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妊娠相關性乳腺癌請收藏-1 懷孕期間發現乳腺癌,檢查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妊娠相關性乳腺癌請收藏-1 懷孕期間發現乳腺癌,檢查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妊娠相關性乳腺癌,指的就是懷孕期間,以及產後12個月以內診斷的乳腺癌。

中國的乳腺癌患者較歐美國家相對年輕,發病年齡一般在35-50歲,這些相對年輕的乳腺癌患者正處於生育年齡,所以妊娠相關性乳腺癌患者目前也在逐年增多。

在懷孕期間或者產後一年發現或確診的乳腺癌佔全部乳腺癌患者人群的5%左右。也就是說,每20個乳腺癌患者中,有一個是准媽媽或新媽媽。

妊娠期乳腺癌占妊娠總次數的大約1/3000,也就是說每三千個孕婦裡面,有可能出現一例乳腺癌的患者。

對於廣大的懷孕及哺乳期的女性來說,既不用無端的恐慌,因為畢竟它的發生率並非很高;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出現可疑的癥狀時,還是要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和指導。

這裡尤其要提醒廣大的城市白領女性:

由於她們生育年齡逐漸推遲,35歲以上的初產婦越來越多,35歲以上初產這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是30歲以下初產者的3-4倍。

同時,由於工作生活壓力大,所以城市乳腺癌的發生率比農村女性高,白領女性尤甚。

所以在懷孕的準備階段,進行過程中以及產後的一年,要經常仔細檢查自己的乳房,以便早發現乳腺癌的蛛絲馬跡。

妊娠期乳腺癌在診斷和治療上面會面臨很多非常棘手的問題。

比如:

媽媽和胎兒,誰更重要?

妊娠期的乳腺癌,如果不及時診斷治療,病情可能會迅速進展,甚至轉移,所以需要及時的診斷和治療。但是乳腺癌本身的診斷和治療手段,又對胎兒會有影響,如何選擇診斷和治療方法成為妊娠期乳腺癌的一個難點。

孕期血液指標和器官的變化影響診斷:

因為妊娠期的婦女本身體內的激素與正常人不一樣,所以有一些檢查的結果也會受到懷孕的影響,不太容易作出正確的乳腺癌診斷。

子宮和胎兒逐漸增大,擠壓腹腔里的器官如肝膽,腸子等,乳腺的密度質地也會發生變化,所以在妊娠期出現了乳腺的問題,誤診漏診的可能性也會變大。

治療後繼續生育和餵奶的問題:

在育齡期的乳腺癌患者中,如果進行了腫瘤的治療,包括化療,放療等,治療以後的生育和餵奶的問題,對醫生和患者來說,也是非常有挑戰性的問題。

所以,妊娠期乳腺癌在臨床上,需要腫瘤科,婦產科和兒科的醫師,共同來為患者進行小心謹慎的診斷和細緻的判斷,並為她們提供綜合全面考慮的診療方案。

下面我們就會為大家介紹,妊娠相關的乳腺癌患者,在診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面對重重困難,如何更好地配合醫生診斷和治療乳腺癌,為自己的未來健康打好基礎。

1 妊娠期乳腺癌的常見癥狀是什麼?

妊娠期乳腺癌的患者,最常見主要的表現是:乳房出現無痛性的腫塊,或者是乳房局部出現明顯但比較局限的增厚,偶爾也會有乳頭溢液的情況發生。

但是因為懷孕期間乳房增大比較明顯,而且乳腺的密度和結節也會相應的增加,因此腫塊不容易早期被發現,而且即使臨床醫生,有時候也容易忽視。

因為孕婦懷孕期間經常去看的是產科,會進行定期的產檢,但是產檢的醫生雖然會定期的幫你檢查乳房,而且她們對於乳房腫塊的診斷經驗,可能不如乳腺專科的醫生那麼充足,所以。妊娠期乳腺癌比較容易被忽視或者誤診。

2 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結局會比普通人更差嗎?

一個好消息是,雖然以前認為妊娠期乳腺癌的患者預後會比普通人更差一點,但是目前的許多研究的證據並不支持這一點。

因為很多國內外的研究的發現是,妊娠期乳腺癌的患者,如果跟分期相同的非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相比,其實她們的預後,比如疾病進展的速度,生存時間等,也是相似的。

也並沒有證據表明說,懷孕會增加複發的風險。

以前人們為什麼會認為妊娠期乳腺癌預後差呢?

可能是妊娠期由於前面所說的干擾因素,會使乳腺癌診斷延遲,所以發現的時候,乳腺癌本身的分期是偏晚的,是乳腺癌本身分期晚造成了預後較差,而不是懷孕造成的。

還有,妊娠期乳腺癌的患者,腫瘤的發展速度,侵襲能力會跟非孕婦有差別嗎?

答案是:妊娠期乳腺癌腫瘤本身的生物學特徵與相似年齡和相似分期的非妊娠期乳腺癌也是相似的,所以,接受規範的治療,不會有更強的侵襲性和發展速度。

所以即使懷孕期間准媽媽發現了自己患有乳腺癌,也不用過分擔心。只需要根據乳腺癌本身所處的分期和分類,按照規範的診療路徑進行治療就好了。

3 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在檢查和診斷的時候跟非孕婦有啥不同?

