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為何總是得不到想要的幸福朗讀篇

為何總是得不到想要的幸福朗讀篇

太橋旦曾堪布教言智慧 正能量

摘自《回歸本然》

作者:太橋旦曾堪布

為何總是得不到想要的幸福:求不得、愛別離

《回歸本然》54

生老病死是人類比較大的四種痛苦,但除此以外,還有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守護擁有的痛苦。在這裡我們重點講述關於「求不得苦」。

什麼是「求不得」的痛苦呢?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一個人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付出很多辛勞、錢財、情感等,但最後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這時他會感到很痛苦,這就是求不得。關於錢財,龍樹菩薩說過,很多人為錢財而疲於奔命,付出很多代價和血汗,卻不能如願以償。而錢財的痛苦又分為三種:積累的痛苦、守護的痛苦、損失的痛苦。

現在大家每天辛苦工作是為什麼?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掙錢,這就是積累的痛苦。守護的痛苦是什麼?為了錢財的安全買保險柜,要給銀行卡設密碼,甚至連親朋好友也得防著,這些都是為了守護錢財的付出擔憂之苦。有了錢財以後,還要擔驚受怕,盼著物價不會漲、股票不要跌、不要發生金融危機,一旦這些事情發生,損失的痛苦隨之而來。這些都屬於求不得苦。

求不得並不是人們不努力,也不是不付出,而是已經竭盡全力,卻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從而造成痛苦。《了義炬》里對求不得是這樣形容的:有的人生活得很辛苦,把星星當帽子,把霜凍當鞋子,披星戴月地努力工作,非常勞累,卻得不到想要的東西,這正是求不得苦。我們拿生活中的人來說,比如很多計程車司機,白天沒時間吃飯,晚上沒時間睡覺,卻總是拉不到客人,開著空車跑來跑去,還得自己掏油費;乞丐也是如此,走得越遠越消耗體力、肚子越餓,卻依舊是找不到食物。求不得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有的人即使是一生榮華富貴,事事順心,但難免也會有求不到的東西。

那麼,求不得的原因是什麼?在現實社會中,為什麼有些人有求必應、順風順水?有些人卻不論怎麼勞苦工作,都得不到所求之物呢?就像我們熟知的兩兄弟的故事:一個是國王,一個是乞丐,國王去哪裡都會如願以償,乞丐去哪裡都是求不得。有一次,國王差人給乞丐兄弟送去一些餅,其中一個餅里藏了很多黃金,乞丐拿起來掂量了一下,覺得這個餅很重,心想這個餅肯定還沒烤熟,便把它給了別人,自己又拿了一個輕的。這個故事很形象地說明了求不得的原因是前一世修善不夠,福報不夠,想要的東西送到自己面前也認不出來,即使拿在手裡也還是會當廢物送出去。

如果以後不願感受求不得的痛苦,這輩子就要盡量大方一些,多多布施、廣結善緣、多種福田,種福田最好的方式就是念誦七支供和獻曼達,還有在上師三寶前供燈、供花、供香等,這是最好的福田。不僅如此,生活中要力所能及地去無私奉獻,助人為樂,更要像普賢菩薩一樣發起廣大的誓願,救度一切眾生。

愛別離苦,主要是指親人,或者所珍愛的事物離開自己所造成的痛苦。前幾年發生的汶川大地震和玉樹地震中,很多父母失去了孩子,很多妻子失去了丈夫,很多人失去了摯愛的親人,很多人失去了朋友、老師、同事,很多人失去了生活的依靠等等,這種痛苦是異常強烈的,卻也是每個人都必會經歷的,只不過每個人所遭遇的痛苦和災難不一樣罷了。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愛別離的痛苦非常劇烈,甚至有人會產生厭世的情緒,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幾個月、一年半載或三年五載之後,這種痛苦就會消散,人依然可以活得幸福美滿。密勒日巴尊者說:「父母對孩子的幫助、孩子對父母的感情,一般來說,都是比較不真實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父母為孩子所做的很多安排,為孩子所制訂的人生計劃,雖然出於好心,做法卻是顛倒的。

巴珠仁波切說:「父母把所有的財產都留給孩子,幫孩子做一生的計劃。從世間法來說是莫大的幫助,但從出世法的角度看,父母是孩子解脫輪迴的最大障礙。」因為父母教孩子如何做家務、如何賺錢、如何制伏仇人、如何保護親人,然後孩子就學會了怎麼保護自己、怎麼制伏仇人,學會了有意無意傷害他人,這樣一來,孩子只會在輪迴中越陷越深、越縛越緊。所以從解脫輪迴的角度看,父母的做法跟佛法恰恰是相反的,父母其實才是孩子最大的障礙。當然,雖然父母的做法從修行角度來看形成了解脫的障礙,但是父母的發心是好的,都是為孩子們的利益和幸福的前途考慮,只是缺乏智慧罷了。現實生活中,父母為兒女們費盡了苦心,但有一些兒女對父母並不珍視。密勒日巴在道歌里說:第一,在胎中,孩子會搶奪母親體內的營養;第二,出生以後,孩子會搶奪母親口中的食物;第三,長大以後,孩子會搶奪父母的錢財。所以說,孩子對父母也有著極大的傷害。

