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念無明,萬念俱灰

一念無明,萬念俱灰

Crystalline

 In Never Out

Pg.Lost 

00:00/10:10

(閱讀佐料,點擊風味更佳↑↑)

人在面對巨大痛苦的時候,都是怎麼做的?

對我來說,巨大痛苦需要巨大的快樂來緩和。

而這種快樂,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幾乎是帶著自虐式的自我毀滅。

但如果不這麼做,我就會更快的消失。

今天一整天都在下雨,窩在家裡看了余文樂主演的《一念無明》。

故事一開始我就知道,我真的果然才是這個世界最了解自己的人,電影很對味,至少是這段時間的口味吧。

說回電影本身,有人說導演真的很壞,把主人公放到這樣絕望的境地中,電影里,因為飽受生活的壓力,余文樂在一次失手中錯殺了母親,法院判決余文樂有躁鬱症所以沒有讓他坐牢而是去了精神病院呆了一年,出院後的余文樂,依舊沒有得到任何的愛。

在親情上,父親為了提防他,會在自己睡的床下放鎚子;在友情上,朋友也幫不上他太多,甚至朋友因為自己工作壓力太大而跳樓自殺;在愛情上,因為殺人出事以及母親的原因,他失去了自己即將結婚的未婚妻;在社會上,出去重新找工作面試,卻因為工作履歷中有一年間隔時間在精神病院待過而不受待見,最後甚至周圍的鄰居也希望他能搬走。

就是這樣一種境地,就是這樣一段人生,密不透風,毫無光亮的黑暗著。

整個故事說的不僅僅是在香港社會繁華一面下的底層人們的生活,更多的是,關於一個現在在心理學上總是被拿出來說的原生家庭的問題。

電影里,余文樂的悲劇是必然的,我甚至覺得任何一個人放在這樣的原生家庭和境地里,都是必然會有問題的。但,是什麼導致了這種必然?為什麼他不能像弟弟一樣,放開一切,放開這個家裡的爛攤子,去過自己的生活?

其實還是原生家庭的問題,電影里有幾處反覆提到的細節,在小的時候,父母就對他倆兄弟待遇不一樣,父母一直都對弟弟灌輸更多的愛,六年級春遊的時候也是陪著弟弟去而不是他,母親在生病,情緒失控的時候也只會抱怨和謾罵余文樂,卻對弟弟抱有期待和希望。余文樂的缺失,是從小就開始的。或許是一直渴求父母更多的愛,所以才讓他在母親生病時一直沒有離開,他渴望愛,渴望父母更多的真正的愛,這是他從小的缺失。

但他,始終沒得到。

也許吧,為了避免悲劇,為了避免自己被徹底的傷害,為了避免自己在徹底的痛苦中墜落下去,如果一切真的在沒有任何希望的情況中,我們都可以選擇轉頭換個方向,畢竟,活在這個世上,從母體脫離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表示,你在之後應該是屬於你自己的。誰也不應該是誰的必須,包括親情,包括一切的道德上的捆綁。你可以做出選擇,你應該是自由的,只要這個選擇是你自己確定能承受住的。

選擇掉頭,沒有人有任何資格批評你。因為就像沒有人可以明白你內心巨大的痛苦和撕裂一樣。因為沒有人在你這樣的境地中,而你要學會始終愛護自己。

END

文中圖片來自電影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反喪為燃 的精彩文章:

TAG:反喪為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