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倫旭:中國肺癌外科治療的真實世界研究

劉倫旭:中國肺癌外科治療的真實世界研究

導語:2018年3月31日,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2018年會在成都召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劉倫旭教授在年會作《中國肺癌外科治療的真實世界研究 》報告,現摘要播發如下。

真實世界研究(The real world study, RWS), 是基於臨床真實的情況採取的一種非隨機、開放性、不使用安慰劑的研究,因此其得出的結果具有很高的外部有效性。研究的結論可直接推之於臨床實踐,在我國開展真實世界的研究能真實的反映中國治療現狀,反映中國的社會醫學模式,在具體國情下針對以下重要問題如醫療資源的優勢配置、最佳經濟效費比、患者最大受益、最大程度減輕醫生勞動負荷同時還能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的指導原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中國肺癌的疾病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發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肺癌比例增加,不吸煙、女性肺癌患者比例升高,外科手術量增長迅速,微創手術比例升高,然而這些僅僅是觀察到的現象,目前還沒有來自全國的真實世界的數據來具體闡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胸外科劉倫旭教授團隊聯合全國十家頂級胸外科中心開展了一項全國多中心的真實世界研究,探索當前我國肺癌外科治療的現在,研究納入了2014年-2017年10家胸外科中心所有行外科手術的肺癌患者資料,結果發現女性患者的比例明顯升高,占所有患者的43.5%;不吸煙的肺癌患者比例升高明顯,所有手術患者中近60%不吸煙,另外肺癌年輕化的趨勢也比較明顯,肺癌手術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0歲,其中小於45歲的年輕患者佔到了8%。從肺癌的病理類型看,腺癌已經成為第一大類型,所有手術肺癌患者中,腺癌佔到了71.7%,鱗癌比例下降明顯,僅佔21.4%。

近年來,我國的胸外科手術技術日新月異,得到了迅猛發展,達到,甚至在部分領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如微創胸腔鏡技術,70%的肺癌手術都通過腔鏡完成,中轉開胸率僅3.7%,與美國同期的數據相比,腔鏡手術的比例更高,中轉開胸率更低。此外還有1.4%的肺癌手術通過達芬奇機器人完成,傳統開胸手術的比例顯著下降,僅佔24.8%,已經成為腔鏡手術的補充。另一個趨勢是早期肺癌的比例顯著升高,這得益於影像技術的發展和CT肺癌篩查的普及,研究發現,所有手術患者中,I期肺癌的比例達到了62.1%,其中Ia的比例更是高達47.2%,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被早期發現並接受了治療,我國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望得到提高,然而遺憾的是該研究的平均隨訪時間尚不足五年,得出這個結論還為時尚早。

近年來,肺癌的研究日新月異,以分子靶向藥物為代表的新葯層出不窮,給廣大肺癌患者帶來了福音,然而該研究確發現,外科手術的患者,術後接受EGFR這種肺癌最常見的基因檢測的患者的比例還不到15%,這反映了我國肺癌的綜合治療還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作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劉倫旭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肺癌 的精彩文章:

肺癌診斷的多功能武器:認識一下呼吸內鏡技術
得了肺癌,飲食方面要多加註意

TAG: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