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近網上出現部分挑刺帖,指出《芳華》戰爭片段漏洞百出,大家怎麼看?

最近網上出現部分挑刺帖,指出《芳華》戰爭片段漏洞百出,大家怎麼看?

《芳華》放映以後,有很多網友指出這部影片的戰爭片段漏洞百出。尤其對《芳華》的6分鐘戰鬥場景提出了很多異議,有一多半網友對影片里我軍官兵都佩戴1982年才定型的80式鋼盔有異議。認為這型鋼盔在那時並沒有列裝,解放軍戴布制軍帽才符合史實。

GIF

長期以來,我軍對士兵佩戴鋼盔的重視程度不高。從解放戰爭至1979年自衛反擊戰,我軍都沒有統一配發頭盔,也很少開展頭盔的研製工作。那些年解放軍使用的鋼盔五花八門,但那一時期確實有部分部隊裝備了繳獲的鋼盔。即有中正式,也有美式,有蘇式,甚至還有日本的90式。

開國大典時,受閱部隊佩戴了美國M1鋼盔的仿製品——「中正」式鋼盔;朝鮮戰場上的部分志願軍部隊則配備了各式各樣的鋼盔。據42軍的老兵回憶,有的志願軍戰士戴日式90鋼盔;有的戴繳獲的美國M1鋼盔;有的人竟然還戴著德國M1935頭盔。五十年代全面學習蘇軍時期,我軍還配發了一部分蘇式M1940型鋼盔。

其中尤以日本的90式鋼盔為最多,日式90式鋼盔對解放軍的鋼盔型號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這款鋼盔的設計相對符合亞洲人的頭型和體型,頭盔的重量適中,固定帶比較有特色。由於數量較大,繳獲的日本鋼盔一直用到了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當時我軍的地面炮兵和高射炮兵部隊就大量配發日式90式盔。

通過對比,影片的中出現的鋼盔並不是日式90式鋼盔,而是類似80式的鋼盔。有網友認為認為1979年的時候,80式鋼盔還未面世。難道電影穿越了?

在1979年的時候,我軍步兵少量部隊配備過國產鋼盔,主要有兩種。

一個是很少為人所知的60式鋼盔。該盔是80式鋼盔的前身,我國在60年代曾以日本90式鋼盔為基礎研製過一種鋼盔,同80鋼盔的盔型大同小異,主要是盔沿的葉邊略大,被稱為「大耳鋼盔」。60式鋼盔並不是正式型號,並沒有全面列裝部隊,只是少量裝備給了炮兵,大多數援助給了阿爾巴尼亞,因此這種鋼盔以「援阿盔」而聞名。80鋼盔正是在援阿盔的基礎上進行的改良。

1979年戰爭初期,我軍炮兵都裝備了鋼盔,而步兵則還是解放帽。由於作戰中士兵非常容易被彈片擊傷頭部,有些部隊就把庫存的日制90式和國產60式鋼盔拿出來混用,甚至美式M1鋼盔和德式M35鋼盔都有使用,一時間五花八門齊上陣。

那麼,在1979年出現的1982年才定型的80式鋼盔又怎麼解釋呢?

解放軍正式裝備的第一型制式鋼盔是於1982年定型的GK80型鋼盔。但80式鋼盔在此之前就有批量生產型配發部隊。這種鋼盔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有了使用,只是當時此盔還未正式定型,發至前線試用,但未保證參戰人員每人一頂,佩戴較多的只是炮兵部隊,後來老山、者陰山戰鬥中才全面裝備。

GK80型鋼盔由總後勤部裝備研究所和鞍鋼聯合研製,在70年代研製,70年代末開始配發部隊試用。GK80型頭盔所使用的材料為232防彈鋼,重量1.1公斤,時至今日,這種鋼製頭盔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戰爭的需要,已經退出一線部隊。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已經有相當的部隊配發這款頭盔。所以,電影中出現的80式鋼盔,並不奇怪,這不是導演穿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蒙面怪咖 的精彩文章:

李幼斌,王志文,陳寶國和陳道明,這四個人的演技怎麼排?

TAG:蒙面怪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