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漢魏六朝詩選》第二百一十九首《從軍行·盧思道》

《漢魏六朝詩選》第二百一十九首《從軍行·盧思道》

【篇目】

[作品介紹]

[作者介紹]

[注釋]

[譯文]

[賞析一~~賞析二]

【古風泊客一席談】

從軍行

【隋詩·盧思道】

朔方峰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

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

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

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里。

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返,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雲直上五原間。

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

流水本自斷人腸,舊冰歸來傷馬骨。

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

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

從軍行,    軍行萬里出龍庭,

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

拼音版:

shuò fāng fēng huǒ zhào gān quán , cháng ān fēi jiāng chū qí lián 。

朔方峰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

xī qú yù jiàn liáng jiā zǐ , bái mǎ jīn jī xiá shǎo nián 。

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

píng míng yǎn yuè tún yòu dì , báo mù yú lì zhú zuǒ xián 。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

gǔ zhōng shí hǔ jīng xián jiàn , shān shàng jīn rén zēng jì tiān 。

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tiān yá yī qù wú qióng yǐ , jì mén tiáo dì sān qiān lǐ 。

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

zhāo jiàn mǎ lǐng huáng shā hé , xī wàng lóng chéng zhèn yún lǐ 。

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里。

tíng zhōng qí shù yǐ kān pān , sāi wài zhēng rén shū wèi fǎn ,

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返,

bái xuě chū xià tiān shān wài , fú yún zhí shàng wǔ yuán jiān 。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雲直上五原間。

guān shān wàn lǐ bù kě yuè , shuí néng zuò duì fāng fēi yuè ?

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

liú shuǐ běn zì duàn rén cháng , jiù bīng guī lái shāng mǎ gǔ 。

流水本自斷人腸,舊冰歸來傷馬骨。

biān tíng jié wù yǔ huá yì , dōng xiàn qiū shuāng chūn bù xiē 。

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

cháng fēng xiāo xiāo dù shuǐ lái , guī yàn lián lián yìng tiān méi 。

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

cóng jūn xíng , jūn xíng wàn lǐ chū lóng tíng , dān yú wèi qiáo jīn yǐ bài , jiāng jūn hé chǔ mì gōng míng !

從軍行,軍行萬里出龍庭,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

[作品介紹]

《從軍行》——盧思道寫的一首七言樂府詩。古樂府《從軍行》大多寫軍旅生活的艱苦和徵人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本篇也是如此。

[作者介紹]

盧思道(公元531年-582年)北朝隋之際詩人。字子行。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年輕時師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學重於當時,仕於北齊。齊宣王卒,朝臣各作輓歌10首,擇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時稱「八米盧郎」。北齊末待詔文林館。北周滅齊後入長安,官至散騎侍郎。隋開皇元年卒。一生的主要文學活動在北朝。

[注釋]

朔方:北方。郡名。西漢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置。治所在朔方,今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北。

甘泉:甘泉宮。故址在今陝西淳化西北甘泉山。本秦宮。漢武帝增築擴建,在此朝諸侯王,饗外國客;夏日亦作避暑之處。

飛將:飛將軍李廣。

祁連:山名。匈奴語意為「天山」。廣義的祁連山是甘肅省西部和青海省東北部邊境山地的總稱。綿延一千公里。狹義的祁連山系指最北的一支。

犀渠:用犀皮製成的盾牌。古代傳說中的獸名。《山海經·中山經》:「﹝釐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蒼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其名曰犀渠。」

玉劍:玉具劍,劍鼻和劍鐔用白玉製成的劍。

良家子:好人家的子弟。

金羈jī:金飾的馬絡頭。

平明:猶黎明。天剛亮的時候。

偃月:橫卧形的半弦月。喻天黑。半月形的陣營。

右地:匈奴右賢王的領地。西部地區。對「左地」而言。左地,漢代匈奴左賢王轄下的上谷以東地區。

薄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魚麗:魚麗陣。庄公(鄭莊公)曰:『魚麗陣如何?』高渠彌曰:『甲車二十五乘為偏,甲士五人為伍。每車一偏在前,別用甲士五五二十五人隨後,塞其闕漏。車傷一人,伍即補之,有進無退。此陣法極堅極密,難敗易勝。』」

