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5種癥狀需警惕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

5種癥狀需警惕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在女人的體內,有一個珍貴的小房子,它就是子宮。它是女性身體里的一個重要的器官,素有「生命搖籃」、「胎兒宮殿」的美稱,是我們在這世界上第一個溫暖的家。同時又有人稱子宮是「多事之秋」,卵巢癌、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便是最常見的3種惡性腫瘤。今天,咱們來講一下「生殖道三大惡性腫瘤」中的老三——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是指原發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在我國它是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腫瘤之一,每年有接近20萬的新發病例,並是導致死亡的第三位常見婦科惡性腫瘤(僅次於卵巢癌和宮頸癌)。約佔女性惡性腫瘤的7%,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20%~30%。

子宮內膜癌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

根據子宮內膜癌的病因學及流行病學資料,可總結出子宮內膜癌的一系列危險因素,這些因素大致可分為三個範疇:解剖和生理處於基本正常的某些情況;某些明顯的疾病狀態;外部的因素。茲將主要的危險因素分述如下:

1.身體過重肥胖明顯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體重超過正常的15%,其危險性增加3倍。機體脂肪過多將增加雌激素的儲存,以及增加血中雄烯二酮可以轉化為雌酮,年輕超重是成年超重的預兆,儘早減肥是有益的。

2.未孕至少比生過1個小孩者增加一倍危險性。特別是因不排卵所至的不育,因持續受雌激素的作用,缺乏孕激素的對抗與調解,引起子宮內膜增生和癌變。甚至有作者報道,30歲以後較晚的生育也會增加危險性。

3.晚絕經52歲或52歲以後絕經者,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比49歲以前絕經者增加2.4倍,絕經晚的婦女後幾年多半無排卵。關於初潮年齡和子宮內膜癌的關係尚不清楚。

4.糖尿病糖尿病或糖耐量不正常者其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比正常人增加2.8倍,在脆性糖尿病人更為顯著。

5.高血壓危險性比血壓正常者增加1.5倍。誠如肥胖、糖尿病易於合併子宮內膜癌,高血壓也系垂體功能失調的一種表現,常與上述三者合併存在,即所謂子宮內膜癌患者常有的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三聯征。

6.多囊卵巢綜合征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因不排卵,而使子宮內膜處於高水平的、持續的雌激素作用之下,缺乏孕激素的調節和周期性的內膜剝脫,發生增生性改變。

7.卵巢腫瘤產生雌激素的卵巢腫瘤主要是卵巢顆粒細胞癌、卵泡膜細胞瘤等,它們常產生較高水平的雌激素,合併內膜癌的機會為4%。

8.外源性雌激素應用外源性雌激素,將增加4~8倍危險性,其發生與用藥劑量、時間長短、是否合併應用孕激素、是否中間停葯以及病人特點有關。

綜上所述,子宮內膜癌的發生與雌激素(無論是內源抑或外源性雌激素)的持續作用有直接聯繫,長期不排卵是引起內膜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上述的各種因素常常是合併存在的,這就更增加了危險性。

如有下列情況時,應懷疑有子宮內膜癌的可能,需作進一步檢查。

1.絕經期不規則陰道流血及絕經後陰道流血。

2.陰道水樣或血性排液,不能以一般生殖道炎症解釋者。

3.反覆的陰道不正常細胞學發現,而宮頸活檢陰性者。

4.患卵巢顆粒細胞瘤、卵泡膜細胞瘤患者,注意檢查是否合併子宮內膜癌。

5.注意與子宮內膜癌有關的發病因素,如子宮內膜增生過長、雌激素使用情況及家族腫瘤史等。

應作全面的體格檢查(包括淋巴結)和仔細的婦科三合診檢查,注意出血部位、子宮大小、活動度、宮頸及宮旁組織有無浸潤及其他部位有無轉移灶等。子宮內膜癌陽性體征不多,約半數以上有子宮增大,但這種增大多屬輕度,宮體一般稍軟而均勻,如檢查發現子宮特殊增大或表面有異常突起,則往往是並發肌瘤或肌腺瘤的表現,但必須考慮到癌組織穿出漿膜,在子宮表面形成腫瘤的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科名醫網 的精彩文章:

女人從多少歲開始變老?4個易被人忽視的衰老標誌,你中了幾個?
病毒性心肌炎「猛於虎」 24歲女孩右腿被迫截肢

TAG:百科名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