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語言的奧秘:語言是動物跟人類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

語言的奧秘:語言是動物跟人類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

語言的奧秘

(30)

語言是動物跟人類之間

無法逾越的鴻溝

朱英貴

一、人類真的是在生命進化的最後一刻與其他動物分道揚鑣的嗎

在一些講語言的教科書上,有如下有趣的文字解說:

地球上的生命史大約有:36億年。

用果用1年作縮比(1:360的比例尺)將會得到如下一些數據:

1年=360天,那麼,1天=1000萬年

1天=24小時,那麼,1小時=42萬年

1小時=60分,那麼,1分鐘=7000年

如果按照這個縮小了的時間比例尺來回顧地球上生命進化的歷程,那麼:

1月1日(距今大約36億年):地球上出現被稱為「原始生命」的生物。在生物進化的早期,由於營養方式的差異,原始生命的一部分進化為具有葉綠素的原始藻類,另一部分進化為不含葉綠素的原始單細胞動物。以後這兩類原始生物開始沿著各自的進化歷程分別發展為物種豐富多樣的植物界與動物界……

直到12月1日(距今大約3億年):才出現恐龍

大約在12月25日(距今大約7000萬年):出現了靈長目動物

12月30日(距今大約2000萬年):出現猿類

大約在這一年的最後一天,12月31日:開始出現人類和語言

大約在這一年的最後一小時,12月31日23時:周口店猿人開始用火

大約在這一年的最後一分鐘,12月31日23時59分:人類才有了書面語(產生了文字)

可見,現在看到的一些原始文化遺址,都是在地球上長達1年(假設)的生命進化史的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分鐘形成的。就是在這「最後一分鐘」,出現了人類文明,人類才有了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人類社會才以驚人的速度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這個壓縮的時間比例尺可以讓人清晰地了解地球上生命進化最後幾天——從12月25日(距今7000萬年以來)出現了靈長目動物到人類的出現,地球上所發生的滄桑巨變。從而也揭示了人類是在生命進化的最後幾天與其他動物分道揚鑣的這樣一個「進化論」常識。

然而,這一切都是真的嗎?人類為什麼一出現就是伴隨著語言而來的?不是說人類在勞動過程中才開始手腳分工——直立行走——改變發音通道的長度與形狀——有利於發出複雜語音……的嗎?這些都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的,在這一漫長過程中應該是會經歷過:像動物一樣吼叫——能發出簡單變化的語音——能發出較為複雜的語音——能認識許多事物並形成概念——能將這些概念跟特定語音相結合變成詞語——能說出共同遵守語法規則的表意語流……

有什麼考古資料能夠證明這些歷史變化進程嗎?沒有。從12月25日到12月30日:猿類在地球生命演化中的位置還是模糊不清。

這個壓縮的時間比例尺還可以讓人清晰地看到地球上生命進化的最後一天——12月31日(也許是31日中午了)人類的出現,從而也揭示了人類是在生命進化的最後一天才與其他動物分道揚鑣的這樣一個「進化論「常識。

然而,這也是真的嗎?人類真的是由類人猿變來的嗎?有什麼考古資料能夠證明這些嗎?還是沒有。

如果人類真的是由類人猿變來的,那麼類人猿就應該具有高級的動物語言或者初級的人類語言,如果人類是由高等動物進化來的,那麼人類的語言也就必然是會跟高等動物的「語言」有著較好的過渡銜接,語言也就不會是其他動物和人類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然而。我們至今卻無法認可那些所謂的「動物語言」也可以算作是語言。

二、同類動物內部進行交際的特定方式是不是所謂的「動物語言」

同類動物內部都具有進行交際的特定方式,那麼,動物究竟有沒有「語言」?有人認為,動物也有著自己的語言。下面是一些文章或著述中有關動物語言的文字描述:

人們發現,每當敵害來到白蟻的巢穴時,整群白蟻常常已逃得無影無蹤,只留下空「城」一座。為了揭開這個奧秘,昆蟲學家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原來,擔任哨兵的白蟻能從很遠的地方,就發出敵情「報告」,後者用自己的頭叩擊洞壁,通知巢中的蟻群立即撤退。各類動物不光有聲音語言,還有許多無聲的語言,例如美妙的舞姿、絢麗的色彩和芬芳的氣味,甚至連超聲波也被用來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

其一是有聲語言。

在大自然中,用聲音作為通信工具的動物是很多的。許多鳥都有著清甜多變的歌喉,它們是出色的歌唱家。據說,全世界的鳥類語言共有兩三千種之多,和人類語言的種類不相上下。有些動物學家對鳥類的各種語言進行了研究,並編成了一本《鳥類語言辭典》。這本辭典是很有用處的。比如,空中的飛鳥對飛機是個很大的威脅,因為飛鳥雖小,卻能像子彈一樣擊穿飛機,使飛機墜毀。現在有的機場已設立了鳥語廣播台,播送鳥類的驚恐叫聲,以便驅散它們,使飛機安全起飛和降落。

