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偏癱患者輸液,當選健側還是患側?

偏癱患者輸液,當選健側還是患側?

不少患者不願面對而又不得不面對的情況——中風後遺症偏癱。很多中風偏癱患者在康復治療過程中可能會選擇輸入一些營養神經的藥物,此時,問題就來了:輸液,究竟該選健側還是患側?

臨床中,不少患者會不假思索的回答:患側。

但是正常情況下,靜脈迴流主要是靠靜脈與心臟之間的壓力差及肌肉收縮對血管壁的擠壓力。肌肉收縮時,血液加速迴流至心臟;肌肉鬆弛時,血液自淺靜脈流入深靜脈。而偏癱病人患肢肌肉收縮力會減弱,出現靜脈迴流障礙。另外,患肢活動受限,使靜脈壁緊張性降低,對靜脈擠壓作用減少,導致迴流減慢,靜脈血積滯。

所以,患側輸液會出現很多弊端,總結一下:

易脫針:患者家屬或護士給患者翻身叩背變換體位時,患肢不能及時移動主動配合,而出現脫針。

易漏滲液體:由於中樞神經損害,血管舒縮功能障礙,管壁脆性增加,加之多數患者有血管壁硬化導致的損傷部位血管修復較慢,故液體易在穿刺部位滲出。

肢體浮腫:除局部管壁破損和血管舒縮障礙,管壁脆性增加外,肌肉失去正常收縮功能,而不能調節和促進血液迴流,使患側血液迴流不暢,則可引起血管內液體外滲,而導致肢體浮腫。當外源性液體輸入時,病人血液循環障礙,氧分壓降低,加上輸液藥物理化因素影響,使局部代謝產物和組織胺增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更加重了肢體水腫。同時,輸液增加了靜脈內壓力也可加劇滲出。而當輸入一些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如氯化鉀、甘露醇等,以及多次穿刺損傷靜脈所導致的靜脈炎,也可使血液循環不暢,浮腫加劇。

深靜脈血栓形成:由於較長時間的輸液,患側肢體得不到適當的被動關節運動,容易形成靜脈血栓。

影響功能恢復:患側肢體長時間靜止不動,會導致肌肉張力的增高和攣縮關節僵硬,進而影響功能恢復。

因此,對於偏癱的患者,輸液時應以健側為主,患側盡量不要輸液,或建立周期性輸液。在病情允許的條件下,盡量縮短輸液時間,抬高輸液側肢體,以

如果您有以下疾病方面的問題:腦梗塞、腦血栓、腦出血、偏癱、腦幹疾病、言語障礙、顱腦損傷、截癱、肢體障礙等心腦血管疾病及其後遺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南復元康復醫院 的精彩文章:

高發腦出血疾病,殊不知這一物泡茶就能治!
圖文詳解:偏癱康復並非難事,按這個順序練再也不發愁(二)

TAG:濟南復元康復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