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乾隆玉器鑒定-精品賞析

清乾隆玉器鑒定-精品賞析

"乾隆玉",愛好古玉收藏的人無不一致讚賞。"乾隆玉"指的是清高宗弘曆皇帝在位期間,即公元1736年至1795年,共60年之中所琢制的玉雕器物。由於弘曆的年號是乾隆,故將此時的玉器稱之為"乾隆玉"。創作"乾隆玉",材料十分講究,其純潔無瑕的質地,鮮艷美妙的色澤,著實惹人喜愛。玉器上往往裝飾吉祥圖案,更為民間所喜聞樂見。

清乾隆白玉饕餮紋獸耳活環蓋瓶

高20.7cm

成交價100,000美元

清乾隆痕都斯坦式菊瓣紋大碗

直徑19.4cm

成交價81,250美元

清乾隆痕都斯坦式菊瓣紋蓋爐

直徑19cm

估價100,000-150,000美元

清乾隆青玉描金御製冰嬉賦冊頁

乾隆十年,28.7cm

成交價875,000港元

賞析:玉冊始於遠古,盛於清。乾隆皇帝尤重玉冊,分門別類,將重大事件、文章、佛經、書畫等,鐫刻成玉冊,使之長久保存、流傳。此頁應為《冰嬉賦序》玉冊之最後一頁,乾隆御筆,時為乾隆十年十二月。

清乾隆白玉雕洗硯圖筆筒

直徑13cm

估價2,000,000-3,000,000港元

賞析:此類筆筒以文人繪畫底稿為藍圖,以畫卷形式通景展現在玉雕筆筒上。他不但是文人書案上之用具,更是文人以崇尚和追求美玉來抒發閒情逸緻的象徵。

清十八世紀白玉福壽如意

44.3cm

成交價875,000港元

賞析:如意始見於隋唐,應與佛教有關。「如意」一詞出於印度梵語「阿娜律」,古代僧人用作搔癢的用具。晚唐時期,武宗滅佛,如意被道教視為吉祥之物,自此心形如意頭常被靈芝形代之,成為長壽之象徵。時至清康熙朝,如意成為宮廷里皇帝、后妃之玩物,寢殿中、寶座旁處處可見,以示事事如意、如願以償之美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人收藏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TAG:華人收藏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