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了粟裕將軍的囑託,他三十多年磨一劍

為了粟裕將軍的囑託,他三十多年磨一劍

GIF

三十七年前,粟裕大將握住他的手,叮囑他一定要寫一部關於紅軍挺進師在浙江鬥爭歷程的書,帶著將軍的囑託,他穿上解放鞋、背上照相機和錄音機,深入紅軍挺進師戰鬥過的地方,調研考察搜集素材長達十多年。

退休之後,已是花甲之年的他嘔心瀝血,筆耕不輟,花了二十多年創作出版了一部七十萬字的電視劇本《挺進浙江》,兌現了對將軍的諾言。期間,他還創作了一部五十萬字的劇本《曠世奇才湯顯祖》,兌現了對湯公、對自己理想的承諾。

他叫劉宗鶴。

為了粟裕大將的囑託

「他緊緊握住我的手,輕聲說,『我曾經想把挺進師的鬥爭歷程寫成一本書,一直沒有時間寫,你在軍隊工作過,又是大學本科畢業,當過編導,對黨史工作很敬業,我看你有條件寫好這部書』。」

撫摸著這部厚重的電視劇本《挺進浙江》,白髮蒼蒼的劉宗鶴老人深情回憶和粟裕大將相見的情景,他對記者說:「將軍的囑託在我心裡藏了幾十年,如今終於完成了。」

他對粟裕大將鄭重承諾

一定寫好紅軍挺進師的書

劉宗鶴是松陽人,1963年畢業於杭州大學中文系,參過軍、當過麗水地區文工團(越劇團)編導,當過遂昌縣文化局的幹部,從沒想過自己的人生和粟裕大將會有交集。他一直對紅軍挺進師在浙江的鬥爭歷史非常感興趣,在搞好地方黨史的同時,他將其作為一項研究課題進行深入調研,當時有些重大問題說法不一,為了弄清歷史真相,他決定赴京訪問原紅軍挺進師師長、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粟裕大將。

劉宗鶴回憶,訪問粟裕大將的那一年是1981年,他45歲,在遂昌縣委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主持工作。事隔多年,每個細節他都記得清清楚楚,每個情景都歷歷在目。

當年9月,劉宗鶴懷揣浙江省軍區政治部的介紹信和兩位同事一起進京,受到熱情接待。「粟裕大將的秘書朱楹同志接待了我們,我說明來意,將事先準備好的採訪提綱交給朱秘書,請他遞交粟裕大將,他讓我們等待回復,三天後,9月23日下午2點,朱秘書來接我們了。」

「我的心情非常激動,抱著一盆象徵老區人民想念紅軍的有24朵紅色花蕾的山茶花送給粟裕大將,將軍撫摸著一朵朵紅色的山茶花說,『當年我們在浙西南山區打游擊,好多山上有山茶花,盛開的茶花很美,那裡的茶油很香!』」粟裕大將和他進行了親切的交談,認真回答他在採訪提綱中提到的十幾個問題,如浙西南「青幫」的性質,紅十三軍留下的19名指戰員被殺害等問題,粟裕大將的興緻越來越高。

「訪問國家領導人時間上有規定,將軍身體也不是太好,朱秘書就坐在門口,讓我看他手勢,他示意停我就得停,我按約定的時間談了一會兒看看手錶又看看朱秘書,他搖搖手,我就繼續談,一直談了將近一個小時。」劉宗鶴回憶,粟裕大將對革命老區人民的生產生活非常關心,問老區人民有什麼要求,他趁機提出浙江省革命老根據地縣審批、遂昌縣門陣至金華的公路交通等問題,粟裕大將當即吩咐朱楹記下來,聯繫有關部門幫助解決。

最後,粟裕大將緊緊握住劉宗鶴的手,輕聲說:「我曾經想把挺進師的鬥爭歷程寫成一本書,書名都取好了叫《信念》,可是建國之後,工作太忙了,一直沒有時間寫。你在軍隊工作過,又是大學本科畢業,當過編導,對黨史工作很敬業,我看你有條件寫好這部書。」

激動不已的劉宗鶴輕聲而鄭重地向老將軍保證:「謝謝您對我的信任,我一定儘力而為!」

三十多年磨一劍

他完成70多萬字的電視劇

帶著將軍沉甸甸的囑託,劉宗鶴返回遂昌,除了干好本職工作,他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調研之路。

為了更深切地感受紅軍挺進軍當年血與火的鬥爭,挖掘更多的歷史真相,劉宗鶴除了翻閱大量有關歷史資料,他還翻山越嶺進行實地調研。他穿上解放鞋、背上背包、帶著照相機和錄音機,深入當年紅軍挺進師戰鬥過的地方搜集素材、核實史料。

