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踏青後起紅疙瘩,蕁麻疹是怎麼引起的?如何治療?

踏青後起紅疙瘩,蕁麻疹是怎麼引起的?如何治療?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清明節前後,是踏青出遊的好時節,卻也是皮炎濕疹、蕁麻疹等皮膚過敏高發的季節,很多過敏體質人群紛紛中招。

武漢一小伙,清明出遊踏青回家後莫名其妙出現腹痛、腹瀉,就當作急性胃腸炎來治療,結果第二天情況更糟糕,全身起了一片片的紅疙瘩,臉腫成了「麵包」,胸悶氣短、呼吸吞咽困難差點兒暈倒。經醫生診斷,該小伙是患上了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發生於真皮層的瘙癢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高出皮膚的風團。它很常見,至少有20%的人在其一生中有過發生蕁麻疹的歷史。

蕁麻疹是怎麼引起的呢?

蕁麻疹的病因複雜。一部分蕁麻疹與過敏反應有關,常因食入致敏食物、用藥、輸血等引起;另一部分則與過敏無關,它們也可由某些藥物、化學物質、生物製品等引起,也可能通過神經反射,局部物理性刺激引起(如擦劃引起的皮膚劃痕症、寒冷引起的冷性蕁麻疹、局部受壓引起的壓力性蕁麻疹、日晒引起的日光性蕁麻疹等);還有些蕁麻疹與遺傳有關,發病有家族性。

本病好發生於中年青年,女性略多。

表現為突然出現的,大小、形態不一的,水腫性圓頂隆起或成片的淡紅或與皮膚顏色相同的「疙瘩」(風團),常常先有瘙癢,在局部搔抓後出現;也可在受熱、受冷及劇烈運動後出現。本病臨床上可分為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急性蕁麻疹2~24小時內消退,不留痕迹,可反覆發作。慢性者病程可達數月甚至數年。部分患者可有噁心、嘔吐、腹脹、腹瀉、胸悶等不適,嚴重者可有血壓下降,伴有喉頭水腫者可發生窒息。

蕁麻疹是一種皮膚出現紅色或蒼白色風團,時隱時現的瘙癢性、過敏性皮膚病。本病的特點是皮膚上出現瘙癢性風團,發無定處,驟起驟退,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迹。任何年齡、季節均可發病,有15%~20%的人一生中發生過本病,超敏性體質者多見發病。刮痧、拔罐增強機體的抗病邪能力,促進蕁麻疹的消退。

如何快速治療蕁麻疹?

1.找出病因,查驗過敏原,以消除病因為主,有感染時常須應用抗生素,停用可疑致敏藥物及食物。

2.抗組胺葯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的主要藥物,可以控制大多數患者癥狀。一代抗組胺葯如苯海拉明、馬來酸氯苯那敏等有鎮靜作用,且易通過血腦屏障,易產生睏倦、抗膽鹼能副作用,高空作業的工人、駕駛員,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要慎用。二代抗組胺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不易透過血腦屏障,耐受性好。維生素C、鈣劑也可用於急性蕁麻疹。

對於嚴重的急性蕁麻疹及喉頭水腫,多使用糖皮質激素,蕁麻疹並發過敏性休克更需應用。

中醫是如何治療蕁麻疹的?

蕁麻疹中醫稱為淫疹,主要是因為患者稟賦不耐、風邪侵襲、營衛失和所致的疾病。

合理規律的治療,大部分蕁麻疹能夠治癒,中醫治療原則主要是疏風散寒、清熱解毒、調和營衛、養血和血等方法。臨床上通常分為風寒束表、風熱犯表、胃腸濕熱和氣血兩虛。治療上可以使用中成藥,荊防敗毒顆粒、銀翹解毒、防風通聖、八珍顆粒、玉屏風散等,以疏風解表、散風祛濕、清熱解毒。

癮疹還可以使用一些外治法,如艾葉、荊芥各30~60g煎水外洗,或者使用爐甘石洗劑外搽。

也可以採用針灸、刺絡放血等治療,上半身的風團可以選用曲池、內關等穴位,下半身可以選擇血海、足三里、三陰交。全身發作者,可以取風池、大椎、風門等,刺絡放血則適用於風熱毒邪比較盛。

蕁麻疹急性發作期間,本病重在預防,應積極尋找和去除病因,調整胃腸功能,治療慢性病灶,避免吸入過敏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科名醫網 的精彩文章:

耳朵裡面長了個硬包,又紅又腫還痛是怎麼回事?
做到這5點,癌症真的可以預防

TAG:百科名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