本較高的廠家的現金成本水平,很可能在2018年二季度就會見到市場價格<0.13元的金剛線。

對於強烈的價格廝殺,對於很多企業而言,都難以獨善其身,在高價硅料、低價電池片兩面夾殺的情況下,利潤空間將面臨極大的挑戰。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的矽片、電池片價格已跌破大量中小企業的現金成本,減產、停產面積快速擴大,行業洗牌山雨欲來。

三、技術進步與迭代加速

部分企業被「顛覆」!

技術的發展和迭代會不斷助力產業發展,但技術的加速迭代也必然會淘汰掉不少企業。在光伏行業也是如此。

最近的一年中,光伏產業受產業周期、「領跑者」計劃等多種因素引導,技術進步大放異彩。PERC、黑硅、N型雙面、MWT,雙玻、1500v、金剛線切割等多種技術路線同台競技。帶來光伏發電轉換率水平的提高令人意外,10天前還是22.71%,10天後就躍升至23.26%。

黑鷹光伏曾研究了2017上半年50家光伏上市企業的研發投入情況:全部合計為45.55億元。其中保利協鑫能源、特變電工、陽光電源、中環股份、隆基股份等企業整體表現搶眼。陽光電源在研發上仍堅持巨大的投入,其2017上半年研發投入1.46億元,在整體營收中的佔比為4.12%,這個數據在整個光伏行業中名列前茅。

而根據已經發布的2017年財報,部分領先企業在過去一年中都加大了研發投入的力度。比如,2017年保利協鑫研發投入增幅287%,達到9.56億元,取得授權專利637項,增長71%。

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保利協鑫2017年完成金剛線全面改造,大幅降低製造成本。通過金剛線切割+黑硅,同時實現矽片端成本下降與電池端提升轉化效率的雙重目標。保利協鑫由此成為市場首家自主研發並以極低投入實現金剛線改造成功的矽片製造商。

在業內看來,這家全球最大矽片廠商實現旗下全部矽片產能的金剛線切割後,推動了光伏應用成本的大幅下降,更意味著產業鏈上下游的一輪重新洗牌:其他單多晶矽片廠家瞬間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砂漿切片進入被徹底淘汰的倒計時,金剛線廠家則因陡然新增25%的需求而供應壓力大增。

黑鷹光伏曾在《生死金剛線》、《金剛線大爆發》和《誰在執掌中國金剛線企業?》等文章中詳細分析金剛線帶來的衝擊。

一根事關生死的細線,可以讓一些企業絕處逢生業績爆發,也有可能讓一些企業瞬間失去競爭力,被顛覆,被推入生死的邊緣。最直接的例子,比如,主要產品為電鍍金剛線的楊凌美暢,2017業績大爆發。同樣主產電鍍金剛線的三超新材,2017年盈利約7773萬元—8911萬元,同比增長了105%-135%。相反,金剛線切割技術替代傳統砂漿切割技術,導致易成新能晶矽片切割刃料業務出現嚴重下滑。2017年前三季度易成新能虧損3.03億元,同比下滑9090.74%。

資深光伏行業研究員王淑娟老師近期向媒體表示:「光伏行業是一個高技術行業,技術迭代特別快。之前,我做了一個調研,企業從矽片到組件,全產業鏈,生產1GW組件大概需要多少生產人員、銷售人員、管理人員,有的企業是8000多人,有的則是2000多人,有的企業是500人,根本的區別在於一個是老產能,一個是全新的產能。可見,企業如果不上新產能,產品就不具備市場競爭力,就會被淘汰。」

(王淑娟老師)

要研發,要技術突破,都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部分企業面對技術迭代與殘酷競爭,可能最終只能離場。黑鷹光伏近期統計發現,至少有18家光伏企業正加速IPO,以期借力資本市場募集資金繼續投資光伏產業。

有媒體了解到這樣一個案例。有一家光伏小企業,2017年效益很好,盈利達到800多萬。但到2017年底時,行業普遍更換了新的產線時,這家企業選擇了賣掉原來的設備退出。企業的負責人如此表示:「如果此時不更換生產線,那麼其產品就會失去競爭力。但是,如果要把原來的設備全部更換為新產線,大概需要1000萬才能把產能全部改造完成,所以只好賣掉。」

四、逆變器面臨產業第四次大洗牌!