1984年2月,劉宗鶴收到一份電報,他萬萬沒想到上面是粟裕大將因病逝世的消息,他潸然淚下,將軍的囑託在他的心中又重了幾分。多年來,劉宗鶴不但跑遍了挺進師戰鬥過的遂昌、松陽、龍泉、慶元等麗水縣(市、區),向當地老黨員、老游擊隊員和村民詳細了解情況,還先後到北京、南京、上海、杭州、南昌等地訪問原挺進師將士、紅軍幹部,並在各地檔案館查閱原始資料。「這個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創作是嚴肅的,裡面寫的人物和事件都必須力求真實,此外還需要大量的故事細節,我必須到實地千方百計搞清楚。」

劉宗鶴也不記得自己跑了多少路,只要跟挺進師有關聯的地方,他都去過,有時為了弄清一個細節,要跑幾個地方核查。期間,他撰寫並發表了《論浙西南遊擊根據地的創建及其鬥爭》《論粟裕游擊戰實踐與理論的特色》等系列論文和多篇革命故事。

1998年,劉宗鶴退休後,集中精力開始創作《挺進浙江》劇本。「經常寫到凌晨一兩點鐘,老太婆一覺醒來我還在寫,靈感來了就睡不著,寫完才能放心睡,有時候睡下了又想到一個情節,趕緊爬起來再繼續寫。」劉宗鶴說,「我一定要把挺進師將士的形象寫好,把革命老區群眾的形象寫好,心裡才不會愧對他們,也才能兌現自己對粟裕大將的承諾。」

2012年,劉宗鶴終於寫成初稿,又修改了十幾遍,2017年4月,這本800多頁、70萬多字的電視劇本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共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審閱後,給予高度評價:「該劇本全景式地展現了劉英、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受命於危難之際,挺進浙江這一國民黨勢力十分強大的地區,開展游擊,迎來國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新形勢,出色完成了中央交給的任務的歷史畫卷。全劇脈絡清晰,劇中人物形象鮮明,故事生動感人,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記者聯繫到了當年粟裕大將的秘書朱楹,這位87歲的老人證實了當年劉宗鶴訪問粟裕大將的經過,他表示,曾看過《挺進浙江》的初稿,非常高興劇本出版,它比較真實地反映了紅軍挺進師在浙江的三年游擊戰爭。

筆下「復活」湯顯祖

在窗明几淨的書房裡,劉宗鶴打開書櫃,記者看到滿滿兩柜子研究材料,粗略數了數,足有400多本;還有20多捆A4紙列印稿,用尺子量了量,計算一下,足有3米高,這些資料和列印稿凝聚他一生的心血。除了關於電視劇本《挺進浙江》的部分,餘下的全是關於他的另外一部電視劇本《曠世奇才湯顯祖》。

劉宗鶴退休後,在創作《挺進浙江》的同時,又創作了《曠世奇才湯顯祖》,寫紅軍挺進師是他對粟裕大將的承諾,而寫湯顯祖則是他內心對湯顯祖的承諾,也是對自己理想的承諾,談起湯顯祖,老人神采飛揚。

他在心底對湯顯祖默默承諾

一定要為湯公寫一部電視劇

劉宗鶴說,他一直在遂昌從事文史工作,曾主編《遂昌縣誌》《浙江省遂昌金礦志》等地方志,對遂昌的古代史來說,湯顯祖始終都是繞不開的重要人物,在編撰的過程中,他被湯顯祖的人格魅力、為官之道和文學成就深深吸引,開始深入研究湯顯祖文化,漸漸成為專家。

1981年,劉宗鶴曾專門趕到湯顯祖家鄉江西臨川訪問,拜訪當地研究湯顯祖的學者和專家,和他們討論交流,收集有關史料。當時,湯顯祖的傳奇傑作《牡丹亭》究竟是在哪裡寫成的,學術界多年爭論不休,無法定論。劉宗鶴於1997年寫出學術論文《〈牡丹亭〉作於遂昌證說》,從多方面力證,湯顯祖於萬曆二十五年赴京上任之前在遂昌縣官任上寫成《牡丹亭》,於次年定稿,作《牡丹亭·題詞》並演出於臨川。

中國戲曲協會湯顯祖研究會會長、原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周育德先生認為,劉宗鶴的論文為《牡丹亭》原創於遂昌提供了更多的理論根據。這篇論文發表於全國「戲劇藝術類」核心期刊《戲曲藝術》1997年第4期,《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期刊隨後轉載,並於2000年8月在大連舉行的紀念湯顯祖誕辰4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作了交流,與會專家對《牡丹亭》創作於遂昌的問題從此達成共識。