左賢:匈奴的左賢王。

經:曾經。

銜箭:以口含箭。猶中箭。出自李廣射石虎典故。

金人:銅鑄的人像。指佛像。《史記·匈奴列傳》:「漢使驃騎將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張守節正義:「金人即今佛像。」

窮已:窮止。窮盡。

薊門:即薊丘。明蔣一葵《長安客話·古薊門》:「京師古薊地,以薊草多得名……今都城德勝門外有土城關,相傳是古薊門遺址,亦曰薊邱。」

迢遞:遙遠貌。連綿不絕貌。

馬嶺: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常袋鎮馬嶺村。

合:合起。聚集。

龍城:有說漢時匈奴地名。為匈奴祭天之處。有說龍城是指河北盧龍。

奇樹:少見之樹種。

堪攀:能夠攀折。

塞外:邊塞之外。泛指我國北邊地區。指長城以北的地區。也叫「塞北」。

殊:過期。很,甚。

天山:亞洲中部大山系,東段在中國新疆中部。

五原:關塞名。即漢五原郡之榆柳塞。在今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

芳菲:芳香。花草盛美。

本自:原本自然。原本出自。本來就,一向是。

舊來:原來,從來;向來。

邊庭:邊境的朝堂。

節物:時節和物品。【漢典】應節的物品。各個季節的風物景色。與華異:與中華大地不同。

冬霰xiàn:冬天空中降落的白色小冰粒。春不歇:在春天裡都不能停歇。

長風:遠風。暴風;大風。

蕭蕭:象聲詞。常形容馬叫聲、風雨聲、流水聲、草木搖落聲、樂器聲等。形容凄清、寒冷。

連連:連續不斷。

映天:反映在天空。

龍庭:匈奴單于祭天地鬼神之所。

單于:匈奴的君長的稱號。

渭橋:漢唐時代長安附近渭水上的橋樑。離別之地。

拜:拜服。

[譯文]

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

犀渠玉劍艮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

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

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起。

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還。

白雲初下天山外,浮雲直向五原間。

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

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

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

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

從軍行,軍行萬里出龍庭,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

賞析

壹/

《從軍行》屬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

在歷代眾多《從軍行》詩作中,盧思道的這首是傳播得較為廣泛的。據《古今詩話》載:唐玄宗自巴蜀回,夜登勤政樓就吟詠了本詩中的「庭前奇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還」句,可見在唐代這首詩就很受欣賞。

古樂府《從軍行》大多寫軍旅生活的艱苦和徵人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本篇也是如此。

這首詩的前半部是寫征戰將士英勇奮戰,長戍不歸的戎馬生活。「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詩篇一開頭,便渲染了強烈的戰爭氣氛:北方的烽火接連不斷地傳來戰爭的消息,軍情緊急,令人擔憂。甘泉是西漢的皇宮名,「照甘泉」在這裡代指向朝廷報警。「飛將」即西漢著名將領李廣。接著,詩中便描繪了這位「長安飛將」的英姿。「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據《史記·李將軍列傳》載:「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簫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犀渠」是盾的一種。「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這兩句中「右地」指右北平,左賢代指匈奴的重要首領。「平明」和「薄暮」寫出了將士們在邊塞度過了數不清的日日夜夜。「偃月」和「魚麗」是古代的兩種戰陣的名稱。這裡詩人用了極簡煉的文字,生動地寫出了將士們緊張的征戰生活。「屯右地」「逐左賢」都是李廣所為。接下來「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用了兩個典故。《史記·李將軍列傳》中記道:「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山上金人曾祭天」也用的是漢代典故,漢大將霍去病出征西域,獲勝,「收休屠祭天金人」。詩人通過這兩個典故進一步表現出征匈奴的將士的神威,也正因為有了這些英勇的將士,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詩的前半部著重塑造了飛將軍李廣的形象,以李廣來代指當時的征戰將士,採取了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寫法,既是讚揚漢代名將李廣的業績,又是當時征戰將士生活的寫照。把歷史和現實揉合在一起。