妊娠期乳腺癌,由於要同時兼顧胎兒和母親的健康,還要規避孕婦身體變化帶來的器官形態,血液指標上的影響,所以在檢查和診斷的時候,會面臨一些困難,需要患者與家屬一道,配合醫生仔細衡量利弊。

影像學檢查:

女性懷孕和哺乳期間,出現了乳腺的腫塊,必須要使用臨床的檢查,包括影像學檢查,必要的時候需要進行活檢手術確診。

影像學檢查,目前就包括了B超、鉬靶、CT、磁共振成像等,這些是最常用的影像手段。

妊娠期乳腺癌診斷方法的選擇,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把電離輻射對於胎兒的影響儘可能的降到最低。

超聲檢查

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好檢查的手段,因為它本身會對胎兒造成的輻射劑量是比較小的,相對來說最安全,而且價格也便宜,在臨床上比較常用。

但是有一個要注意的是,評價有沒有肝臟的轉移時,因為妊娠的時候可能會造成肝臟的脂肪浸潤,而且隨著子宮的增大,會擠壓肝臟,使它的密度有一定的改變,所以對於肝臟轉移的診斷準確性會有一定的影響。

鉬靶:

在腹部有良好的防輻射保護的情況下,進行鉬靶的檢查,應該是安全的。

但是它的有效性現在是存在爭議。因為妊娠期和哺乳期的乳腺密度是顯著增加的,所以有可能會降低鉬靶檢查的敏感性。

如果要提高妊娠期乳腺癌診斷的準確率,臨床上需要聯合臨床的癥狀,鉬靶和超聲檢查的結果進行綜合的判定。

核磁共振檢查:

妊娠期乳腺癌的核磁共振檢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還沒有一致性的看法。

對懷孕早期的患者來說,以往是不建議在常規使用乳腺的核磁共振檢查的,但是2013年歐洲的腫瘤內科學會在【乳腺癌臨床實踐指南】中也提出了,在其他的手段不能確診的時候,比如說有可疑的骨轉移,腦轉移的情況下,還是可以考慮用核磁共振的檢查。

核磁共振檢查的造影劑問題:

懷孕期間做核磁共振檢查的時候不能使用顯像劑,因為顯像劑可以通過胎盤,也可能造成胎兒畸形。在幾個小鼠的相關實驗中發現,顯像劑可以引起小鼠胚胎在骨骼發育和內髒髮育的異常。

所以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常規使用核磁共振顯像。

血清腫瘤標誌物的檢測:

乳腺癌診斷需要抽取患者的血液做血清腫瘤標誌物的檢測,常見的標誌物是CA125和CA153。

這兩個指標在沒有懷孕的正常女性身上是相對低的,如果發生了惡性的腫瘤,這些標誌物會明顯升高,它們的數值可以指導臨床的專家去判斷腫瘤的發生和發展的情況。

但是對於懷孕的患者來說,胎盤和胎兒的生長也會引起這些標誌物的明顯上升。所以在妊娠期乳腺癌患者,這些標誌物無法作為乳腺癌診治的參考指標。

腫塊活檢:

必要的時候,醫生需要對乳腺的腫塊進行活檢。

一個活檢的手段就是細針抽吸腫瘤的細胞來做病理診斷,這個診斷的準確性已經被許多的臨床研究所證實。

但是,對於妊娠期和哺乳期的乳腺患者來說,判斷結果需要由非常有經驗的病理學專家來判讀,以排除誤診和漏診的可能。

還有一個空心針活檢的安全性的問題。

有個別的患者,在哺乳期進行空心針活檢的時候,會出現乳瘺,需要及時處理。(乳瘺介紹:https://www.wiki8.com/ruxianlou_134184/)

但是總體來說,這些檢查還是安全的。

胸片:

醫生要對乳腺癌進行臨床的分期,以便確定治療方案,所以需要進行全身檢查,以排除有沒有遠處的轉移,胸片是必做的項目之一。

研究顯示,妊娠期婦女如果在腹部進行良好的屏蔽,進行胸片的檢查是安全的。

懷孕早期做胸片檢查,胎兒接受的放射劑量大約為0.002到0.43mGy,在輻射安全範圍內。

在懷孕中晚期的孕婦,她的子宮和胎兒已經超出了骨盆,到達胸部以下,做胸片檢查的時候,可能會使胎兒暴露於更高的放射劑量中,所以這個時候能不能進行胸片的檢查,需要婦產科的醫生和乳腺科的醫生一起綜合來判斷。

拍胸片的時候需要穿防輻射鉛衣嗎:

孕婦可以使用穿防輻射鉛衣,雖然腹部穿防輻射鉛衣,只能減少約5%的放射劑量,但是因為腹部進行屏蔽還是比較容易和方便的,所以在胸片檢查的時候,仍然建議常規使用。

CT:

在妊娠期是不建議使用CT來進行診斷和評價的。

因為在孕中晚期進行CT的診斷,胎兒暴露的放射劑量可以高達43.6 mGy。

放射性的骨掃描:

對於骨部有沒有轉移進行放射性的骨掃描,這個時候胎兒受到的分數線僅為1.94 mGy。所以懷孕期間進行放射性的骨掃描是安全的。

但是,在放射性骨掃描的前後,必須進行充分的水化,也就是說患者需要大量的通過喝水和靜脈點滴補充水分,以及留置導尿管八個小時,防止放射性的核素在孕婦的膀胱內滯留,幫助核素儘快的排出體外,將輻射的影響最小化。

參考數字:

孕期的總輻射量:

美國國家放射學保護委員會建議:

孕早期可以接受的輻射的總劑量為0.05 Gy以下,因為這個範圍內發生不良事件的可能性較低。

如果接受的放射線總量在0.1到0.15Gy,屬於高風險範圍,需要考慮終止妊娠;

大於0.15Gy,則建議直接終止妊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乳腺癌 的精彩文章:

8年乳腺癌生存率報告披露 數據扭轉「絕症」認識
「很幸運,我得的是乳腺癌。」生病還能帶來禮物?

TAG:乳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