此外,劉宗鶴還發表了《湯顯祖遂昌詩作初探》《論湯顯祖在遂昌「借俸著書」等論文。隨著研究的深入,這位傳奇官員的形象在他心中越來越清晰,為湯公寫一部電視劇本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他在心底默默向湯公承諾,退休後一定會寫出來。

為了打實寫作基礎

他翻閱無數資料

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湯顯祖,為以後的寫作打實基礎,劉宗鶴多年來翻閱了無數資料。從古代到當代,從國內到海外,只要打聽到有關湯顯祖的資料,他都千方百計找來翻閱。「好的壞的都看,不想錯過任何信息。」劉宗鶴說,好在他在遂昌縣主持黨史研究室、地主志辦公室工作,有著地理上和職業上的優勢,很多朋友都會主動向他提供信息。

有一次,有位專家朋友打電話告訴劉宗鶴,有本寫湯顯祖事迹的書,建議他找來看看。劉宗鶴在遂昌遍尋不到,跑到麗水和杭州的新華書店,也一無所獲。「後來託了北京的朋友,在當地新華書店找,也沒有,北京的朋友最後幫我跑到這本書的出版社去,找了一本寄給我。」

收到那本書後,劉宗鶴大喜過望,翻閱之後卻大失所望:「寫得天花亂墜,有很多地方荒誕不經,比如說,書里寫皇帝派太監曹金帶著三千兵馬來遂昌督促湯顯祖開金,《遂昌縣誌》是我編的,我對當時的歷史很熟悉,當時遂昌縣城都不到兩千人,哪裡容得下三千兵馬?」劉宗鶴說,費盡周折找來的資料,有的很有用,有的胡編亂造,對這些資料,他都要反覆對照、多方查證、仔細甄別,去偽存真。

「我準備寫的是正史型的歷史劇,不宜空口戲說,大事要有史實依據,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它又不同於一般的歷史人物傳記,它必須有合情合理足夠生動的藝術虛構成分。」劉宗鶴說,他曾與周育德先生探討過自己以後的創作原則,即是「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對方非常認同。

兩部劇本120多萬字

幾乎全部手寫

退休後,劉宗鶴一邊創作《挺進浙江》,一邊創作《曠世奇才湯顯祖》,花甲之年的他全身心投入到寫作當中,家中大小事務都交於夫人打理。剛退休前兩年,他用電腦寫作,後來為了保護眼睛,改用手寫,兩部書共120多萬字,幾乎全部是手寫出來的,非常辛苦。「為了充分利用時間,我寫完一部的初稿後,拿到列印店列印,利用這個時間差再寫另外一部,列印出樣稿仔細校對後,再送到列印店,如此反覆。」劉宗鶴說。

劉宗鶴刻畫人物形象嚴肅而公正,就連一位只出場兩次的小配角,下筆都慎之又慎。有一位和湯顯祖同時代的遂昌人叫項應祥,官至應天巡撫,在遂昌民間傳說中形象惡劣,第三子曾強搶民女。劉宗鶴多方考證,事實上並非如此。

《遂昌縣誌》中載,萬曆二十五年春,太監曹金到達遂昌,督辦銀礦坑冶,虛報礦坑七十三處,勒逼湯顯祖復開礦。在南京做官的項應祥知道後,當即寫信給浙江省巡撫王汝則說明實情,為民請命。劉宗鶴專門跑到南京檔案館查到了這封珍貴的書信,證明他是一位心繫百姓的好官員。「我又跑到浙江檔案館查到項氏族譜,發現項應祥的第三子自幼夭折,強搶民女也是無稽之談,像這樣的大是大非問題要搞清楚,盡量不冤枉一個歷史人物。」劉宗鶴說。

2017年8月,幾易其稿,這部500多頁、50多萬字的電視劇本《曠世奇才湯顯祖》也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該劇本被列入2017年麗水市文藝精品創作扶持項目。周育德先生欣然為之作序,他評價說:「本劇以生動的事迹,塑造了一個以民為本,為民所愛的父母官形象。」

「無論是寫紅軍挺進師,還是寫湯顯祖,都是想弘揚他們的精神,激勵後人,提升麗水的文化軟實力,希望在有生之年,這兩部劇本能拍成電視劇。」劉宗鶴說。

記者 王秋蕊 陳 煒

編輯 麻凱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處州晚報 的精彩文章:

真真真厲害了!麗水品牌「絨耀」國際時尚舞台

TAG:處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