那麼,對於已經過去近4個月的2018年來說,逆變器生態圈又將如何變化?根據以往的市場發展規律,一兩年一次小洗牌,三五年一次大洗牌,2018年逆變器市場格局或許將再迎一些新變化。

目前,中國的逆變器市場兩大陣營已經形成:

第一陣營,主要代表企業有陽光電源、華為。業內人士推測,2017年華為和陽光電源的逆變器市場份額達50%。

第二陣營,主要企業包括古瑞瓦特、特變電工、科士達、上能、正泰、固徳威、英威騰、錦浪、易事特和科華恆盛等。

此外,再無所謂的「第三陣營」。一些企業由於資金、經營和管理層面的問題已經被甩出了競技軌道,那些企業也已經難以對第一、二陣營的企業構成威脅。

光伏逆變器行業的競爭極為殘酷,甚至可以稱為「血腥」。看看這組數據:2012年上海SNEC展會上,逆變器相關廠家多達439家;到了2013年則只剩下286家,而2013年4月至今,還出現在國內光伏逆變器採購招標的企業已僅有40家左右,而活躍在50%以上的國內招標項目的企業則已屈指可數。

從過往的逆變器產業歷史來看,每次新應用和市場機會的出現,就會促使行業出現一波新的整合。逆變器行業上一輪的整合已經接近尾聲,伴隨分散式的爆發,逆變器將進入新一輪的整合期。

眾所周知,中國的逆變器產業曾經歷三次大洗牌:

第一次洗牌:2010年前後,國內企業「蜂擁而入」,國外部分品牌退出中國市場。

第二次洗牌:2012—2013年之間,國內企業價格戰,大機寡頭勝出。不變的是,此次的洗牌仍舊是以價格戰為主。在大機製造方面擁有技術和製造實力的陽光電源、上能電氣等企業引領了此次行業洗牌。在此期間,古瑞瓦特、固德威、三晶電氣等小機企業主要以國外市場為重。

第三次洗牌:2014年,華為的強勢入場以及國外市場的變化促使了逆變器市場的第三次洗牌。此次洗牌後,陽光電源、華為、上能三家企業佔據了地面電站80%以上的市場份額。也就在2014年前後,國外光伏市場發生轉變,古瑞瓦特、山億、固德威、歐姆尼克、三晶電氣等企業開始逐步回歸國內。

2018年,光伏逆變器行業的第四次洗牌正在來臨——2017年前後,陽光電源、華為、上能等「地面寡頭」都推出了自己的小機逆變器,地面寡頭和分散式「老兵」之間正式開始「兵戎相見」。伴隨「地面寡頭」入場分散式市場,或引領新一輪行業洗牌。

按照上能電氣產品總經理王躍林的判斷:目前分散式光伏標準化的商業模式尚未形成,市場一片混亂,但是一旦商業模式固化,更多企業進入分散式市場,小機型逆變器價格會迅速下滑,這也意味著逆變器市場第四次洗牌即將開始。

五、集中度加速提升

產業寡頭趨勢越來越明顯!

中國企業界曾經是一個迷信奇蹟的商業圈,但歷經十餘年的產業跌宕至今,從企業競爭秩序來講,光伏行業很難再出現「奇蹟」——強者恆強,弱者愈弱,新來者很難後來居上。

黑鷹光伏曾從營收、凈利潤、總資產等多個維度研究光伏上市企業,從多個維度來講,光伏行業「寡頭之勢」都愈發明顯。我們曾統計2017年半年光伏上市公司榜單前十名整體營業收入,其是榜單後十名的16.3倍。在行業「寡頭之勢」漸成之際,這些企業若不能儘快止住這股「頹勢」,未來恐有出局之危。

從產能上看,根據PVInfoLink資料庫統計,全球前十大組件廠出貨量粗估將高達58GW,佔據了全球55%左右的市佔率。2017年國內十大組件廠商合計對國內組件供貨達29.2GW,佔比高達57%。從這樣的集中度,我們也可以窺到「寡頭」的影子。

而伴隨一些大企業的加速擴產,光伏行業的「寡頭」趨勢將愈發明顯。最新統計,去年27家光伏上市企業凈利潤之和為135億元,排在前三位的企業就佔了一半以上的利潤。

寡頭是什麼?解釋得直接一點就是壟斷者,是托拉斯,是上下游都能通吃。也許中國的光伏行業永遠不可能發展到「托拉斯」的境地,但產業集中度的加速提升應該是不爭的事實。曾經,資本規模化進入光伏產業,無競爭力企業規模化破產。而光伏「領導者」等計劃推出後,政策的清晰導向與市場的壓力,聯合推動了產業集中度的提升,產業及社會資源也加速向領頭企業聚攏和集中。

而根據「三錢二兩」分析師治雨的分析:與2012年情況類似,此次洗牌過後每瓦光伏裝機成本大幅下滑,使光伏行業進入平價上網的大周期。由於迎來平價上網,光伏行業將不再受到補貼政策的劇烈影響,行業發展將趨於穩定;此時,光伏行業將產生真正龍頭老大企業。平價上網之後,光伏行業的體量與現狀是數量級的差異,龍頭老大企業將具備千億市值的潛力。

六、戶用市場有進有出

第一輪淘汰賽開拔!