動物的聲音語言千變萬化,含義各不相同。長尾鼠在發現地面上的強敵——狐狸和狼等時,會發出一連串的聲音;如果威脅來自空中,它的聲音便單調而冗長;一旦空中飛賊已降臨地面,它就每隔八秒鐘發一次警報。母雞可以用七種不同的聲音來報警,它的同伴們一聽便知:來犯者是誰,它們來自何方,離這兒有多遠。

有些動物的警報聲,不僅本家族的成員十分熟悉,就連其他動物也都心領神會。例如,當獵人走進森林時,喜鵲居高臨下,嘰嘰喳喳地發出了警報,野鹿、野豬和其他飛禽走獸頓時便明白了:此地危險。於是它們不約而同地四處逃竄了。

目前,分類學家正在研究,把動物的聲音信號,作為動物分類的一種指標;生態學家正在探索,如何通過聲音信號,來揭示動物行為的奧秘。更引人注目的,則是利用動物的聲音語言來指揮動物,使之按人類的吩咐行事,不得越出雷池半步。

其二是超聲語言。

有些動物是以人類聽不到的音頻作為聯繫信號的。

螽斯是一種害蟲,身體綠色或褐色,善跳躍,吃農作物。雄的前翅有發聲器,顫動翅膀能發聲。蟋蟀、蝗蟲和老鼠等動物,是用超聲波進行聯繫的。螽斯有三種鳴聲:「單身漢」螽斯唱的大多是「求婚曲」,其他「單身漢」聽到後,會此呼彼應地對唱起來。雌螽斯聞樂赴會,並選中歌聲嘹亮者。兩隻雄螽斯相遇,就高唱「戰歌」,面對面地擺好陣勢,頻頻搖動觸角,大有一觸即發之勢。當周圍出現危險時,螽斯就高奏「報警曲」,聞者便「噤若寒蟬」,溜之大吉。

海豚的超聲語言是頗為複雜的。它們能交流情況,展開討論,共商大計。1962年,有人曾記錄了一群海豚遇到障礙物時的情景:先是一隻海豚「挺身而出」,偵察了一番;然後其他海豚聽了偵察報告後,便展開了熱烈討論;半小時後,意見統一了——障礙物中沒有危險,不必擔憂,於是它們就穿遊了過去。現在,人們已聽懂了海豚的呼救信號:開始聲調很高,而後漸漸下降。當海豚因受傷不能升上水面進行呼吸時,就發出這種尖叫聲,召喚近處的夥伴火速前來相救。有人由此得到啟發,認為今後人們可以直接用海豚的語言,向海豚發號施令,讓它們攜帶儀器潛入大海深處進行勘察和調查,或完成某些特殊的使命,使之成為人類的得力助手。

其三是動作語言。

有些動物是以動作作為聯繫信號的。

在我國海灘上,有一種小蟹,雄的只有一隻大螯,在尋求配偶時,便高舉這隻大螯,頻頻揮動,一旦發覺雌蟹走來,就更加起勁地揮舞大螯,直至雌蟹伴隨著一同回穴。

有一種鹿是靠尾巴報信的。平安無事時,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動;尾巴半抬起來,表示正處於警戒狀態;如果發現有危險,尾巴便完全豎直。

蜜蜂的運動語言可算是登峰造極的了,它能用獨特的舞蹈動作向自己的夥伴,報告食物(蜜源)的方向和距離。蜜源的距離不同,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的舞蹈次數也不一樣。有人因此提出了一個誘人的設想:派人造的電子蜂打入蜜蜂之中,指揮蜜蜂活動。這樣,不但可以按人的需要收穫不同的蜂蜜,還可以幫助植物傳粉,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真是一舉兩得。

其四是色彩語言。

有些動物是以色彩作為聯繫信號的。

孔雀是以華艷奪目的羽毛著稱於世的。雄孔雀之所以常在春末夏初開屏,是因為它沒有清甜動聽的歌喉,只好憑著一身艷麗的羽毛,尤其是那迷人的尾羽來向它的「對象」炫耀雄姿美態。

現在已經知道,善於運用色彩語言的動物不光是鳥類,爬行類、魚類、兩棲類,甚至連蜻蜓、蝴蝶和墨魚也都充分利用色彩。觀察一下背上長有三根長刺的刺背魚的體色變化,是十分有趣的。這種魚體呈青灰色,貌不驚人。在交配前夕,雄魚各自劃分勢力範圍,同時腹部出現了紅色,以警告旁的雄魚,趕快迴避。當它追求雌魚時,隨即披上了絢麗的婚裝——腹部泛紅,背呈藍白,煞是好看。待到交配、產卵和魚卵孵化後,雄魚便再度恢復婚前的色彩——紅色的腹部和青灰色的魚體,日夜看守著幼魚。

