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不明「反者道之動」,苦練洗髓終無功!

不明「反者道之動」,苦練洗髓終無功!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每當腦海里出現岳飛的這首《滿江紅》時,就讓人感慨不已。為了讓傳統文化能夠復興,東方易元的導師、講師和教練們三年來奔波於全國各地做著一期又一期的培訓,雖然很累,但是也很欣慰。

不知不覺,東方易元「洗髓密訓營」已經舉辦了93期,在這春風和藹的日子裡,想起洗髓功33代傳人釋永樂大和尚對我們的教導:「咱這洗髓功法是佛家的至寶,不可不傳,亦不可濫傳。遇知音不傳為有罪,遇人不淑而濫傳更有罪……此功法乃性命雙修之大道,非小法小術。其習練過程極為講究次第,千萬不可好高騖遠,切莫跳躍習練而導致最終之鏡花水月一場空歡喜。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若急功近利之練,則拔苗助長,必然是背道而馳……」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反者,道之動。」言簡意賅的一句話揭示了不捨不得,能舍才能得的真諦。洗髓功是一個將雜亂的身心向清凈的「大道」進行理順的過程,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練習,終能修圓滿、得大道。很多參加密訓營的師兄,在聽了宋老師的課程,學了基礎功法,看了垂吊演示後,或許會恍然大悟,覺得就是這麼回事,就自己練去了。這又是想當然!入門引路須口授,這個口授不是說說的意思。而是指的師傅面對面教授。如果看個菜譜就能成大廚,看個教學大綱就不用上課堂了……行嗎?必然不行!

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真正的洗髓功有自己獨特的練法和修習法門,真不是很多人想當然的老師在前面教,學生在後面模仿就夠了。也許易筋經的基本動作,你可以很聰明的理解著去做,但是呼吸和動作如何配合?氣息如何隨著意念運行?根部垂吊如何捆綁、如何加重?這些只有通過老師手把手的教授,甚至於需要師傅讓你摸他身上每一個地方的變化,你才能有實際的記憶感受,這才是功法教授的古法真機。

我們在傳播洗髓功的過程中,多少真心求道之人不辭辛苦,不遠千里甚至數千公里的來學習。這種向道之心,重道之力,總覺得不把壓箱底兒的「絕活兒」拿出來都對不起他!我們雖然是以現代教學的理念來做著古傳功法傳播的這件事情,但實質是以師授徒的程序原原本本的教人。以誠交誠,不坑人,不騙人,教正確的、正宗的洗髓功法,讓師兄們的信任覺得值得,這就是東方易元一直堅持的正能量。我們的傳統文化的回歸,傳統養生功法的復興必須要建立在正能量的前提下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筋洗髓功 的精彩文章:

五臟養生音樂
古詩《清明》中的養生之道

TAG:易筋洗髓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