戶用市場的火熱眾所周知。據統計,2016年,全國新增註冊光伏企業40000多家,2017年可能新增60000多家,他們大多都加入到分散式。特別是戶用市場的大潮中來。

但對於企業而言,戶用市場的錢遠沒有表面的熱鬧好賺。有企業大佬在朋友圈透露:一家去年高舉高打,風風火火切入戶用市場的企業,今年的運營已經難以繼續,戶用部門即將關門散夥。

有觀察人士分析,2018年戶用市場會出現「兩少」:

一、是組件企業布局戶用系統的企業會減少,經過了2016年、2017年的戶用光伏市場的嘗試與布局,戶用光伏團隊的業績不盡人意、戶用團隊銷售團隊與組件團隊團隊的業務衝突、戶用光伏團隊搭建進展很慢、戶用光伏經銷商不斷流失等原因,高層領導需要思考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也許部分企業將放棄戶用光伏蛋糕,決定專心做好組件的生產工作,做好系統的配套服務工作。

二、是做戶用光伏企業將會減少,2017年很多進入家用光伏的企業通過央視、高鐵、明星、刷牆等多種手段的高調宣傳,招募了很多大量經銷商,他們以前也許做家電的,也許是水暖的、也許是創業的年輕夥伴,很多光伏經銷商們折騰後一無收穫,大部分將退出戶用光伏。

一位區域領先光伏企業掌門人,在朋友圈對戶用市場做了如下思考,供黑鷹的讀者分享:

戶用光伏市場部分地區已經進入了「深水區」,企業原來那種粗放式的模式肯定不行了,這也將很大速度上加快終端系統集成商的洗牌,趟出一條可複製、標準化的模式來就能突破瓶頸,並且在區域性市場中滋潤地活下來。

關於戶用市場,我認真的思考了幾個月,得到以下結論,希望大家共同探討。

第一,根據目前的政策走勢,戶用市場的大規模到來是個偽命題。因為補貼取消之日,就是戶用市場停滯之時。當然除非政府永遠把戶用光伏的補貼保留到一定水準。但是這將又構成新的交叉補貼,不符合市場化改革的趨勢。

第二,以目前的居民電價,所享受的交叉補貼很難從政治因素上剔除。因此,當補貼取消之後,所有的投資者就面臨著很難有良好收益的困境。從而大面積的在戶用光伏市場退坡。

第三,戶用光伏的質量不得不引人擔憂,非常多的企業在利益驅動和用戶完全不懂技術的情況下,以次充好,以劣充優,漠視光伏電站是一個生命周期超過20年的投資項目,以家電產品最多5年的服務體系進行配套,五年之後哪管洪水滔天?

第四,綜上所述,無論誰進這個市場,首先要準備防範兩年後補貼取消的斷崖式停滯。其次要有對用戶負責終身的態度。再次要有完善企業自身法律體系的決心和信心。這樣才不失為一個立於市場而不敗的贏家。

七、11種企業可能倒下!

「前景一片光明」這話根本不能概括整個行業發展的真實境況。就如《動物莊園》里的遊戲,強者吞噬了弱者,拳頭大的打贏了拳頭小的,商業競爭極其殘酷。

筆者曾分析認為,2017年及未來幾年,以下12種光伏企業很可能在新一輪的產業整合與競爭競爭中面臨巨大風險,並很有可能被陸續被淘汰。

第一種:長期現金流緊張兮兮,庫存積壓高企,三角債嚴重的企業。

第二種: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創新能力和動力的企業。

第三種:企業管理粗放,在管理和運營方面無力降本的光伏企業。

第四種:企業一把手「知人而不自知」的中型光伏企業。

第五種:過於依賴某一區域市場的企業。如果過於依賴某一國家或區域市場,一但政策或市場有變,公司的生存就可能立即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

第六種:跨界涉足光伏但習慣扭不過來的中小企業。

第七種:僅靠一兩個大客戶討生活的公司。

第八種:想靠「集資」、假「眾籌」解決問題的部分企業。

第九種:迷戀政商關係,與「老虎」官員千絲萬縷的企業家或老闆。

第十種:擅長空手套白狼的「掮客」公司、空殼公司、打手公司。

第十二種:受不了惡性競爭,看破光伏「紅塵」,主動離場的企業。

後記——經濟學家魏傑曾下過一個預言:「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階段,非常痛苦,我估計再過10年,現在的民營企業200個中間有一個保留下來就不簡單,垮台的垮台,成長的成長。」彼時看似悲觀,但冰冷的事實卻不斷證明了商業競爭的殘酷性——光伏行業更是如此。

法律顧問:李乾 八謙律師事務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錦州陽光能源 的精彩文章:

《共產黨員手機報》

TAG:錦州陽光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