自「天涯一去無窮已」開始,寫將士和他們妻子的兩地相思。詩從兩處落筆,感情轉為憂怨。「無窮已」原指路途遙遠,這裡寫出了將士們遙無歸期的征戰生活。「薊門」「馬嶺」「龍城」均為北方的地名,在這裡都是虛指。連年的戰爭使將士家中的親人,對著遙遠的塞北望眼欲穿,但是「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還」,詩人用襯托的手法寫出了戰爭的長期和殘酷。「白雪初下天山外,浮雲直上五原間」,五原在今內蒙古包頭西北,這裡寫了親人們在極寒冷的塞外,遠隔千里,因此人們只能發出「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的嘆息。《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中有《關山月》曲,《樂府題解》說:「關山月,傷離別也」在寫征夫思婦的詩中,常用到關山和月。人們想著萬里之外的親人,誰能獨自欣賞那美麗動人的月亮呢?「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既寫出了邊地將上的生活苦寒,又寫出了他們悲切的怨情。「傷馬骨」出自陳琳的「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冬去春來,在遠離故土的異地他鄉,將士們度過了多少日日夜夜,「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雁歸而人未歸,蕭蕭長風,行行歸雁,蘊含著征夫思婦無限的思鄉離情。

「從軍行,軍行萬里出龍庭」可說是全詩的總結,龍庭是匈奴祭祀的地方,「出龍庭」在詩中指出征之遠。「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意思是說匈奴已投降了,將軍再到哪裡去建功立業呢?言外之意是:邊塞的將士總該回來了吧!

《詩藪》說「六朝歌行可入初唐者,盧思道《從軍行》,薛道衡《豫章行》,音響格調咸自停勻,氣體丰神,尤為煥發。」可以說《從軍行》影響了唐以來的七言歌行。

隋朝統一了分裂三百來年的中國,結束了東晉以來南北對峙的局面。作為隋代的詩人盧思道,在他的詩中,也融會了南朝和北朝的風格,在《從軍行》中,既寫將士的英勇出征,又寫了思婦閨怨,既有「長安飛將出祁連」「白馬金羈俠少年」的奔放、雄健,又有「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的清麗、哀怨,南北的風格在盧思道的《從軍行》里得到了較和諧的統一。

佚名

賞析

貳/

盧思道算是隋朝的大文士。隋朝卻是個短命王朝。公元581年隋朝建立,618年滅亡,滿打滿算曆時39載。其間只歷經了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隋恭帝楊侑三代君王。而事實上的執政者只是楊堅、楊廣兩位,楊侑不過是充名而已。以其在位時間則數楊堅最長,在位24年;楊廣其次,在位13年。楊侑能做六個月的皇上,完全是後來的唐高祖李淵設的局。楊侑本是楊廣的親孫子,生於公元604年。隋末,軍閥割據,民不聊生,內亂四起,李淵便乘其亂於617年10月兵占長安,巧行「挾天子令諸侯」之計,於11月份將13歲的楊侑扶上帝位,遙尊楊廣為太上皇。公元618年3月,隋煬帝死於兵變,同年5月份消息傳至長安,李淵便對楊隋王朝沒有了絲毫的顧忌,強逼楊侑下詔退位,自行稱帝,華夏大地於是換成李唐的王號。說起來,某些為王稱帝者也真算狠得可以,那十四歲的楊侑雖被捧上帝位,卻也不過是個孩子。便是如此,也難逃那個時期的「天命大劫」。公元619年五月,已正式登基的唐高祖李淵終究還是派人殺了楊侑。這一年的楊侑才僅15歲。 隋朝雖短,但有幾件劃時代的貢獻卻是功不可沒。一是消除了華夏大地南北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統一的隋王朝。二是實行了有效的官制改革。綿延千載的封建中央官制始於隋所創下的「三省(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六部(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制,用現今話說,也算是一種「幹部制度方面的編製改革」吧!三是首創科舉制,用考試的辦法錄用官員,減少了考核任用上的失誤,特別是減少了很多人為的腐敗。這一項算作是「幹部制度方面考核任免上的體制改革」。四是歷時五年之久開鑿了貫通南北四千餘里的大運河,對方便交通、繁榮經濟起到重要作用。

