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天國實行的聖庫是什麼制度,有何利弊?

太平天國實行的聖庫是什麼制度,有何利弊?

原標題:太平天國實行的聖庫是什麼制度,有何利弊?


作者:桂強,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太平天國在起義之初就明文規定:「一切所有繳納於公庫,全體衣食俱由公款開支,一律平均」。當時參與起義的人,都要將自己的家產變賣上交公庫管理,自己的衣食都有聖庫統一分配,這就是聖庫制度的由來。1851年洪秀全在永安封王時再次下詔:「凡一切殺妖取城得金寶、綢帛、寶物等項,不得私藏,盡繳天朝聖庫,逆者議罪。」建都天京後,洪秀全曾試圖將聖庫制度在太平天國統治區域全面推廣,他在南京設總管天下財富的總聖庫,並派遣專人管理,治下所有百姓都不允許有自己的私產,都歸天父所有,由聖庫統一管理。這就是太平天國聖庫制度逐漸推行的過程。


太平天國


有人曾評價說太平天國成也「聖庫制度」,敗也「聖庫制度」。為什麼這樣說呢?其實這樣評價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太平軍能一路從廣西打到南京,勢如破竹,這和「聖庫制度」有密切的關係。聖庫制度的理念就是人無餘財和一定程度上的平均分配。這樣一種制度的推行一方面吸引了很多無地或少地的貧苦人民,另一方面也保證了軍隊的後勤來源。之所以能吸引貧苦百姓參加,就是因為「聖庫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他們的生活,能讓他們活的更加有尊嚴。另外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於太平軍這支並無穩定後方的起義軍來說,把僅有的物資集中到一起管理的「聖庫制度」就顯得更加重要。


太平天國


後來太平天國失敗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而腐敗現象的產生與「聖庫制度」的破壞又脫不開關係。天平天國的腐敗是從上層逐漸向下蔓延的。據說洪秀全為了改建天王府「毀行宮及寺觀,取其磚石木植,自督署至西華門一帶,所壞宮廨民居,不可勝計」,後來忠王李秀成在蘇州也為自己大修王府,數千工匠勞作了三年之久還未完成,由此可見其王府的奢侈程度。然而這些腐敗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聖庫制度」的破壞為其打開了方便之門。在戰時這樣一種制度確實便於統治者調動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對敵作戰,但是一旦「聖庫制度」被破壞,也方便了統治者掠奪百姓財富供自己享樂。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實際上建立起來的還是一套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各個等級之間尊卑分明,這樣一種政治制度更方便了各級統治者截取聖庫財富為自己服務。



太平天國天朝聖庫


由以上兩點因此我們在某種程度上說太平天國成也「聖庫制度」,敗也「聖庫制度」。

參考文獻:


1.李慕南主編:社會經濟社會卷


2.夏征農,陳至立主編;熊月之等編著:大辭海中國近現代史卷


3.蔡行秀夏淑清荀福文:中國近代經濟史


4.巫寶三馮澤吳朝林:中國近代經濟思想與經濟政策資料選輯

編輯:趙培文


歡迎訂閱季我努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沙龍 的精彩文章:

努爾哈赤是怎麼死的,是否與明朝有關?
康熙皇帝為何要裁撤三藩,又是如何平定三藩之亂的?

TAG:季我努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