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懂了那麼多,為何還處理不好自己

懂了那麼多,為何還處理不好自己

我們時常都會走入一個誤區,什麼誤區?就是空懂得很多的道理,卻不能處理好自己跟社會的關係。越是那種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人越是容易走入這樣的誤區。

我們讀了很多書,明了很多理,我們的精神世界足夠豐富。我們的層次甚至不屑於跟太俗的人交流,我們的人生規劃的也非常美好。但是我們卻和身邊的人處理不好關係。總是會受一些旁人的干擾。

我們的詩總是在遠方,不在自己身邊。

其實,有煩惱的時候自己一定是有點問題的。

這個世界大多數人還是通俗的,如果我們站的層次太高,就會有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但是人總是生活在煙火中的,我們離不開吃喝拉撒。懂得多,明理,精神層次高,這是很好的。我們能看到很多人看不到的世界,我們能相信很多世界上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常人卻無法理解的。

理解不了的人其實是有一種局限的,你要知道以我們的認知,不可能完完全全理解了這世上所有的事物。存在一定有它的道理。這是我們比常人多的一點東西。

假如跟身邊人不在一個層次和頻路了。可能是我們太過於追去層次,而忽略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名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學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

所謂「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知和實踐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是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

我的簡單理解就是不僅要知理,還要去實踐。道德範圍內的事情任憑我們去做。如今現代人是明顯的實力跟不上夢想的一代。所以很容易覺得,他們怎麼這麼庸俗,這麼低級。或許有些人是這樣,但是我們不能刻薄的去指出。我們一定就多高尚。因為你容忍不了比你無知的人。

這樣其實是在跟自己過不去。因為你隨時都能讓一些無所謂的人影響到你的情緒。大文豪蘇軾在寫完詩的時候都會念給老人和孩子聽,如果他們聽懂了蘇軾就覺得詩可以了。如果聽不懂,就一遍遍改。寫出來就是讓人看懂的,如果沒有人能看懂,能理解。那這詩還有什麼意義呢。如果只是自己能懂,這詩可以不用寫出來了。

在我們覺得自己層次很高的時候,或許很多現實的,低級的東西都沒有深刻的體會過,不知道那種群體里的人怎麼生活的,相處的。所以你融入不了,學不會他們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很喜歡學習,這種生活方式可能也是需要掌握的。

層次高的人其實往往都有現實接地氣的一面。比如魯迅,我國近代大文豪,他的思想對人的影響至今都很大。我很喜歡魯迅的文章,特別有文學感和思想。但是同時他又是一個能開得了玩笑,講的了笑話的人。他能把人性很現實,很陰暗的一面寫出來。

高,能高到你觸及不到的高度;親民,能讓你覺得只是個普通人。但是,他真是普通人嗎?當然不是,歷史的長河裡,撈起來能有幾個魯迅這樣的人。我們都愛他,因為有時候我們覺得他離我們很近。容易陷入那個誤區的人往往都是一個人離著大眾很遠。

當然,你的所學所懂都是很重要的,很寶貴的。只是在我們精神世界豐滿的時候,我們還要把現實世界也豐滿一下,這樣避免我們在現實世界不那麼孤涼。有時候有些道理,你覺得怎麼都說不通,那好,就不必說。

說句大話就叫:只與智者論高低,不與傻瓜論短長。這句話並非是大聖人才能說的。這樣的現象隨時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光謠言止於智者,爭論也是止於智者的。如果你很較真,那你就不是智者。這裡的智者當然不是非得多有才學的才叫智者。懂得這個道理,不做一些無謂的爭論和吵鬧就可謂是智者。

盡量多的跟一些能聊的人聊天,對於實在講不通的一類,就只是維持好這個關係就行了,因為多說無益。很多事情也不會因為某一類人的誤解而真的是那個樣子。

--END--

贊是一種鼓勵|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

千千洞聽

深度好文 與你分享

關注一下,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千洞聽 的精彩文章:

淺談王菲和張柏芝
如果什麼事都做不好,就先做好自己吧

TAG:千千洞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