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月龍山覓茶香——難得天下藥山雲霧野茶

四月龍山覓茶香——難得天下藥山雲霧野茶

作者:禮記

四月的湘中龍山,春光正好,毛筍尖冒出了地面,野櫻花正爛漫山頭。趁草在長鶯在飛,趁清明連著穀雨,泡上一杯茶,和春天坐在一起。

來漣源工作幾年了,去龍山的機會不是很多。初次感受龍山的氣息,還是前年在茶友處喝到龍山的手工荒山茶;再次領略龍山的雄偉,卻是去年禁毒宣傳爬上了龍山頂峰。然內心卻有個遺憾,沒有一個機會,用龍山的泉水親自泡上一杯龍山的茶。

我很懷念沈從文先生的一句話:在春天,是為遇上一個人。今天到了龍山,我們則是為遇上一杯茶。俗話說:明前茶,貴如金。此刻的龍山茶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茶入口中,絲絲入扣,甚是甘甜,喝下的是整個初春萌動的氣息。

龍山並不盛產茶,也不盛名於茶。龍山是因唐代葯聖孫思邈曾在此採藥修鍊而成名,始建於唐代葯聖殿立於龍山之顛,給這座大山增添了許些靈氣,山門上「湘南孕育」四個大字蒼勁有力,據說出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之手。神奇的龍山48面峰更是孕育著龍山兒女走向四面八方。

然孫思邈與茶卻是結緣的,先生在其所撰《千金食治.菜蔬》中云:「茗葉,味甘、咸、酸、冷,無毒"。 晚先生200年出生的茶聖陸羽《茶經》中雲:"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乏、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無論是茶為藥用,還是葯為茶用。我想,葯聖先生煉長生丹的水源具有延年益壽之功效。在龍山,用天池龍泉水泡上一杯龍山明前野茶,香煙裊裊中,會不會有一種苦盡甘來的淡淡葯香?

龍山的公路盤旋至半山腰只能步行,半山腰正處于海拔800米的位置,甚為心怡的是,很多小塊的茶園錯落在古道邊、岩石縫、溪澗旁,有的茶園被高大修長的竹子圍住;有的行間滿是雜草、落葉;有的茶樹樹齡不大,無人修剪的枝條尚未完全木質化,生得細長伶仃;有的錯枝盤節,估算一下應有幾十年的樹齡。山頂晴嵐日照,山間霧靄氤氳,林中有茶,茶中有林,別是一番風景。

龍山現屬國有林場,林場的居民現都是林場職工。茶園茶樹不屬任何個人,但林場的職工可以任何一棵茶樹採茶。在這裡可以看到一些獨特的釆茶場景,穿著雨靴站在溪中采岸上的茶,靠在樹上采陡坡60度以上的茶。與其他茶園採茶相比,特費功夫,怪不得當地所產鮮葉價格亦比其他地方高出幾倍。採茶的茶農說,儘管貴,但開著車來要茶的人總是不少,若不是提前預約好或是守在茶村裡,尋到好茶怕也是難的。

隨行的林場負責人介紹,龍山的茶是荒山茶、林中茶、溪澗茶,都是上好的野茶。林蔭可以調節日照,香樟散發的氣味可以很好地殺菌殺蟲;爛石土壤裡面豐富的微生礦物元素使茶葉滋潤甘甜;平均海拔在700至800米之間茶葉生長時間是山下茶葉的三倍,吸收天然水分和各類養分的時間長,內含物質更豐富,因而更耐泡。

難怪龍山的茶有一種獨有氣質。如果說水是龍山的血、石是龍山的骨、山是龍山的脈,那在龍山的茶里,我聞到了竹的清香、溪的甘甜、岩的淳厚。

沿著古道拾階而上。春景、花開,尋茶、問道。帶著山林間的清氣,茶香拂面而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你與明前茶之間的距離只差十幾天了
喜歡吃牛軋糖嗎?教你在家做抹茶味的花生牛軋糖,小時候的味道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