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清明怎麼放假?唐朝曾是「黃金周」,宋朝放假時間最長!

古代清明怎麼放假?唐朝曾是「黃金周」,宋朝放假時間最長!

原標題:古代清明怎麼放假?唐朝曾是「黃金周」,宋朝放假時間最長!


四月


是一個讓人心情愉悅的月份


前有清明小長假


後有五一黃金周

中間的二十多天再請個假


連起來就是一個多月啊


想想就很美好



當然,身為勤(jia)奮(ban)的微信小編


是堅決不會請假的。



清明假期,大家是不是玩得都很嗨!今天,我們就來聊點跟假期有關的事情。為了方便,我們直接穿越回去,親身體驗一把古人的清明假期吧。



第一站:唐朝

對於懶癌患者來說,唐朝更是你所嚮往的天堂,因為清明節就是從唐朝開始被正式列入「五禮」,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的。在唐玄宗時代,寒食和清明節一起放四天假,到了唐德宗李適的時候,假期就已經延長到了七天



除此之外,唐朝的其他假期簡直多到數不勝數。比如二十四節氣日放假一天,每月有旬休三天,春節和冬至各放七天假,中秋、臘八、夏至、皇帝生日都是三天假。這麼一算,唐朝一年有將近四分之一的時間都在放假,這也難怪唐朝的人體態都比較豐滿了。



第二站:東漢


漢朝的休假制度應該來說還是比較人性化的,五天休息一天,夏至和冬至還會各放五天假,但是清明節沒有假期。


做得最絕的是山西,他們的寒食節,是要過一百零五天的,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一百零五天啊,不能放假,只能吃冷飯,而且還是北方的大冬天。



所以曹操都看不下去了,直接下令取消了寒食節。


第三站:宋朝

宋朝延續了唐朝寒食、清明放七天的制度,不過節日的氣氛,卻變得完全不同,各種各樣的美食更是花樣百出,給大家隨便介紹幾樣:


青團: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里,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是清明踏青必備的零食。



麥糕:將大麥粉煮成粥狀物,裡面加入杏仁、花生、葡萄乾等乾果,待凝固之後切成一塊一塊,澆上糖漿或蜂蜜,香糯可口,甜而不膩。



饊子:在宋朝的時候,撒子就已經出現,它是用蜂蜜調水和面,在經過油炸而成,酥脆香甜,美味可口,也是寒食節必備的美食。



寒食、清明的另一項活動是踏青郊遊。宋朝的人大概都比較喜歡熱鬧,他們能把任何節日都過成狂歡節。清明節這樣一個小長假,大家自然不會放過。


郊外的祭祀過後,人們席地而坐,就地散福。男人們推杯換盞,興緻所至,還時不時要吟詩作賦,而女人們則嬉笑玩鬧,採花弄柳。小孩子能買到很多玩具,例如花球棒、小鞦韆、小車兒


上午遊玩歸來,還能沿著汴河兩岸繼續逛吃一番,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這一天的熱鬧場景。


第四站:明清


穿越到明清時期,選擇皇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穿越的時候,一定要在心裡默念:不要朱元璋,不要朱元璋…」


朱元璋是個超級工作狂,他每天四更(凌晨三點)起床,一直忙到深夜,而且全年無休,平均每天批閱奏摺200余件,處理政務400余宗。



要說皇帝自己忙也就算了,朱元璋還要拉上大傢伙一起,於是在整個洪武年間,每年的假期只有三天,分別是春節、冬至和朱元璋的誕辰。


朱元璋死後,全年的假期一下子增加到了五十多天假期,但是寒食和清明節,從此退出了國家法定節假日的序列。


清朝建國後基本沿襲了明朝的制度,因此也取消了寒食、清明節放假的慣例,但是民間風俗早已形成,到了這一天,人們還是會去郊外掃墓,春遊。

資料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麗水新壹周 的精彩文章:

楊偉和:無怨無悔照顧癱瘓八旬養父

TAG:麗水新壹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