在這樣一個功過兼之、褒貶兼之的短暫王朝中,盧思道是如何應對世事、展現文才的呢?其實,盧思道雖最後供職於隋朝且逝於隋朝,但這僅是其52歲的一生中的最後三、五年,而他一生的大部時間是相繼供職於北齊和北周的。他的這種特殊經歷或許就是為什麼要寫這首《從軍行》的詮釋。讀史可知,北朝末年是個戰亂不斷、怨聲載道的年代,作為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僚和文人應該實事求是地反映人民大眾祈禱和平、期盼安生的凄苦願望,但他卻不能、也不敢諷嘲當時的戰事,只能藉助勾畫和品評漢時的邊塞戰爭抒發期望和平安定的心愿。他期望漢時的民族和解源遠流長,希望將軍邀功好戰的悲劇不再發生。要和平不要戰爭,要安定不要動亂,就成了詩人《從軍行》的主旨。無怪乎以往的一些詩評直將《從軍行》稱為反戰詩了。

《從軍行》古樂府題,全詩28句。該詩立意好、句式新,是七言樂府詩中的佳品,亦被譽為盧思道的代表作。原詩為:「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朝見馬嶺黃沙合,西望龍城陣雲起。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還。白雪初下天山外,浮雲直上五原間。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從軍行,軍行萬里出龍庭。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這首詩的白話大意是:北方邊塞的戰火已照在秦漢離宮故地的甘泉山上,似同李廣那樣的飛將軍兵出長安再出祁連山關隘。執掌犀皮之盾和冰玉利劍的士兵都是征來的良家子弟,跨白馬執金韁的都是俠義少年。凌晨起就在邊塞之地擺下「偃月」之陣,夜幕臨近時便以「魚麗」之陣戰勝驅除匈奴的左賢之官。歷戰的山谷中都留下了狀如李廣以石為虎箭入石中的神力無窮的故事,山嶺上則是漢將霍去病勝敵後繳械敵方祭天用具的的美傳。戰事綿綿似天涯般沒有窮盡,戰場距薊門(今北京城北)迢迢三千里之遙。早上見到的是馬嶺關上的滾滾黃沙,晚上看見的是匈奴王庭處的兵陣如雲。(徵人行前)庭院中植下的佳樹已長到可以攀人的大小,可塞外作戰的親人仍未回還。心如飄雪隨夫遠至於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雲飛懸到內蒙西部的五原城中。而那萬里之遙的關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獨自應對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別離後的時光飛逝似流水使人有斷腸之痛,那塞外的苦戰和寒冷連戰馬之骨都屢屢受傷。塞外的節氣與物候與內地大不相同,冬秋長而春季短。蕭蕭長風尚可伴河而渡,南歸之雁也可依時不斷的逝向天邊。從軍而去,直到離皇城萬里去遠征。想那漢宣帝渭橋見匈奴單于而和好罷戰之事(事在公元前51年),欲戰不能的將軍們還將何處尋求征戰以邀功名呢?樂府詩的特點是通俗平直,多富有民歌意味,讀起來也是簡易上口。顯然,全詩主題部分為三層,從句首到第12句「西望龍城陣雲起」,描述的是漢時戰事;從第13句到第24句「歸雁連連映天沒」講述的是家人對徵人的思念。最後四句則是詩人借詠漢時戰事,對戰亂與和平的立場、態度和感情抒發。

