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關於用戶數據,蘋果和微軟給Facebook上了一課

關於用戶數據,蘋果和微軟給Facebook上了一課

#獨家專業視角,權威解析時事#

Leonid Bershidsky

彭博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

對於Facebook和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爆出的醜聞,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的評論有幾分自以為是的意味,這倒也容易理解:他的公司從來沒有把重點放在用客戶數據賺錢上,而是一直堅持把隱私安全作為賣點。蘋果仍然在收集我們的數據,而且保有共享這些數據的權利,可是這家公司的隱私記錄遠遠好於新興科技巨頭。

庫克在3月28日表示,「事實上,如果我們利用客戶來賺錢,如果我們把客戶當作產品的話,我們可以賺到一大筆錢,可我們沒有選擇這樣做。」當被問及如果他陷入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處境會怎麼做時,庫克回答道,「我不會落到這個境地。」

事實上,蘋果收集的客戶信息比Facebook要多,因為蘋果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更多。蘋果知道所有的個人信息,包括iPhone的位置、用戶對電影和音樂的品味。這些都包括在蘋果的隱私聲明中,包括蘋果會向「與蘋果合作提供產品和服務或者幫助蘋果向客戶進行營銷的戰略合作夥伴提供某些個人信息」,並向執法部門披露個人信息。蘋果還允許其平台上運行的應用程序(包括Facebook在內)獲取大量數據。蘋果確實也有小廣告平台,允許投放特定的廣告。

在數據收集、共享和「傳送」給應用程序開發者方面,蘋果的做法與谷歌最為近似,谷歌提供大致相同的服務(以及搜索引擎),也擁有移動和桌面操作系統。不同之處在於,蘋果對自身施加了一些自願性限制:比如,蘋果對位置數據採取匿名方式(除非你使用「查找我的iPhone」功能),通常使用「差分隱私」(這種基於加密技術的手段可以獲取使用和偏好數據,而不將數據與特定用戶相關聯)。谷歌和微軟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這種技術,差分隱私技術的共同發明者辛西婭·德沃克(Cynthia Dwork)曾經在微軟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工作,但蘋果是第一家將這種技術作為客戶優勢加以推廣的公司。

……

新聞背景:Facebook可以小心謹慎,但不要畏首畏尾

商業周刊中文版知識商店是《商業周刊/中文版》新媒體最新推出的付費產品系列。《思·辨》將為讀者每個工作日提供一篇由著名經濟學家和權威專欄作者對熱點事件的獨到觀點和解析,可單篇購買或訂閱全年,#獨家專業視角,權威解析時事# 。大量新產品也將陸續登陸商店,請大家持續關注。

如何找到商周知識商店主頁?

點擊這裡,或在本公眾號底部找到>>全視角>>商周知識商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商務部:將於近日依法對美產品採取對等措施
從概念到商用,區塊鏈要走多久?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