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復旦讀書-2018年三月讀書整理

在復旦讀書-2018年三月讀書整理

寫在前面:

這個月讀了十一本書,與上學期的速度大致相同,但比起上學期,自覺無論是讀書方法、理解能力還是時間管理都有些進步。這十一本書是完整讀完的,還有好幾本是開了個頭或者是讀了其中幾章的,就不計入。有的是因為太難懂,需要花長時間讀,比如《純粹理性批判》……有的是課程要求的書目,可能只要求讀其中幾章,還有的是課本,是要讀一整個學期的。四月份大概會把其中一部分繼續讀完,因此四月份的整理大概會有更多的書。

對於讀書方法最近也有一些反思,尤其是歷史類或是第一遍讀不太懂的哲學或社會學類書籍,讀一遍通常不太夠,上學期讀的一部分書,由於沒有及時溫習,現在回憶起就很模糊。

此外,我新增加了打分機制,對每月讀過的書會給出一個主觀的評價,滿分五分。歡迎大家分享交流。

《香港尋書》(2018.3.2)4.0

是作者在香港學習期間遊逛過的大大小小書店的記錄。對我這樣喜歡讀書也喜歡書店的人來說,是本很有用也很有趣的小書。作者是法官,書中關於書的描寫和法學的學術思考基本各佔一半。愛讀書的法官寫出的小書也是很值得一讀的。

一邊讀,一邊在豆瓣里標記書中提到的有關書店的書,標記了許多本。書里有幾個書店讓我印象深刻:森記書局裡有很多貓,實用書局有傳奇的故事,學津書店的老闆很有意思。

將來如果有機會去香港,這本書一定要帶上。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3.9-3.10、3.14、3.17)

5.0

課程要求的書目,完整讀了三遍,自以為讀的很熟,筆記也寫了幾千字。然而聽了老師的講解後,覺得我們看的簡直不是同一本書。我此前基本沒看過政治學的書,因此我看《霧月十八日》,想到的是劉邦、希特勒、《笑傲江湖》,而政治學教授看到的理論核心就是「資產階級不能直接統治」。學科還是有自己的話語體系的。

《紅樓夢悟》(3.10-3.11)5.0

劉再復先生的《紅樓夢》隨筆。沒有一點學術考證,純粹是感性的體悟,這樣的紅學著作,更合我的品味。劉再復老師的體悟是詩意的、性靈的、赤子的,因此他讀出了《紅樓夢》里的詩性、哀婉、慈悲和徹悟,無可逃遁的悲劇性和看破世情的荒誕性。先生講「在海外,有《紅樓夢》放在案頭,就根本不會失去故鄉與祖國。」,《紅樓夢》是他旅居生活中的精神寄託。每個熱愛《紅樓夢》的人大概都會常有這樣的感受,這本書承載著太多的往日記憶、彼時的感受。它塑造著我的個性,塑造著我自身,它早已融入了我們生命體驗,《紅樓夢》成了我的精神故園。

《路標集》(3.12-3.18、3.24)5.0

二三月之交,發生了一系列政治事件,我此前不關注政治,置身其中只感到困惑,想來想去,給上學期最喜歡的H老師寫了一封長信。H老師回了封更長的信,給我很多啟發,原先的一團亂麻也似乎找到了些頭緒。這本書就是H老師信中提到的一本,講的是20世紀初俄羅斯思想家們的困惑和反思,一百年後的今天,竟與中國知識分子的困惑如此相似。讀完後我對近期的政治事件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所有看似不合理的事情背後都有其不得不為的理由,至於這樣的選擇是否最佳,以怎樣的視角去評價,仍然要繼續去尋求真理的答案。

「……每一個民族的國家制度總是取決於該民族的自我意識的性質和形成;民族的自我意識包含著民族的主觀自由,因而也包含著國家制度的現實性」

——黑格爾

《天朝的崩潰》(3.16-3.17)4.0

關於鴉片戰爭的歷史書,文字非常淺顯易懂,有很多讓人耳目一新的史料和論點。對於明清以來古代社會的痼疾也有深入的分析,《萬曆十五年》中的問題在這本書中的延續,只不過矛盾由暗流變為了風暴。

《武林外史》(3.18-3.20) 3.0

古龍的小說。上學期在復旦舊書店裡買的,古龍的書總是一開始就引人入勝,並且不斷刺激你的獵奇心,因此再長的長篇,往往也會很快讀完。

古龍的小說就是破壞自律的大殺器,但我覺得,一種徹徹底底的自律也不太好,完全規劃好的生活也是不值得過的,總要有一點打破自律的事情。總要有一些衝動,完全推翻我的理性。比如說一本欲罷不能的書,一首很棒的音樂,一部精彩的電影,和朋友聊天之類的事情。人總要有被自己的熱情支配的時候。不過呢,這本書古龍寫得非常一般,人物也很單薄……所以我還是有點懺悔打破自律的……

《苦命天子》(3.23)4.0

算是《天朝的崩潰》的姊妹篇,也很好讀,時間上也有接續。前一本主要是道光年間的歷史,這一本主要講咸豐。頹喪的無可挽回的衰落時局下卑微的嘗試和可笑的人格。現代的眼光看到的荒誕,放在當時,又是怎樣一種積重難返的無奈和凄涼?

《霸王別姬》(3.25)3.5

《霸王別姬》的電影我一直很喜歡,於是最近把原著找來看了看。在我心中電影是絕對的史詩經典,小說只能說勉強合格。文本和影片的差異,主要在一些細節,但就是這些細節的處理,可見早期陳凱歌導演的才氣和深刻,都是藝術上畫龍點睛級別的改動。

相較於原著,電影更加的深刻大氣,有種悲劇的壯美。反映這樣深刻濃重的時代背景,李碧華的筆畢竟過於輕佻。如果說李碧華的小說不過是給一個同性戀內核的題材加上了時代的外衣,那麼陳凱歌的電影是真正意義上偉大的史詩般的傑作,是一曲京劇藝術和藝術家人格的蒼涼輓歌。

《太平雜說》(3.27)4.5

復旦中文系潘旭瀾老師的歷史學隨筆集,主要論述天平天國的歷史。和中學歷史書中的表述有著天翻地覆的不同,在外界一片政治正確的歷史觀中,有學者的思考和操守。當然,有些部分我個人覺得是有些主觀的對歷史的裁剪,比如對石達開等的讚賞和對洪秀全的嚴苛批判。不過平衡學術偏差,有時矯枉過正也是難免的選擇。

《flipped》(3.3-3.28)4.5

電影之前就看過,讀原著小說是學英語的需要。電影小說都很喜歡,輕鬆、浪漫、天真而熱情。韓寒寫這部電影影評的時候寫了那句後來廣為人知的「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我很喜歡這句。努力變成一個彩虹般的人,也期待遇到彩虹般的人。

《大學中國史》(3.28-4.2)3.5

課程推薦的歷史書,總體上覺得中規中矩。

文字:閆力元

排版:念黎

圖片:呂佳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的精神園地 的精彩文章:

TAG:我的精神園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