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外灘3號:威爾遜的夢

外灘3號:威爾遜的夢

轉過曲折的弄堂

推開厚重的大門

打開塵封的記憶

聆聽歲月的訴說

每周日,三生「門背後」系列,特邀著名專欄作家喬爭月撰寫《外灘·上海夢傳奇》系列,為您講述關於「外灘夢」的故事。

1916年,香港公和洋行設計建造的有利大廈,也就是今天的「外灘三號」落成。這座大樓的設計師是當年年僅32歲的威爾遜。

相比於聲名在外的鄔達克,威爾遜的故事同樣傳奇,公眾知曉度卻不高。

如果沒有他,如果沒有外灘三號這件漂亮的上海灘首秀,外灘讓人心醉的天際線就不是今天的模樣

建築檔案

昨天: 有利大樓

今天: 外灘三號

建造年代:1916年

建築風格:自由復興式

建築師:公和洋行

地址:中山東一路3號

1912年一位年輕建築師受公司委託,千里迢迢從香港赴上海開拓市場。實力不俗的他運氣也好,第一個項目就一炮打響。公司由此打開局面,連續贏得一個個重要項目,成為當時上海灘最叱吒風雲的建築事務所。外灘現存的23幢臨江歷史建築中有9幢是他們的作品。

年輕建築師名叫喬治·威爾遜(G. L. Wilson), 當年只有32歲,為遠東地區大名鼎鼎的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工作。而替公和洋行在上海賺到第一桶金的項目就是外灘4號聯保大樓,2001年開始改造後被叫作「外灘三號」

大樓1916年落成時被英文《遠東時報》稱為最值得關注的建築設計進步之一。這幢體量巨大的六層建築使用了當時最先進的鋼框骨架,風格為自由復興式,垂直的線條勾勒出骨架結構。

「建築的線條十分美麗,結構也優雅到了極致。對於公和洋行的建築師來說,實在是一座值得紀念的豐碑。」報道如此稱讚。

「外灘三號」是外灘近年第一座全面商業改造的建築,但由於對歷史舊貌改動較大,也引起不小的爭議。2004年重新開張後成為時尚地標,設有數家頂級餐廳、奢侈品專賣店和藝術畫廊,受到高端消費者和商家喜愛。但歷史保護界卻有不同意見,認為該項目彷彿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把橫流的物慾帶回外灘。

讓我們回到一個世紀前。大樓的一到五層曾出租為辦公室。特別是一樓的大辦公室三面都有窗,是當時上海最大的無隔斷辦公室。

大樓頂層是配有屋頂花園的高檔公寓,可以欣賞美麗的江景。這個高度既能享受涼爽的江風,又隔絕了黃浦江畔路面的塵囂,在申城濕熱的夏天十分舒適。建築師最會挑地方,為燕京大學做規劃設計的美國著名建築師茂飛(Henry Murphy)就看中了這個頂樓。他1918年到上海發展,把公寓和事務所都設在這裡,認為是城中最棒的辦公樓之一。

後來英商有利銀行曾長期租用大樓底層營業,大樓遂改名為「有利大樓」。 1941年日本軍隊佔領了這裡,有利銀行四年後雖重開業務,但於1949年退出了中國市場。之後大樓被上海民用建築院等單位使用。

根據1916年報道的描述,底樓連續券拱的柱礎是花崗石的,支撐著假石貼面的磚牆。主入口的兩側豎立巨大的花崗石柱,上面是有雕飾的山形牆,將來客引向壯觀的門廳。這棟大樓一個世紀後的今天也很耐看,真是公和洋行上海灘的開山之作。

公和洋行1868年創辦於香港,當時中文名叫巴馬丹拿。聯保大樓完美落成後,公司立刻在樓內設立辦事處,並根據上海文化習慣取了「公和洋行」這個好名字。

那位年輕有為的建築師威爾遜幾年後就當上了合伙人,帶領公和在「遠東巴黎」大展宏圖。繼有利大樓的成功之後,公和陸續完成了外灘天際線上最壯觀的12號原滙豐銀行大樓、13號海關大樓和20號原沙遜大廈等建築,堪稱當時上海最大也最重要的建築設計機構。

其中12號滙豐大樓以其顯著的位置,宏大的體量加上精美的建築設計,贏得了「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間最壯觀建築」的美名。威爾遜在1920年初便完成了設計方案 ,但經過一年的推敲,他下決心化繁為簡,好像用了一塊大橡皮把立面細密的雕刻統統擦去。最後落成的12號呈現簡潔明快的新希臘風格。沒有多餘裝飾,僅依賴比例和線條,就塑造出高貴的形象,時至今日氣場仍然十分強大。

公和洋行在外灘的其他作品,如外灘18號麥加利銀行、外灘23號中國銀行和亞洲文會大樓(今外灘美術館啊),都是這種簡潔高貴的形象,與如今很多因過度裝飾而而失去美感的建築形成鮮明對比。

在1923年外灘12號落成典禮上,威爾遜演講中稱自己是「一個管弦樂團的指揮家」,指揮著包括工程師、藝術家和雕塑家的團隊來完成這個偉大複雜的建築。「建築師的作用就好像指揮樂團演奏一首自己的作品一樣。如果演出成功了,那麼要感謝每一位參與的人。因為只要有一個『錯音』,就足以導致一片混亂而非如此和諧的效果了,」他說道。

威爾遜精心指揮的許多建築已成為在上海建築史上的經典作品,至今仍然在我們這座城市、在外灘熠熠生輝。

如今國際飯店設計師鄔達克的粉絲如雲,而1912年把公和帶到上海的威爾遜同樣傳奇和成就高,公眾知曉度卻不高。其實如果沒有他,如果沒有外灘3號這件漂亮的上海灘首秀,外灘讓人心醉的天際線就不是今天的模樣。

二戰後公和洋行撤離了上海。銷聲匿跡大陸市場半個多世紀後,這家事務所於90年代又重返申城。雖然公司恢復了最初的中文名「巴馬丹拿」,但憑藉當年的口碑,還是拿到包括來福士廣場在內的許多商業地產項目。

「二十年前我們又來到上海的時候,就自我介紹是原來的『公和洋行』。上海人對這個名字都很熟悉,也非常認可。」巴馬丹拿上海分公司新加坡籍顧問李健壽回憶道。90年代初的他也像威爾遜一樣,被公司從香港派到上海來開拓市場。

同濟大學副校長伍江在《上海百年建築史》中寫道:

公和洋行的作品幾乎成了上世紀整個二三十年代上海建築的縮影。看來這家歷史悠久的公司總能準確把握上海城市發展的脈搏。在過去這一百年間,他們兩次決定從香港到上海尋找機會,都不早不晚,剛剛好。

專欄作家

喬爭月

上海日報城市和建築歷史專欄作家、主任記者、上海市建築學會歷史建築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僑聯青年總會理事、黃浦區青聯委員,著有《上海外灘建築地圖》《上海鄔達克建築地圖》(英文作者),譯有《鄔達克》《綠房子》等專著。第二十五屆上海新聞獎獲得者。

攝影|張雪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生Arts 的精彩文章:

你不是一個人在倒霉
讓初戀十年念念不忘——芭蕾舞了解一下

TAG:三生Ar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