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七事變」第29軍軍長宋哲元一邊抗日,一邊試圖和解,五行不定輸的乾乾淨淨

「七七事變」第29軍軍長宋哲元一邊抗日,一邊試圖和解,五行不定輸的乾乾淨淨

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稱有一名日本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要求。日軍隨即向盧溝橋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37師219團無奈還擊,揭開了全面抗戰的序幕。

盧溝曉月

曾經有人對「七七事變」前後29軍的抗戰有誤解,尤其不理解為何29軍在7月29日忽然全部撤離北平,放棄大好古都;不明白為何打著打著中國軍隊忽然就撤了。難道29軍軍長宋哲元是漢奸?

盧溝橋的29軍

盧溝橋在北平的西南面,當時中日兩軍爭奪最激烈的南苑、宛平、丰台等地,都在北平的南面。

這是因為,在長城抗戰之後,日軍勢力已經明目張胆地進入冀北平西各地,並在冀東扶植了殷汝耕偽政權,北平東、西、北三方的交通都被日軍控制了。

冀東殷汝耕偽政權

所以,當時駐紮在平津地區的第29軍,已經三面受敵。能夠和後方聯繫的通道,只有南方一途。

日軍控制宛平,意味著切斷北平守軍最後一條對外交通。

此後,北平的中國軍隊無論補給還是調動,都必須在日軍的刺刀下仰人鼻息。這樣,宋哲元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只在北平部署象徵性部隊,主力南撤,其實是將北平和天津拱手讓出。

那他這個失去地盤的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也就當到頭了。要麼,依然在北平當「土皇帝」,條件自然是做日本人的傀儡。

當然,以日軍的想法,能夠製造摩擦,發個聲明嚇退中國守軍是最佳結果「九一八」的成功使日軍對此很有信心

這也是日軍以「一名士兵失蹤」為由挑起衝突而絲毫沒有收斂意識的原因。日軍未作全面戰爭的準備,不是它不想獲得北平和天津,而是它認為根本無須興師動眾。

要說宋哲元沒有與日軍作戰的勇氣是不正確的,29軍上下的抗日熱忱,與這位軍長的默許有密切關係。但是,他確實缺乏和日軍決一死戰的精神。

令人鼓舞的大刀隊

「七七事變」爆發後,宋哲元遲遲不肯從樂陵老家的「守孝」中返回任上,只是讓部下與日軍虛與委蛇。到任後,他又拒絕中央軍北上增援,一再向日軍表示欲讓步以求和解。即便作戰,他也是「只應戰,不挑戰」。

這些做法都使29軍領導層思想不明,嚴重影響了對日作戰的全面展開。曾任29軍參謀長的張克俠回憶,當時南京方面向宋哲元要對日的作戰計劃,他根本拿不出來。

失去平津後,宋哲元逐步失去了29軍的話語權,但29軍的張自忠、馮治安、劉汝明在抗戰的不顧傷亡、與日寇死拼到底,給日軍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可以說29軍戰鬥力是可以的,只是七七事變中,思想的混亂造成了戰場上的被動。

歸根結底,宋哲元是中國數十年軍閥混戰時期造就的人物,雖然有不屈的民族氣節,但因為思想上致命的缺陷,無法成為抗日救國的中流砥柱。

他內心愛國意識和軍閥意識同樣強烈,常使他陷入激烈的思想鬥爭中。蔣介石對他花過大力氣拉攏,但宋哲元最終還是不肯投懷送抱。盧溝橋事變以後,宋口口聲聲要為 馮玉祥的西北軍留點底子,反映出他內心深處馮玉祥始終高過蔣介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青梅 的精彩文章:

集合號吹響卻不見人影兵,只有一個連長一瘸一拐來報告:部隊凍壞了
他被稱為76號魔頭,先投中統再投降鬼子,最後卻被自己的日本主子毒死

TAG:煮酒青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