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未來城市:六千人建造48年才完成2%,地處沙漠自帶空調暖氣

未來城市:六千人建造48年才完成2%,地處沙漠自帶空調暖氣

有沒有這樣一座城市:冬暖夏涼又遠離紛爭,收入不高卻人人都過的笑逐顏開?很多人會覺得這是異想天開,就算有也要幾十年後才會出現。然而,早在1970年就有人抱著「未來城市」的思路開始建設,雖然48年後的今天離目標還很遙遠,但基本的「冬暖夏涼和笑逐顏開」已經做到了。

阿科桑蒂,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首府鳳凰城郊110公里處的荒漠中,這片土地因石油開採而導致沙漠化,並擴大到如今危及城市的程度。因此,城建設計師保羅·索萊里率先發起了「生態城市」的概念,並號召民眾重視土地沙漠化,改善土地環境。在上個世紀60年代,索萊里的言論無異於「天方夜譚」,絕大多數人對土地沙漠化都呈現消極態度,認為不可能做到在沙漠中建立一座大型的生態式城市。

經過5年時間的規劃與設計,索萊里最終以一份超前數十年概念的「生態建築設計圖」,獲得幾大公益基金的贊助並成立了科桑蒂基金會,於1970年買下這塊1640公頃面積的荒漠。當時的索萊里有「瘋子」「傻子」等等稱號,但他卻置之不理,帶著工人進入荒漠後就再也沒有出來。

索萊里不僅是一名天才設計師,更集藝術家、工藝師、哲學家等多重身份於一身。所以,他的理念短時間內就引起了數千名志願者的追隨。在此後的數十年中,至少有6000名「死忠粉」一有時間就來阿科桑蒂工作,甚至有近百人直接搬到工地生活。根據基金會公布的財務數據,在2001年之前,這些志願者沒有一分酬勞,直到阿科桑蒂被無數雜誌刊登,索萊里獲得無數讚譽引起遊客關注並前來旅行消費後,志願者才按工時有了微薄的收入。

阿科桑蒂秉承建築與生態相結合的弧形學設計,所有建築的南面都是玻璃設計,所有房間都可以一覽無遺的看到沙漠景色。用索萊里的話說:大量使用玻璃是為了採光與收集熱能,聯排溫室能最大限度的將溫室暖氣收集起來,並通過建築外部的大型管道輸送至整個建築群。夏季也能通過多層圓頂遮擋陽光直射,起到「樹蔭」作用的同時再通過管道將外部涼風倒灌輸入建築群,這就是所謂的「天然恆溫空調」。同時,開闊的視野也有助於身心放鬆,起到舒緩壓力的作用。

2001年最新完成的新冬月建築群也是索萊里另一傑作,總共由十棟建築組成,被周邊30個果園菜地圍攏在一起。更具奇思妙想的是,阿科桑蒂在1970年就被融入了食物生產與生活相結合的理念,而這十棟建築便是索萊里的成名作,只要一分鐘便能從起居室抵達辦公室、作坊廚房、咖啡茶室、運動場、音樂廣場、演藝廳等等其中的任何一個。

在新月建築群朝南方向的全玻璃溫室用來種植果蔬,朝北的圓頂建築則是一間瓷穹殿餐廳,所有遊客都可以在餐廳位置目睹果蔬採摘、烹飪直至上桌的全過程。瓷穹殿前後則種滿了葡萄、無花果以及橄欖樹等等耐旱植物,這與阿科桑蒂「就地生產能源」的理念完全融合,與風電能一樣,最大限度的減低能源傳輸過程中的損耗,還可以令生活者有便捷的舒適感,連遊客都紛紛表示「這才是未來城市應該有的思路」。

阿科桑蒂另一傑出代表作則是多功能演藝廳,按照索萊里的思路,未來每個建築群都會在中央設置一個演藝廳,務求讓住客在房間內就能欣賞到各種演出,同時主要使用的依然是最潔凈的溫室能源,如果居住者過多則需要太陽能與風電相輔。所以,阿科桑蒂只能容納300人的演藝廳卻被預定到了2020年,幾乎每天都有各種演出。

或許,這座城市沒有春暖花開的宜人氣候,也沒有太多令遊客駐足的景色,48年僅完成整體建築的2%,更讓阿科桑蒂被稱為「全球發展最慢的城市」。但阿科桑蒂同時也被讚譽為「未來城市」的藍本,這座生態城市的成功與否已經被上升到「事關地球人未來」的高度。

如今的阿科桑蒂仍在不斷施工中,稱其是「奇蹟」又覺得充滿矛盾,因此,每天都有大量遊客前往探究當地人是如何笑逐顏開的生活在沙漠中,甚至有遊客乾脆留下做長期志願者。或許,這就是阿科桑蒂的魅力之所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在陌路 的精彩文章:

島國16萬人因謠言遷走:如今最低年薪63萬,善待黑人拒絕移民
最抗揍城市:被炸363次超千萬噸炸彈,四分五裂卻完美癒合

TAG:行走在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