讀盧思道在隋史中的文學地位以及後人對《從軍行》的評價,一定認為盧思道必為與生俱來的天才、德才。其實遠不是想像的那般簡單。先讀這首詩,再讀《隋史.卷五七》《北史.卷三十》中的盧思道傳,你將有三大感慨。第一,才因於勤非因於天。只要認真的讀一讀史,琢磨其中的所謂人才,真的是天才寡、勤才多,而勤才加機遇就成了人才。從這個定義上看,盧思道真的不是天才,只能以勤才論。其傳載,盧思道16歲那年結識了一位名叫劉松的,如今的少年在這個年齡已是高一的學生了。那個劉松是專做碑銘的,而該是高中生了的盧思道對那些碑銘大多看不懂。正是有了這個刺激和窘迫,他方廣羅書籍,發憤而讀,數年後終成出眾之才。《北史》有兩處褒揚思道的才華,其一說得是北齊文宣帝高洋駕崩,朝廷令當朝文士各作輓歌十首擇善而用。結果是作得好的也才選上一兩首,惟有思道被選中八首。由是時人稱之為「八米盧郎」。其二說得是思道在北周為官時曾與文友同作《蟬鳴賦》,「思道所為詞義清切,為時人所重。新野庾信遍覽諸同作者,而深嘆美之」。這些品評,應屬對他勤而苦學的褒揚。第二,才得於學更成於德。無才學時的盧思道自慚形穢,才名稍顯的盧思道卻不重修德,隋史對他的評價是「不持操行,好輕侮人」。就是這個原因,他在早年的為官任上常因話無忌、行無軌屢屢犯錯,人屢受斥、官屢受貶。《北史》中的第一例,說得是北齊天保中期的時候,朝廷剛將前朝的史籍編撰修成,無顧忌的思道便說了很多攻擊輕蔑之言,結果幾次受辱、落魄不堪。第二例講得是他供職北周時,有一年因母病回鄉探親,正值鄉人及親屬舉兵作亂,他便加盟進去。叛亂被平定後,按當時的律法,思道當被處死。幸而率兵平叛的將領宇文神舉知、慕其才名,把他保了下來,才使他再有機會供職於後來的隋朝。史書中說他在朝為官時的保密觀念也很差,曾因泄密受處分。只是到了他在隋任官時,操行方面的口碑似乎好了些。這或許是年齡的緣故吧,這時的思道已是五十上下的年紀,用孔老夫子的話說已是「知天命之年」了。據載他逝前還給隋文帝提了一條官制設置方面的建議,當時叫做奏章,令楊堅深為感懷。史書的《盧思道傳》開首既言思道「聰爽俊辯,通脫不羈」,那是從積極方面匯總了思道的性情和人格。第三,和因於戰亦借於戰。思道的一生都目睹著戰亂,他的反戰意願源於目、感於身、生於心、溢於情、凝於詩是很自然的事。對治與亂、戰與和的品評上,他是讚許漢代的,儘管再早些的周王朝綿延八百年,並不在他稱譽之內。為啥?因為他最嚮往的是漢時邊塞的適度用兵後,贏來的各交戰方的和解與安定。

佚名

《從軍行》 [隋詩·盧思道]

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

北方邊塞的戰火已照在秦漢離宮故地的甘泉山上,似同李廣那樣的飛將軍兵出長安再出祁連山關隘。

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

執掌犀皮之盾和冰玉利劍的士兵都是征來的良家子弟,跨白馬執金韁的都是俠義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

凌晨起就在邊塞之地擺下「偃月」之陣,夜幕臨近時便以「魚麗」之陣戰勝驅除匈奴的左賢之官。

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歷戰的山谷中都留下了狀如李廣以石為虎箭入石中的神力無窮的故事,山嶺上則是漢將霍去病勝敵後繳械敵方祭天用具的的美傳。

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

戰事綿綿似天涯般沒有窮盡,戰場距薊門(今北京城北)迢迢三千里之遙。

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起。

早上見到的是馬嶺關上的滾滾黃沙,晚上看見的是匈奴王庭處的兵陣如雲。

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還。

(徵人行前)庭院中植下的佳樹已長到可以攀人的大小,可塞外作戰的親人仍未回還。

白雲初下天山外,浮雲直向五原間。

心如飄雪隨夫遠至於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雲飛懸到內蒙西部的五原城中。

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

而那萬里之遙的關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獨自應對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

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

別離後的時光飛逝似流水使人有斷腸之痛,那塞外的苦戰和寒冷連戰馬之骨都屢屢受傷。

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

塞外的節氣與物候與內地大不相同,冬秋長而春季短。

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

蕭蕭長風尚可伴河而渡,南歸之雁也可依時不斷的逝向天邊。

從軍行,軍行萬里出龍庭,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

從軍而去,直到離皇城萬里去遠征。想那漢宣帝渭橋見匈奴單于而和好罷戰之事(事在公元前51年),欲戰不能的將軍們還將何處尋求征戰以邀功名呢?

