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南京首任市長,是「總統府」國策顧問,一生磊落

他是南京首任市長,是「總統府」國策顧問,一生磊落

他是南京首任市長,是「總統府」國策顧問,一生磊落,他就是劉紀文

1917 年夏,自早稻田大學畢業回國,任職於上海中華革命黨事務所,總綰事務,兼司財政;9 月,孫中山任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開府廣州,任劉為軍政府財政部金事,兼任廣東省金庫監理、廣州市審計處長,後又任陸軍部軍需司司長、廣東大本營審計局局長兼理金庫長。

1923 年,由廣東省政府派赴歐洲考察經濟,中於倫敦經濟研究院、劍橋大學學習、研究3 年,後繼以廣東省歐美市政考察專員的身份赴歐美考察市政建設,至1926 年底返國,任廣東省農工廳廳長。嗣因北伐戰事緊急,被調往前方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軍需處處長。

1927 年4 月,南京國民政府成立;5 月,劉紀文由蔣介石保薦為南京特別市市長,是為南京建市後之首任市長。但不久因國民黨內部派系鬥爭,即於8 月辭去市長職,並隨下野之蔣介石短期赴日。後緊隨蔣之返國復職,於1928 年1月回任南京市長。

1930 年4 月被免南京市長職,去上海任財政部江海關監督,一年後卷進國民黨派系鬥爭之中。1931年5 月,與古應芬等在廣州成立「中央執監委員非常會議」;後又成立廣州國民政府,任政務委員會委員。1932 年,被西南政務委員會任命為廣州市長。

劉紀文本具市政工作之幹才,在上任廣州市長之初,即飭令城市建設委員會,統籌廣州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在任4 年,於城市建設、振興實業、扶持文教方面,頗多作為,奠定了廣州與廣東在紛爭時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任期中,為廣州修馬路11.7 萬米;建成珠江上的第一座橋樑海珠橋,從而結束了兩岸市民只能依事輪渡往來的歷史;首創六年制國民義務教育學校100 所;追加6 萬元經費,加以景修中山圖書館舊址。

1936年,隨著陳濟棠對抗中央失敗、離粵赴港,劉紀文被迫離開廣州,結束了主政一方、有所作為的歷程。次年,就任國民政府審計部次長。在抗戰期間,他先後任陪都建設計劃委員、特種考試典試委員長、國民黨六屆中央執行委員等職。抗戰勝利後,由廣州市推為「行憲」國民大會代表。

1949 年,劉紀文經短期赴日,旋定居台灣,被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龍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之職。1957 年因患腸癌在美國洛杉磯病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41有才 的精彩文章:

他時寧夏土皇帝,視財如命,為什麼到台灣後死在了美國?

TAG:王41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