我所講述的內容,並不是教大家不孝順父母、不養育兒女,而是希望大家能要減少對親人的執著。父母對子女也不能太溺愛,密勒日巴尊者已經說得很清楚,雖然父母把所有東西都給了兒女,但兒女不一定會感激,他會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他們一生下來就自然而然地認為父母的一切財物都是屬於自己的。在這一點上,西方的教育更值得學習,當孩子問父親:「我們有錢嗎?」父親會直接回答說:「我有錢,你沒有。」愛別離的痛苦就是如此,來自於對親人的貪執,其產生的痛苦是大是小,則是由親人之間感情的深淺來決定。如果不想感受愛別離的痛苦,那就不要對親人太過執著。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現在的親人並不是生生世世的親人,親人的緣分也是過去世因緣的聚合。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是這樣的:古印度時,一位大成就者看到一個女人在路邊抱著孩子吃一塊肉,這時遠處跑來了一隻流浪狗想搶走她手上的肉,女人把狗趕跑了,而狗偶然發現了女人吃剩的骨頭,於是就啃了起來。這時,大成就者運用神通來觀察這個情景,他想看看這些因緣是怎麼聚合起來的。原來女人吃的肉、吃剩的骨頭是她前一世父親的,她懷抱的孩子是前一世殺過她的仇人,那隻狗是她前一世的母親。也就是說,狗所啃的骨頭是前世丈夫的。大成就者覺察以後,發出深深的感嘆:輪迴真是太可悲了!也太可笑了!這個故事印證了我們剛才所說的,現在的親人並不是生生世世的親人。過去世的仇人,可能現在是我們疼愛備至的孩子;過去世的父母,可能現在卻是我們的仇人、我們的僕人,甚至是我們的食物。所謂親人,在過去世的關係非常複雜,是我們難以判斷的。所以,一個真正的學佛者,對親人的執著應該平淡一些,這樣就能減少一些愛別離的痛苦。

那麼,如何對待親人才是正確的心態呢?雖然我們還做不到把所有的親情都視為如幻如夢,但最起碼要做到包容,彼此照顧,彼此負責。而且未來世會變成仇人還是親人,是由這一生的相處方式所決定的。不管過去世是什麼緣分,這一生我們很幸運地遇到了殊勝的佛法,所以要努力修行,使親人再成為親人、使仇人轉化為親人。如果人們能夠以這種包容的、寬恕的、與人為善的心態來對待親人,所有的眾生將來都能成為親人。等我們成了菩薩、成就佛果以後,他們都會成為我們初次度化的眾生。如果能這樣去做,我們的前途便是光明且美好的。

記得曾有人問過我一個問題:「用什麼方法能夠去除離別父母的痛苦?」這個人雖沒有開始學佛,但對父母特別孝順,而且對於自己的工作、家庭、健康等都非常滿意,唯一的痛苦就是擔心以後父母會離世。我回答他說:「你的痛苦是很正常的,每個人都會經歷父母的離世,這個痛苦是無法去除的。但有一個方法可以讓痛苦減輕,就是在父母還在世時,盡量孝順他們,在生活上盡最大努力去照顧他們,盡量滿足他們的一切需求,做到問心無悔,這樣在他們離開的時候,就不會感到特別痛苦。如果能信佛,在他們死時做一些佛行功德,也會對他們有很大幫助。」

所以,我們離別親人時的痛苦,是有還是無、是大還是小,都取決於我們現在的行為。無論是子女,還是父母,有些人在一起時並不和睦,不關懷,也不懂得珍惜,甚至爭吵打架,然而一旦親人離世,他們又會痛苦不堪,痛哭流涕,非常難過,但這樣的態度其實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的。其實,我們對一些珍愛的事物也要減少貪執,才可以減少愛別離的痛苦。比如自己的容顏、自己的事業、自己的財物等。以財物為例,你鍾愛的財物雖然是你辛辛苦苦積累而得,但以後卻不是屬於你個人的,你以為有了銀行、有了密碼、有了保險柜,這些財產就永遠屬於你了嗎?那就大錯特錯了。說不定你會遇到火災、遇到地震、遇到疾病、遇到盜賊、遇到金融危機,繼而你的財產會受到損失。你的財產小偷有一份、地震有一份、疾病有一份、火有一份、水有一份,各種災難都有一份,並不屬於你一個人。這樣一想,就會減少我們對財物的貪執,也就減少了愛別離的痛苦。

太橋旦曾堪布開示錄,歡迎大家轉載與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橋旦曾堪布 的精彩文章:

三世因果朗讀篇
我們沒有把握不入地獄朗讀篇

TAG:太橋旦曾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