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手機輻射有沒有危險?目前不確定

手機輻射有沒有危險?目前不確定

開車發短息的致死率可比手機輻射高多了,那為什麼我們還在討論手機輻射呢?


手機低能量輻射會致癌的說法在手機開始流行的時候就有人提。最近的爆發點可能是兩件事,第一件是一篇發表在 The Nation 上關於「大無線」的文章,另一件事則是一則政府刊出的報告,上面說一部分暴露在手機輻射中的老鼠患上了罕見的心臟腫瘤。


手機輻射有沒有危險?目前不確定
credit:123RF

大量科學證據表明手機輻射不會傷害人類,依據食品藥品委員會的說法:手機致死只有一種情況——開車看手機。但是人類天生不會判斷風險。「輻射」這個詞透露出的訊息是,我們看不見也無法控制手機里發出的能量,所以我們感覺他就是威脅。


手機有輻射是真的。因為二戰時原子彈爆炸造成的慘烈景象,輻射這個詞對於大部分人都是可怕的。大家容易把輻射和核輻射還有爆炸聯繫在一起, Albert Einstein 醫學院的病理學家 Geoffrey Kabat 說到,「這些聯繫在人們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但其實是不對的。」


輻射種類有很多,而且有很多人畜無害的東西都有輻射——例如香蕉、巴西果和花崗岩。而我們手機里的輻射和原子彈還有X 光的輻射不一樣。手機輻射也叫射頻輻射,很微弱——不可能造成致癌級別的細胞破壞。


實際上,沒人能解釋清楚,手機輻射能不能致癌。McGill 大學的 Christopher Labos 心臟病專家說,「你要證明一個東西有沒有危害的時候,沒必要弄懂它的工作原理,但是知道原理可以讓你的結果更有說服力。」 Labos 針對政府的手機輻射實驗寫過一篇詳盡的分析。

手機輻射的謎題加重了大家的疑慮,雖然這事也和媒體報道有關。由心理學家 Paul Slovic在 Science 上發表一篇論文顯示,我們對核電站也有類似的恐懼。「因為核能在大家看來就是未知潛在威脅,即便是一點點小狀況都會被大肆報道造成巨大反響。」Slovic 寫到。


所以,一個核泄漏的事件或手機與癌症可能存在關聯的報道會比「今天有九人因駕駛分心玩手機喪命」的報道更有傳播力。「輻射對健康的影響在這一點上非常易於傳播。」 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工程學教授 Kenneth R. Foster 說到,他從 1970 年代開始就研究無線設備對生物的影響。「開車發簡訊會出人命,但這事大家從來不擔心。」


開車發短息的威脅沒人提,有人被手機輻射傷了,那就是頭條,因為大家就愛看這個。在心理學實驗中,讓大家選擇圖片,大家更偏向於選他們沒見過的——這就是我們熟知的「新穎性獎勵( novelty bonus)」。所以,如果我要吸引別人的注意力,標題我就會寫「震驚,手機輻射導致腦癌案例首次出現」而不是「又一起因開車發短息導致的車禍」。


大眾的恐懼仍會存在——因為很難證明手機輻射不會致癌。有太多基因,環境和手機使用方式的組合需要考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仍在討論咖啡對健康有沒有害。科學文獻仍然很含混,Foster 說,「那些擔心的人能選擇支持他們觀點的證據。」


最後,無論在手機輻射的研究中投入多少資源,Kabat 說,「在這個模糊的危險中,不會出現明確的答案。」

本文譯自 theverge,由譯者 Dkphhh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美國]保守黨和自由黨之間的11個不同
多久洗一次床單最合適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