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 這幾點需要注意

春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 這幾點需要注意

隨著春天的到來,心腦血管病又進入了發病季節,特別是春季氣候變化無常,氣溫忽高忽低,驟升驟降,容易使人體的神級功能發生紊亂,進而導致調節功能失控,病原菌會趁機而入,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病的發作和複發。

發病原因

在心腦血管病的發病誘因中,除了年齡和性別外,動脈粥樣硬化是主要原因,它是高血壓、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等缺血性疾病發病基礎。動脈粥樣硬化是由於脂質代謝異常,血黏稠度升高進而造成血脂升高,使脂類沉積在血管內,這些物質沉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腔變窄,管壁變厚,最後造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心腦血管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高死亡率等特點,若不採取積極的防治措施,患者的壽命將比平均壽命減少10年左右,要避免高膽固醇,高血黏稠度,高甘油三酯。預防心腦血管病關鍵在於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及不合理膳食結構,對此我國專家洪昭關將之歸納為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春季隨著氣候的轉暖,人們戶外活動增多,心肌耗氧量隨之增加,有的老年人,特別患有冠心病的人,心臟由靜止到活動期負荷量增加,一時不能適應,加上有的老年人對活動量掌握得不好,活動量過大,這些都容易誘發心絞痛或心梗,專家進一步解釋說:由於老年人自身免疫功能下降,隨著戶外活動增多,也容易遭受風寒侵襲和細菌感染機會增加,都會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春季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呢?

1、注意保暖

常言道,春捂秋凍,百病不生。寒冷的刺激容易造成心肌耗氧指數上升,加重心臟負荷。要根據天氣變化做好身體保暖,室內溫度保持20度左右。根據氣候的變化,適當添減衣物,居室保持適宜的溫度,避免忽冷忽熱,同時注意居室的通風,避免呼吸道感染等情況發生。

2、保持好心情

專家稱,保持心理平衡、穩定和愉悅的心理狀態有益於心腦血管健康,可降低患心臟病的幾率。千萬要避免大喜大悲的情緒波動,這樣容易導致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誘發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a、躺下、起身、低頭、下蹲要動作緩慢。

b、早晨不要起得太早,起床後不要急於下地,牢記「三個半分鐘」。

第1個半分鐘:醒來後,不要急於起床,保持仰卧姿勢半分鐘,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頸部,伸一下懶腰,使肢體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復適當張力,以適應起床時的體位變化,避免引起頭暈。如果是清晨起床,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測一下血壓。

第2個半分鐘:慢慢坐起,稍活動幾次上肢,保持坐姿半分鐘。如果是清晨,可在此時拿起床頭準備好的水杯,慢慢喝完一杯白開水,幫助稀釋黏稠的血液,減輕晨峰時的血管壓力,避免發生心血管意外,並可起到促進排便的作用。

第3個半分鐘:雙腿下垂著地,在床沿靜坐半分鐘(喝水也可以放在這一步)。最後再穿上拖鞋,下床活動。在這一步別忘了穿好保暖的衣服,尤其是秋冬季節,一定要注意保暖,把厚衣服放在床邊隨手可及處。

c、定時測量血壓,密切關注血壓變化,根據病情醫囑服用降壓藥。

d、生活要規律,注意勞逸結合,社交活動不能頻繁,吃飯、睡覺、運動都要有規律,運動內容以慢、緩為主。

4、注意飲食

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在任何時候都要管住自己的嘴,大吃大喝會使舊病複發;所以要合理、均衡安排飲食,以粗糧、蔬菜、低脂為主。四點要記住:低油、低鹽、低脂、低糖。

可以嘗試改善膳食結構:增加纖維膳食如粗雜糧、米糠、干豆類、海帶、蔬菜、水果等;多吃豆製品如豆腐、豆芽、豆腐乾、豆油等豆製品;降低食鹽攝入,控制食鹽攝入量。

我國膳食標準為:健康成年人食鹽日攝入量不超過6克,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食鹽日攝入量不超過3克;慢性腎臟病患者食鹽日攝入量不超過2.5克。適當減少膽固醇和脂肪的攝入量如動物的腦子、脊髓、內臟、蛋黃、貝殼類等。適當補充水分,每天喝1500~2000毫升的開水,以稀釋血液,保證血流通暢。

5、戒煙限酒

據《北京娛樂信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管 的精彩文章:

它們是天然血管「清道夫」,每天吃一點,到80歲都不得血栓
起床後有這3種表現,就要注意了,說明你血管出問題了!遠離疾病,保持健康!

TAG: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