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煎中藥?至今最清楚的攻略

如何煎中藥?至今最清楚的攻略

開方抓藥,是中醫診所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對每一位患者的治療是否有效,除了醫生細心、準確診療,把葯煎好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平日溝通中,我們發現很多患者沒有正確掌握煎藥方法,僅是依照「習慣」是不妥的。在康信苑中醫診所,我們請教了一位有著二十多年經驗的煎藥老師,為我們細細講解煎藥步驟和每個值得把關的細節。

第一步,分葯

根據藥物特性和功能,大夫有時會註明一些藥物的特殊煎法,常見的有:先煎、後下、另煎、包煎、烊化和分沖,藥師一般會把這些葯分別包裝,並標註出特定的煎法。您把葯拿回家,第一步就是要將這些葯和整包的群葯分開;

器物的選擇:將藥物放入煎藥鍋里,可以用砂鍋、陶瓷鍋、不鏽鋼鍋、玻璃器皿,但不要用鋁鍋。

第二步,泡葯

這一步非常重要,但又特別容易被忽視或者省略。藥物有效成分最終被析出多少,很大程度取決於泡葯的時間。在康信苑,我們泡葯的要求是,冬季至少泡60分鐘,如果藥物量大,需要泡至90分鐘,而夏天氣溫高也要泡60分鐘;

其中,後下的葯一般不用提前泡;另煎和先煎的葯,則需要單獨浸泡,至少比群葯多泡30分鐘,在康信苑,我們的煎藥老師對待珍貴的細料藥材,比如海馬、蛤蚧、耳環石斛,甚至會泡2至3小時以上;

泡葯的水量,至少高於藥物2至3厘米

第三步,煎藥

顧名思義,將之前泡好的葯,放在火上/電磁爐上煎煮,要注意:

需要先煎的葯,至少要先煎30分鐘,再連葯帶水和群葯放在一起煎;

而對於一些特殊的,特別有些毒性成分的葯,需要先煎時間更長,這一點,藥師會在給您抓藥時講清楚;

另煎葯,是需要和大鍋的群葯分開單獨煎煮;

煎藥時間則根據藥物屬性和醫囑決定,對於一些解表類的藥物,一般大火煮沸後,調到小火15至20分鐘就夠了,煮葯時間如果過久,反而會影響藥效;

多數情況,頭煎需要文火慢煮30至40分鐘,然後將葯湯倒至容器里,再次倒入熱水做二煎,二煎的加水量和煎藥時間可以略少於頭煎,出鍋後將兩次的葯湯混合在一起;

後下葯一般是開鍋前5至10分鐘放入。

第四步,出葯

將煎好的群葯藥渣過濾掉,就是一天的藥量了(通常約400毫升)。

煎藥全過程步驟不多,細節可不少,前後次序,時間長短,火候把握都有講究。診所使用的是微壓煎藥設備,壓力會提升藥效但依然需要煎藥師傅寸步不離,以上環節和細節一個不能少。

最後是需要您特別注意的煎藥細節:

葯如果煎糊了,不要喝!很重要!切記!

葯不是熬的時間越長越好,但葯一定要煎前多泡!切記!

拿不準的,隨時問藥師,拿葯回到家有不明白的,也請聯繫診所,不要怕麻煩!切記!關注了微信,在線就能給客服留言了,很方便。

如果您把葯交給我們,最踏實,我們煎的葯,一絲不苟,不敢怠慢。謝謝您的信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重症肌無力無法根治?西醫無效?中醫效果卻很好?
眾目之下步入奇途的少女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