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在與明朝的戰爭中吃盡了現代火器的苦頭,立國後為什麼沒有發展火器?

清朝在與明朝的戰爭中吃盡了現代火器的苦頭,立國後為什麼沒有發展火器?

在和明朝的交火中,滿清也明白火器的厲害。他們鑄造了大炮,也使用了一部分步兵火器。但打垮吳三桂以後,基本不存在有威脅的敵人。在雅克薩的交火中,滿清兵被俄國鬼子的火繩槍和燧發槍打的一塌糊塗,傷亡是對方几倍。即便如此,滿清也不願意大舉研發火器,原因只有一個,維穩。

滿洲漁獵民族出身的滿洲軍人真正擅長的是步戰肉搏而非我們一直認為的騎射,滿洲軍中戰力最強的公認是索倫營,這些黑龍江土著組成的部隊,穿兩層鎧甲打前鋒的野人,步戰近戰基本是明軍的夢魘

明軍捨近求遠揚短避長,不發揮火器和工事結合的優勢,偏偏喜歡和清軍打野戰。那個時代,鳥銃、虎蹲炮,屬於前裝火器,射速慢,射程近,精度差,不依託工事,基本上撐死打個兩輪就讓清軍沖入。

滿清歷代皇帝熟讀經史子集。信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認為中國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中國。統一中原後環視周邊,已經沒有了對手。

既然沒有對手發展火器做什麼?沒有需求就沒必要發展。到「洋務運動」時,才意識到火器的重要性。可見封建帝王對事物的認識也是隨著國家戰略態勢的發展而發生變化的。

而事實上明軍依然是一支冷兵器部隊,鳥銃,虎蹲炮這些東西,在明軍那幫丘八眼裡,依然只是一種錦上添花的輔助玩意兒,真正有戰力的,是自己那群日夜操練武藝弓馬的家丁。

即便是近代,清軍拿的武器仍然是西洋火器,而不是什麼大刀長矛。除了騎兵還保留馬刀、長矛等裝備,步兵早已實現全火器化。以乾隆年間的遠征軍為例,每百人75桿火槍,一門火炮,剩下的20個人為騎兵。也就是說,評論每百人就有75名火槍步兵,20名騎兵以及5名炮手(一門新鑄威遠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筆墨紙硯寫歷史 的精彩文章:

雍正的繼位合法性一直是迷,直到最近康熙遺詔出現,那之前為什麼不拿出來以正視聽呢?
天龍八部中喬峰已死,那麼後期的射鵰三部曲降龍十八掌?究竟是誰傳下去的?

TAG:筆墨紙硯寫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