《從軍行》是盧思道的代表作,也是邊塞詩歌的代表作。

泊客以為,按照本詩內容,可以分為兩段:

第一段:英勇征戰。從首句到「山上金人曾祭天」。

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北方邊塞的戰火已照在秦漢離宮故地的甘泉山上,似同李廣那樣的飛將軍兵出長安再出祁連山關隘。

邊塞烽火起,將軍將兵出。

這裡用漢朝飛將軍李廣的典故,來歌頌英勇的將士們。

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執掌犀皮之盾和冰玉利劍的士兵都是征來的良家子弟,跨白馬執金韁的都是俠義少年。

歌頌出征的軍隊將士們。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凌晨起就在邊塞之地擺下「偃月」之陣,夜幕臨近時便以「魚麗」之陣戰勝驅除匈奴的左賢之官。

反抗侵略的戰爭陣勢展開。

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歷戰的山谷中都留下了狀如李廣以石為虎箭入石中的神力無窮的故事,山嶺上則是漢將霍去病勝敵後繳械敵方祭天用具的的美傳。

銜箭:以口含箭。猶中箭。出自李廣射石虎典故。

金人:銅鑄的人像。指佛像。《史記·匈奴列傳》:「漢使驃騎將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張守節正義:「金人即今佛像。」

分別用漢朝兩位名將李廣和霍去病的典故,來讚美將士們的英勇善戰。

第二段:思婦盼歸。從「天涯一去無窮已」到末句。

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起。」戰事綿綿似天涯般沒有窮盡,戰場距薊門(今北京城北)迢迢三千里之遙。早上見到的是馬嶺關上的滾滾黃沙,晚上看見的是匈奴王庭處的兵陣如雲。

描寫將士們的艱辛和邊塞條件的惡劣。

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還。」(徵人行前)庭院中植下的佳樹已長到可以攀人的大小,可塞外作戰的親人仍未回還。

戰爭連年,兩地相思。

白雲初下天山外,浮雲直向五原間。」心如飄雪隨夫遠至於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雲飛懸到內蒙西部的五原城中。

此句既是思婦盼歸,也描寫了思婦的丈夫到處征戰。

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而那萬里之遙的關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獨自應對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

思夫夫不歸,相思誰人知。

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別離後的時光飛逝似流水使人有斷腸之痛,那塞外的苦戰和寒冷連戰馬之骨都屢屢受傷。塞外的節氣與物候與內地大不相同,冬秋長而春季短。

有相思,更有擔心。

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蕭蕭長風尚可伴河而渡,南歸之雁也可依時不斷的逝向天邊。

擔憂夫君在外征戰的艱辛,歸雁連連,夫君胡不歸?

從軍行,軍行萬里出龍庭,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從軍而去,直到離皇城萬里去遠征。想那漢宣帝渭橋見匈奴單于而和好罷戰之事(事在公元前51年),欲戰不能的將軍們還將何處尋求征戰以邀功名呢?

戰爭結束了,但是思婦的丈夫還未歸。

最後一句詩文是總結。既是思婦的盼歸,更有反戰意味。

《從軍行》這首七言詩,大量採用了對偶句的寫法。描寫了征戰將士的英勇奮戰,和傾訴了思婦對於長戍不歸的丈夫的盼歸。

點擊輯期圖標,暢遊古詩文世界。

《古風泊客》第二輯《詩經》

《古風泊客》第三輯《楚辭》

《古風泊客》第四輯《樂府詩集》

《古風泊客》第五輯《古詩十九首》

《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是我國古代詩歌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這一段時間既有采自民間的樂府詩,也有文人創作的五言、七言詩;既有南方清麗婉約的詩歌,也有北方的鏗鏘之聲。本書選錄詩約300首,分為九部分:漢詩、魏詩、晉詩、宋詩、齊詩、梁詩、陳詩、北朝詩、隋詩;分4卷,漢詩一卷,魏晉詩一卷,宋齊詩一卷,梁、陳、北朝、隋詩合為一卷。全面的反映了當時各個朝代各詩人的不同風格和內容。余冠英突出了各時期的風格和代表作家,詳加註釋,是讀者了解漢魏六朝詩歌的入門必備之冊,既可以作為專業人士的備用資料,也可以作為文學愛好者收藏典籍。

作者:項籍等

編訂:余冠英

成書時間:1958年

《古風泊客》第六輯《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詩選219

心 ? 養性?品生活

這世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

一是吃進胃裡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讀進大腦的書。

古風泊客 ┃ 也許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賞析微刊

作者簡介: 徐建老師,此處省略無數字…… (作者屬低調之士,囑咐省略簡介)

本文已經過作者授權,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出處:古風泊客(czgfpk)

編輯:雲淡風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蘭寒舍 的精彩文章:

《漢魏六朝詩選》第二百一十六首《山齋獨坐贈薛內史》

TAG:近蘭寒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