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腰椎間盤突出,切忌「一刀切」!快看,千萬不要再犯這種錯了!

腰椎間盤突出,切忌「一刀切」!快看,千萬不要再犯這種錯了!

近年來,科技的發展和移動通訊技術的普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電腦的廣泛使用似乎是把雙刃劍,它給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長期使用電腦姿勢不正確也導致腰椎病發病率不斷提高,引起一系列相關併發症。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患腰椎間盤的癥狀因年齡、性別、患病時間及突出物的部位的不同而表現出不一樣的臨床癥狀,主要包括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及感覺異常、肌肉癱瘓、間歇性跛行、脊柱姿勢改變。常見表現為:

1.腰背部疼痛:腰部疼痛多數患者有數周或數月的腰痛史,或有反覆腰痛發作史。腰痛程度輕重不一,嚴重者可影響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後癥狀減輕,咳嗽、噴嚏或大便時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劇。90%以上的患者均有這種表現。

2.下肢放射性疼痛: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多發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間隙,而坐骨神經正是來自腰4、5和骶1-3神經根,所以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經痛或先有臀部開始,逐漸放射到大腿後外側、小腿外側、足背及足底外側和足趾。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雙側坐骨神經痛。當咳嗽、打噴嚏及大小便等腹內壓增高時傳電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

3.脊柱側彎: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側彎。側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經根的關係。

4.肌肉癱瘓:腰椎間盤突出物壓迫神經根時間較長者,可造成神經根缺血缺氧變性而出現神經麻痹、肌肉癱瘓。腰4、5椎間盤突出,可引起腰5神經根麻痹所致脛前肌、腓骨長短肌、伸拇長肌和伸趾肌癱瘓。腰5骶1椎間盤突出後,骶1神經根受累麻痹而出現小腿三頭肌癱瘓。

5.麻木及感覺異常:腰椎間盤突出後,可造成神經根接觸區域的局部性壓迫和牽扯性壓迫,使神經根本身的纖維和血管受壓而導致缺血缺氧,故受累神經根支配區域出現疼痛、麻木等異常感覺。

出現上述癥狀之後就要及時治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微創療法、推拿療法、牽引針灸、手術等。

在中年人中,由於年齡增長以及伴隨的疾病都會使其免疫力降低,對開放性手術的耐受性差,加上術後卧床時間較長,恢復慢造成患者術前、術後焦慮、抑鬱的心理障礙,同時術後的併發症不容小視。而大多中年人喜歡吃保健品甚至止痛藥來制止其疼痛,殊不知椎間盤是無血管組織,主要是靠軟骨板的滲透提供營養,而藥物大多需經腸胃吸收,經過血液循環才能到達病變部位,因而療效甚微。腰突嚴重的話可把萬絡佰傦通貼於疼痛部位,緩解癥狀效果非常不錯,很多人都在用,若採用以推拿、針灸、理療等為主的保守治療,雖能暫時緩解癥狀,但易複發不易根治。

因此,患者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對自己的病情有明確的分型,髓核突出的大小、位置以及自身身體狀況都是治療依據,切忌「一刀切」來解決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腰椎 的精彩文章:

腰椎間盤突出,多吃這類食物,10天緩解腰突疼痛
遠離腰椎間盤突出,靈活脊柱,只需以下幾點

TAG:腰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