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實人」為什麼不受待見?

「老實人」為什麼不受待見?

A:你是個老實人!

B:你才是,你全家都是老實人!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實人變得日益稀缺,且越發避之不及。老實本來並沒有什麼錯,只是不老實的人多了,老實就成了一種錯。

老實人,是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詞。

它既包含了誠實、真誠的品格特點,也包含了內向,不善交際的性格特點,甚至還披上了一層任人宰割、吃虧是福的悲壯色彩。

老實人理論上是個中性詞,但在中國,它卻從來都不是一個中性詞。在我們父輩眼裡,老實人是個褒義詞,介紹對象時加上一句「這孩子是老實人,本分」,絕對是令丈母娘眼前一亮的加分項;

而如今,老實人又成了一個貶義詞,老實人=傻=可欺負。

老實人是怎樣淪為貶義詞的呢?

「老實」的黃金時代——嫁人就嫁老實人

在很久以前尚未建國之時,毛澤東就始終倡導國家需要「老實人」。從那時起,「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精神財富。

雷鋒就是典型的老實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無私地對社會進行奉獻。

王進喜也是。他用一言一行踐行了「三老」作風,埋頭苦幹,獲得「鐵人」的稱號,且功高不自傲,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

還有錢學森,一貫嚴於律己、低調做人。他說:「我做人有四條原則:不題詞、不為人寫序,不出席應景活動,不接受媒體採訪。」錢學森堅持做老實人,不為名利所累。

那時候的老實人,就是不胡吹海侃,實事求是,尊重科學、遵循規律的人;就是看淡名利、低調做人、埋頭做事的人。

老實人說話,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誇大、不縮小,更不會假話連篇、騙人騙己;老實人做事,踏踏實實、認認真真,不作秀、不敷衍,更不弄虛作假、欺世盜名。

「老實」的白銀時代——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魯迅《自嘲》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華,人們用「孺子牛」來比喻心甘情願為人民大眾服務,無私奉獻的人。

那個時候,老實人就是「孺子牛」。

後來,魯迅的作品又寫了很多老實人的生活狀態。有些老實人,在一些「規章制度」下,會讓人感動,有時也叫人憐憫。

比如祥林嫂,是一個只知向神佛乞求改變自己命運的不幸女人。時至今天,還有很多老實人一旦在前進的道路上遭遇困難、碰到挫折、面臨逆境、身處不幸之時,也總是抱怨自己的命運,嗟嘆自己的命運如此的多舛,從而輕易把自己的失敗歸責於他人,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所以魯迅對這些老實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正是人們在面對自己利益受到侵害時不自知,神情麻木,得過且過,才讓他人有機可乘。

在那個戰亂的時代,有些老實人,由於社會生活虛偽的太厲害,老實人太認真,結果受不了,於是當了憤青。比如魯迅就是這種老實人。魯迅先生說: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農夫和蛇農夫是枉道。那麼你的人生有幾扇門,你的心裡就有幾條道。

「老實」的青銅時代——

等老娘玩夠了,就找個老實人嫁了……

時間到了80年代,中國在封鎖了多年後終於開始了開放的進程。就像一潭死水扔進了一塊磚頭,原來靜止的魚兒慌亂了一陣之後,都有了各自的新活法兒。老實這箇舊時代的通行證漸漸行不通了。

中國有句俗話,叫「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套用這句話,那個時候其內在核心用一句話即可道破:「撐死不老實的,餓死老實的」。

大概從這個時候開始,人們發現守規矩的人總是吃虧,投機取巧的人常常得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社會的高速發展,更是讓這個江湖變得錯綜複雜。老實人面子薄不善交際,內心往往執拗堅持原則,而中國的很多事恰恰是原則鬆動,一切可談的。

不老實的人往往以靈活的腦筋敏銳發現許多可鑽的空子,可找的漏洞,而老實人面對機會也不會或不敢抓,最後的結果就是不老實的人手握大把的機會,而老實人一再退縮,道路越走越窄。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老實與不老實,往往是相對的。有個有權勢的爹,手中握有別人所沒有的特權,那這個人基本不可能老實。而無權無勢的人,是否老實也沒人在乎。他們終將被甩出歷史的車輪,成為炮灰一般的塵埃,在中國的歷史上當一個分母而已。

「等老娘玩夠了,就找個老實人嫁了……」——雖然看起來老實人的姻緣一直不錯,但總感覺怪怪的。

到今天,「老實人」在「老娘」們的眼裡已然有了新的定義:善良但沒有品味和情商,長得不醜的但是有一定收入和能力的人,多數為理科生,愛打遊戲刷內涵段子,有幾個不錯的朋友一起搞事情,三觀較正,特別是愛情觀很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可能上限不高,但好在比較知足聽話,適合接盤。

慘吶。

「老實」的新時代——讓「老實」回歸中性詞

老實人從最靠得住的人,在幾十年間迅速蛻變成了最靠不住的人。這顯然是一種社會偏見,但我們也無法譴責這些偏見,因為這確實是從生活中來的經驗,老實確實吃虧。如果要譴責,就譴責讓「老實」成為貶義詞的原因吧。

我們並非懷念老實人吃香的大鍋飯時代,那個低效、創造力缺失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老實」不該是一個褒義詞,循規蹈矩唯唯諾諾不該是一個社會大多數人的追求。

但是,「老實」也不該是個貶義詞,一個正常健康的社會,應該容許所有性格的人發展。既不該因為聽話、踏實而獲得更多的利益,也不該因為不善交際不會溜須拍馬而吃虧太多。

當老實回歸為一個中性詞,與活潑、自戀、熱情、冷漠、狂傲、頹廢、積極、虛榮等等辭彙一樣,只是性格描述,而與我們將會獲得的社會資源、成果、利益無關時,我們才會真正獲得內心的自由。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化 的精彩文章:

真的是我變了嗎?
「春朝」一刻值千金

TAG: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