其五是氣味語言。

有些動物是以氣味作為聯繫信號的。

一位昆蟲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試驗:把一頭新羽化的天蠶雌蛾,裝進一隻用紗布縫製的口袋裡,然後在桌上放一夜。翌日清晨發現竟有四十多萬頭同種雄蛾闖進這間房子,將那頭雌蛾團團圍住。天蠶雌蛾既無聲音語言,又無色彩和運動語言,它是靠什麼和雄蛾取得聯繫的呢? 原來,許多昆蟲都是靠釋放一種有特殊氣味的微量物質(即氣味語言)進行通信聯繫的。這種微量物質稱之為傳信素。

目前,人們已查明一百多種昆蟲傳信素的化學結構,並根據這些氣味語言物質的作用進行了分類:有藉以吸引同種異性個體的性引誘劑,通知同種個體對勁敵採取防禦和進攻措施的警戒激素,幫助同類尋找食物或在遷居時指明道路的示蹤激素,以及維持群居昆蟲間的正常秩序的行為調節劑等。

人們發現,運用氣味語言的絕非昆蟲一家,魚和某些獸類也有這種本領。有些雄獸(如許多鹿和羚羊)在生殖季節,能用特殊的氣味物質進行「圈地」,藉以警告它的同夥:有我在此,你須迴避。各種傳信素的發現、分離和人工合成,不僅為我們揭示動物行為的秘密,也為進而控制、改造生物開闢了誘人的前景。

據報道,最近已研製成功一種香味濃郁的「假激素」,蚊子、蛾子和小甲蟲等害蟲聞到之後,便會大倒胃口,停止吃食和排泄,中斷髮育周期,並不再繁殖後代了。一旦這些研究成果得到廣泛應用,人們對於使用農藥的後顧之憂,也就可以徹底解除了。

以上內容系借用一些文章或著述中的有關動物語言的文字描述,那麼,這些所謂的有聲語言、超聲語言、動作語言、色彩語言、氣味語言……真的都是「語言」嗎?這就涉及到人類語言和所謂動物「語言」的根本區別了。

三、人類語言和所謂動物「語言」的根本區別

其實,所謂的動物「語言」不過指的是動物之間,特別是同類動物內部進行交際的特定方式。但是,人類的語言和其他動物的交際方式有著本質的不同,這主要體現在如下六方面的區別:

其一,人類的語言有明晰的各級單位,所謂「動物的語言」不具備。

人類說出的話,是由界限清晰的詞、短語等語言單位按照一定的結構規則(語法)組裝出來的,動物的所謂語言分析不出語言單位來,更談不上語言單位的組裝及其組裝規則。所有動物傳遞信息的各種手段中,既不含有語素和單詞,也不含有短語和句子。

其二,人類的語言具有「約定時的任意性」,所謂「動物的語言」不具備。

人類的語言具有社會屬性,它的語音和語義在最初形成之時是由不同的社會成員任意約定的,因而它具有民族性或地域性,並非全人類都是同一種約定。而所謂「動物的語言」,只要是屬於同一物種的動物便都具備相同的表達信息約定,而且沒有地域之分。雞叫狗叫的聲音在各國基本相同,海豚傳遞信息的超聲波也並不區分是太平洋的海豚還是大西洋的海豚。

其三,人類的語言是由「音位層」和「符號層」構成的二層裝置,所謂「動物的語言」不具備。

人類的語言可以用音位層的數十個語音符號來表示符號層的數千個語素、數萬乃至數十萬個詞、以及無數的語句(如下圖所示),而所謂「動物的語言」對此只能望塵莫及。

其四,人類可以用有限的語言材料和語言規則創造出無限多的句子,所謂「動物的語言」不能。

正如上圖所示,人類的語言是一個可以無限創造的開放性體系,動物的所謂語言是一個有限的封閉系統,不能隨意創造。

其五,人類的語言是經過後天學習獲得的,所謂「動物的語言」只是動物的交際本能,是與生俱來的。

人類掌握某種語言需要經過後天學習方能獲得,而動物的所謂語言只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像集成電路一樣在腦子裡預先設置並已接通了的。

其六,人類的語言不受時空限制,可以說古道今,暢想未來,所謂「動物的語言」只能進行「即時性的交際」

它是由當時當地的刺激引起的感性反映,它不能像人類那樣不受時間、環境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表達。

可見,人類語言和所謂動物「語言」是有著上述六方面的本質區別的,也只有具備上述不同於所謂「動物語言」的六方面特徵,才稱得上是人類的語言。所以,語言是人類獨有的交際工具,它也是動物跟人類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求知本末探尋源流 的精彩文章:

細說漢字:鳳鳴朝陽——說「鳴」
語言的奧秘:發達的大腦是語言能力的兩個必備要素之一

TAG:求知本末探尋源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