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彥是怎麼死的?

李彥是怎麼死的?

楊戩,少年時在宮嬪所居的地方任職,主管後苑,他很會付測皇帝的心意,自宋徽宗崇寧年間開始,日漸受到皇帝寵信,主持入內內侍省。建造明堂,鑄制大鼎,修築大最府、龍德宮,他都負責主管工作。大的,常百歲政和四年(1114),加彰化軍節度使銜。

為了鞏固權勢,他帶頭慫恿徽宗微服出行,他的權勢和梁師成的一樣大,歷任鎮安、清海、鎮東三鎮節度使,由檢校少保升至太傅,但他卻企圖動搖太有個辦文書的小吏叫杜公才的向楊戩獻計:制定法規核查百子的地位姓的田地契證,由甲到乙,由乙到丙,直到找不出證據證明是私田,就估算田地的產值,增立租稅。

這辦法首先在汝州施行,再推廣到京東京西、淮西淮北,包括所有廢棄的堤堰、荒山、退灘以及大河淤積而成的地方,都強迫農民租佃,向官府交租。租額定下以後,哪怕這些地方被水淹了、被水沖了,租額也一點不減還設立了專門的管理機構「西城所」。築山濼就是古時的巨野澤綿延幾百里,濟、鄆等州的百姓都靠它出產的蒲草和魚類獲利。

其時,把這地方也定了租額,按船徵收,有違抗的就當作強盜抓起來。每個縣在正常的賦稅以外,大約要多繳租錢十多萬緡,朝廷的賦稅遇到水旱災害還可以免去,但這租額卻不能免除。杜公才被提拔為觀察使。宣和三年(1121),楊戩死了。朝廷追贈他為太師、吳國公,由李彥接替他的職位。李彥生性兇狠剛愎,暗地裡和王黼勾結,在汝州設立機構,搜括得更加厲害。凡是民間有良田,就指使他人告官,將那些田地指為無主的荒地,哪怕業主持有契證也不予承認。

整個魯山縣的田地就這樣全部被歸為公田,把百姓原有的契據都燒掉,讓原主租回自己的田地,有申訴的就加以嚴刑,因此而死掉的百姓成千上萬。公田就不能再收雙重賦稅了,可是轉運使也不奏請朝廷予以免除,而是將原有的稅額全都攤派到別的州。京西提舉官以及京東州的縣吏劉寄、任輝彥、李士漁、王滸、毛孝立、王隨、江惇、呂坯、錢械、宋憲都幫助李彥作惡,就像奴婢侍奉主人一樣老百姓非常痛恨他們。

前任的大臣紛紛穿上朝服,手持笏板去逢迎李彥,早晚登門請安,人客趕著去住店路過,也不敢在他面前上馬,而李彥一點也不覺得過分李徵集御用物料的手法和朱的差不多,只要幾根竹子就徵調一輛大車、幾十頭牛和驢子,這些東西數量沒有規定,全部都由老百姓提供,長年累月,從不間斷。農民沒法去幹活,又沒有用來耕作的牛,財物糧食都耗盡了,有的累死,有的餓死,有的熬不住在轅軛上弔死了,比如運送一株龍鱗薜荔,就用了運費百多萬錢。

李彥根據自己的喜怒濫加賞罰,是禍是福不過是轉手之間的事情,很多人因為依附他得到了好的職位。穎昌兵馬釣轄范寥不替他徵集竹料,他就誣告范寥把蘇軾的詩賦文章刻在石上犯了欺君的大罪,朝廷發覺了他搜括財物的情況,也勒令他停止當時,人們都說朱勵是在東南結下民怨,而李彥則是在西北結下民怨宋欽宗靖康初年,下詔追繳贈子楊戩的官爵;李彥被撤職賜死,抄了他的家。劉寄等十人都撒職:恢復了范寥的官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榮添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榮添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