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有名氣的詩人,餓死了兒子,餓死了自己

最有名氣的詩人,餓死了兒子,餓死了自己

我們現代人都學習古詩,很多時候很羨慕詩人,讀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想像著大笑而出的詩仙李白的瀟洒英姿,「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對自己的肯定和意氣豪爽,好像很多詩人都是風流名仕,不為金銀所困擾,一天就是吟詩作對的形象,其實這僅僅是想像,比如剛剛提到的大詩仙一生也是不咋得意,比如辛棄疾一生處處被碾壓,比如五柳先生做官做不好選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但是這些人都不夠慘,最慘的一個大詩人是今天文章的主角——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杜甫慘到什麼程度?且聽分解。

杜甫的出身還是不錯的京兆杜氏,也是當時的一個大士族(和年代稍後些的另一對cp小李杜的杜牧同是晉代大學者、名將杜預的後人),年少時家境優越,小時候既有才有好學,是個看起來有大好前途的好青年。24歲時候參加進士考試沒考上,當時不為生活所憂也不太把這些東西當回事,就開始齊趙之游。四處瀟洒,玩了幾年遇到了大詩仙李白,兩人同為才子,自然相處融洽,共同遊歷。到了35歲天寶六年(747年),收心又去長安考試,結果遇到了改變他命運的權相李林甫,這個傢伙怕人才到皇帝身邊以後說自己的過失什麼的,就說考試的人啊都不行,沒有有才的人了,叫「野無遺賢」。皇帝自然相信這個口蜜腹劍的傢伙了。

這時候杜甫的家庭也沒了權勢地位,所以就為了自己也是求爺爺告奶奶,可惜他的詩詞歌賦並不會給他帶來任何的好處,客居長安,郁不得志「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其中有一次挺好的機會,就是天寶九年(750年)冬天他的《大禮賦》為唐玄宗所賞識,本有好前途了,可惜那時候依然是李林甫那個傢伙主政,再一次錯過了放官的好機會。後來為了生活只能當了一個倉庫管理員(負責兵甲器杖)。在44歲那年的11月,回到家裡,恰巧聽到了哭聲,自己的小兒子竟然活活餓死,悲乎哀哉。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作為當時沒有什麼名氣和官職的小人物,也僅僅是顛簸流離,芸芸眾生一粒微塵。

這樣一直到了唐肅宗時期,至德二年(757年)四月,45歲的杜甫得到唐肅宗的賞識終於走到人生的仕途高峰,可惜不久因政治事件再次冷落,從此不再重用了。乾元二年(759年)夏天,杜甫心灰意冷放棄了小官職,在友人的幫助下,蓋了茅屋建了草堂。這草堂可沒有後世擴建的規模,如果有後世規模杜甫也不會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的心聲了。再往後的時間杜甫的生活基本是飢兒老妻友人助,寄人籬下貧困潦倒。

大曆五年(770年),59歲的杜普準備郴州投靠舅父崔湋,可惜行到耒陽遇江水暴漲,只得停泊方田驛,這時候杜甫已經分文未有,甚至吃的乾糧也是空空如也,等到縣令聶某派人送來酒肉相救時已經5、6天沒有吃飯了。後來杜甫改變計劃,折回潭州。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潭州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窮困潦倒的病世。

杜甫因後人研究而出名,可惜在世時候並不顯達,想一想杜甫一生寫下1500多首詩句,卻換不來一生的溫飽,餓死了兒子,在饑寒交迫的生活中病逝,想像中的古代文人墨客和現實真的是差距太大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身黃金時代 的精彩文章:

TAG:健身黃金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