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拿破崙兵敗滑鐵盧,可「滑鐵盧」起初並不是地名

拿破崙兵敗滑鐵盧,可「滑鐵盧」起初並不是地名

作者:山野

「滑鐵盧」是什麼意思?

想必不用解釋,都知道是拿破崙徹底潰敗在比利時一個叫「滑鐵盧」小鎮的地方。引申到今天,人們把遭遇了人生慘敗已無回天之力,叫做遭遇了人生的「滑鐵盧」。

其實,細究過來,「滑鐵盧」最初並不是比利時的一個小鎮,比利時也根本就沒有「滑鐵盧」這個小鎮,而是因為拿破崙在那個地方失敗了,帶來了這個小鎮的名稱。

(一)

圖註:拿破崙皇帝與他的對手威靈頓將軍和布呂歇爾元帥(從左至右)。

滑鐵盧戰役是軍事史上著名的戰役之一,決定了拿破崙和法國命運,也決定了整個歐洲的格局。

1815年2月,拿破崙率領1000餘親兵成功逃離被流放的厄爾巴島。回到法國後,他發表了著名的演說,號召士兵們振作起來,推翻腐朽的波旁王朝。當即就有不少部隊倒戈,加入到拿破崙部隊的行列里,他們趕跑了國王路易十八,拿破崙再次當上了皇帝。

拿破崙欲東山再起,反法聯盟大為震驚!

當年6月,他們迅速組織第七次反法聯盟,調集兵力向法國氣勢洶洶地打來。此時的拿破崙總共兵力不足20萬,但反法聯盟卻集結了近百萬大軍。

面對這種兵力懸殊極大的形勢,拿破崙沒有畏懼,他採取了「以攻為守、逐個擊破」的戰術方針,類似於游擊戰術,他計劃在聯軍尚未會齊之際,首先擊潰在比利時的英普聯軍。

拿破崙憑著自己高超的指揮戰術,一路是捷報頻傳,打得普軍落荒而逃。但他卻犯了個致命錯誤,當普軍逃跑時,他沒有乘勝追擊,一網打盡,使得普軍有了喘息的機會。

(二)

圖註:戰場態勢圖。

擊敗普軍後,拿破崙沒做休整,就直逼駐守在滑鐵盧的英軍。

指揮英軍作戰的是威靈頓將軍,他將部隊布置在聖約翰山山脊後面,想「請君入甕」,一舉殲滅。

拿破崙識破了這一戰術,他用炮兵進行轟炸,但效果不佳,遂發起衝鋒,可英軍居高臨下,法軍久攻不破。

戰鬥打得十分激烈,從中午一直打到下午,雙方傷亡慘重。

此時,英法雙方都急切地盼望各自的援軍到來,因為誰的援軍先到,誰就有可能取得最終勝利。

很快,拿破崙發現英軍前鋒不見了,以為英軍在退卻,求勝心切的他決定不能再犯放走普軍的戰略錯誤了,便發起了強攻。當法軍沖向高地時,一條長400米、深4米的深溝擋在了面前,而沖在前面的騎兵收不住陣腳,人仰馬翻,紛紛落入壕溝,後面衝上來的部隊也進退兩難。

此時,英軍伏兵四起,雙方再次展開了慘烈的戰鬥。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得到喘息的3萬普軍,在布呂歇爾元帥的率領下趕來增援威靈頓,而拿破崙的援軍卻遲遲未到。法軍完全失去了優勢,僅僅幾分鐘的功夫,這支有著赫赫軍威的部隊,宣告徹底失敗。

(三)

圖註:繪畫全景展現戰場態勢。

拿破崙部隊傷亡慘重,僅那條壕溝就埋葬了1500多官兵和2000多匹戰馬。

戰鬥中,法軍傷亡3萬多人,英軍傷亡2萬多人。受傷的英法士兵都因失血嚴重,流血口渴,呼喊著要水,求水的聲音在慘烈的戰場此起彼伏。英語中「水」的讀音和法語中「水」的讀音混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新詞,音譯過來就是「滑鐵盧」。所以,比利時本無「滑鐵盧」這個地方,是慘烈的戰鬥帶來了這個地名。

拿破崙兵敗滑鐵盧,從此結束了他的政治生涯,再次被流放到遠離歐洲3200公里的聖赫勒拿島。拿破崙在臨終時,告訴身邊人:「一生征戰百餘次,大多攻無不克,滑鐵盧一戰抹殺了所有戰爭勝利的回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真有「食人蟻軍團」?2000士兵神秘失蹤
他們在戰機上畫美女,床頭貼畫報,登陸前還要最後看一眼女神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