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鄧世昌:人民為什麼至今仍紀念他?

鄧世昌:人民為什麼至今仍紀念他?

光緒初年(1875),管帶「海東雲」艦官兵,巡視海口。在日本窺台灣時,他扼守澎湖、基隆諸隘口,被補為千總,調管「振威」艦。因捕捉海盜有功,升遷守備,李鴻章創建海軍時,看中他的才能,調他到北洋海軍。

世昌拒絕營救,堅決不上船,並收縮手臂,離開救生圈,沉死海中。「致遠」艦上的副游擊陳金揆一同殉國,全艦二百五十人無一生還。「經遠」管帶總兵林永升、「超勇」管帶參將黃建寅、「揚威」管帶參將林履中等,一起在海戰中殉國。,戰事上報朝廷後,世昌謚號「壯節」,其餘人皆獲優恤。世昌戰死後,諸艦或沉或逃,遂不復成軍。世昌臨戰時以忠義相激勵死得壯烈,世人將他和左寶貴並稱雙忠。永升等人的事蹤,也在《忠義》一書中列了傳記。

不久跟從丁汝昌赴英國選購鐵甲艦,開熟練海戰戰術。光緒八年(1882),朝鮮發生內亂,世昌隨丁汝昌率領海軍駐泊仁川,為陸軍吳長慶部的後備。事平後,提為游擊,賜號勃勇巴圖魯。管「揚威」快艦,往來於天津和朝鮮之間;冷天冰凍時,巡視台灣和廈門的海防。不久便擔任「經遠」、「致遠」、「靖遠」、「濟遠」四艦營務處,兼任「致遠」艦的管帶。

光緒十四年(188),台灣少數民族生事,世昌以副將身份隨丁汝昌前往征討,戰於埤南,摧毀他們的碉壘營寨,升為總兵。當時北洋海軍訂立規章制度,借補為中軍副將,丁汝昌為提督,林泰曾、劉步蟾等福建人為左右翼總兵。因丁汝昌不孰悉海戰,故威令難行。只有世昌一個廣東人任管駕,不在適當時機,他不登岸。所以福建籍軍官都妒嫉他。

光緒二十年(1894)夏,日本侵略朝鮮,海運不通,李鴻章命「濟遠」「廣乙」兩船赴牙山,同日艦遭遇,被擊,「廣乙」艦受重傷;日艦又轟擊「濟遠」艦,都司沈壽昌、守備楊建章和黃承勛被炮彈打死。「濟遠」艦倉惶逃跑,日艦追擊不放,管帶方柏謙豎起白旗,日艦追得更急。「濟遠」艦上有水手發炮還擊日艦折毀其瞭望樓,柏謙藉此虛報勝仗,退至威海衛東西口門。

世昌十分氣憤,欲鼓輪出戰,被丁汝昌勸阻,請戰未成。之後,日艦集中在大連灣,窺伺金州。清軍大舉出動北洋艦隊,運兵至鴨綠江大東溝,與日本艦隊遭遇,以十艘鐵甲艦對付十二艘日本鐵甲艦。丁汝昌乘「定遠」旗艦居中,其餘各艦分左右兩翼,成人字形橫隊張開。日艦成縱隊航進,佔據上風有利陣位,丁汝昌下令轟擊,因距離太遠,沒有射中。

日艦艦體小,機動性好,忽分忽合,發射的炮彈如雨而至,「定遠」艦受震,艦上的帥旗被震倒。世昌見帥旗倒伏,恐軍心動搖,便急將「致遠」艦的艦旗豎起。激戰很久,「定遠」艦擊沉日艦「西京丸」,我方的「超勇」艦也被擊毀作戰中要算世昌的「致遠」艦最勇猛,與日艦「吉野」號的航速相當。「吉野」是日本艦隊的旗艦。作戰正在激烈進行時致遠」艦炮彈將完,世昌誓死抗敵。將士知大勢已去,人心稍亂世昌大聲疾呼道:「今日只有一死,雖死而海軍聲威仍在,這就是我們報效國家的行動!」官兵們情緒開始穩定。世昌遂鼓輪開足馬力,疾駛而前,欲猛撞日艦「吉野」,與其同歸於盡,不幸被它的魚雷擊中,輪機和船體裂沉。世昌身環救生圈,漂浮海上,汝昌看到後,即下令馳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泛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神秘的瑪雅文明:看史學家如何為你解讀
敬皇后:她是怎樣為人貪婪,不顧軍民死活,導致的後唐敗亡?

TAG:廣泛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