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島湖旅遊區

五島湖旅遊區

五島湖旅遊區位於漣水縣城中心,包括五島湖公園、能仁寺景區、漣水縣博物館三大板塊,佔地面積約65.9公頃,是融合人文自然、歷史文化、名人文化、佛禪文化於一體的複合型旅遊度假區。這裡亦娛亦樂,閑來划船,采荷入夢;這裡亦文亦禪,提筆詩畫、品茶論道;這裡是城市旅遊與文化休閑的心靈驛站。

五島湖公園始建於1930年,迄今已有80餘年的建園史,園內夕照山被省政府批准設立「夕照山省級黃嘴白鷺自然保護區」;能仁寺始建於宋代,是集宗教朝覲、旅遊休閑於一體的佛教聖地;漣水縣博物館全面展現漣水歷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是漣水標誌性文化建築。這裡亦娛亦樂,閑來划船,采荷入夢;這裡亦文弈禪,提筆詩畫、品茶論道;這裡是城市旅遊與文化休閑的心靈驛站。

簡 介

五島湖公園位於漣水縣城中心地帶,據史料記載五島湖公園是清朝年間兩次水災的產物。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黃河奪淮,水漫漣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安東再發大水,漣城又一次被淹。兩次水災在漣城中間逐漸形成一個湖(俗稱後澳,1992年漣水縣人民政府正式將後澳更名為漣漪湖),一些較大的廬墟突出水面,形成若干小島。1924年大旱,縣公署以工代賑,組織民工扒深拓寬形成五島。1930年初建公園,始名五島公園。五個島嶼,從東向西依次叫做豐樂島、同樂島、米公島、西苑島、夕照島。正如一副楹聯描寫的那樣:「千頃湖面五島星羅白玉盤中鑲翡翠,十里環堤萬絲垂柳長淮邊上嵌明珠。」五島湖公園總面積60.2公頃,其中水面38.5公頃,陸地21.7公頃。五島湖公園水陸布局獨特,自然風光秀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政府多次撥款修建五島湖公園。期間較大規模的修建就有五次,分別是1958年、1987—1988年、1999—2000年、2006—2007年、2014—2015年。2014年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城鄉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圍繞「一湖四河」城市水系,啟動「連水、活水、透水、靚水」工程,精心打造城市水系景觀,讓漣水成為一座親水城市。根據五島湖公園的區位、環境、上位規劃和立地條件,將五島湖公園景區定位為「以水為中心的城市客廳」,通過「五區十景」的打造來提升公園的品質與形象,展現「四面桃花八面柳,一城樓宇半城園」的五島勝境。將五島湖公園景區著力打造成市民休閑娛樂、觀景賞園的場所,同時也是向外來遊客展現漣水風貌與歷史文化的會客廳。2002年8月,省政府批准設立「夕照山省級黃嘴白鷺自然保護區」, 2013-2014年,投入1.2億元,實施了「漣水縣五島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通過拆建進水閘、公園閘,新建過路管涵,五島湖清淤、保安河清淤,拆建城區排澇泵站等五島湖補水、活水工程,水環境、水景觀明顯提升,水質標準提高至Ⅲ類,2007年8月,五島湖公園被省紀委授予「江蘇省廉政教育示範基地」,2008年10月,五島湖公園被省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16年12月,五島湖旅遊區被省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公園主要景點

歷經半個多世紀的建設,五島湖公園終於形成今天這樣獨特的水陸布局和自然風貌,園內亭、台、樓、閣、廊、水榭等古典園林建築要素一應俱全,由此組成山環水繞,亭廊回復,茂林修竹,鳥語花香的遊覽勝地。加之有舒同、趙朴初、李一氓、吳強、惠浴宇等名人題字,更為園林增色不少。在這水天一色,亭台樓閣交相輝映,島池橋廊點綴其中的園林里,更有風景獨特,韻味雋永的特色景點:

漣漪清波

宋著名文學家蘇軾詞《碟戀花.過漣水軍贈趙晦之》:「自古漣漪佳絕地,繞郭荷花,欲把吳興比…」,在蘇軾筆下,漣水城是一座「繞郭荷花」可和吳興相比的美麗城市。根據蘇軾詞意,1992年,漣水縣政府將原「城中湖」改為「漣漪湖」。漣漪湖,湖面明凈開闊,綠樹沿堤環繞,遠處大廈掩映。湖中山水相間,亭、台、樓、閣、池、橋、廊、宮互相成趣。在和煦的陽光下,在潔白的月光中,在五彩的燈光里,清波蕩漾,倒影搖曳,花香襲人,讓人覺得彷彿置身於瑤池仙境。

妙通神光

清雍正本《安東縣誌》記載:「妙通塔,宋仁宗敕建,卧佛藏舍利處,傳為魯班所建。浮屠七級,皆磚石築成,內中並無寸木支柱。頂上「望黃河如線,間放光明,照耀數十里」,人們稱之為「神光」。1948年7月7日,妙通塔毀於戰火。1998年,漣水縣政府決定在原址依原貌重建妙通塔。重建後的妙通塔高88.88米,比原塔更加雄偉。塔頂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設計的,它將放射出更加光輝燦爛的異彩,更加讓人讚歎的神光。

青山夕照

夕照山位於漣漪湖中,是五島湖公園五個島中最西邊的一個島。1958年壘成,1983年又進行了整治。面積11.2畝,呈東北--西南走向,地勢稍有起伏,四面環水,島上林木資源豐富,綠化覆蓋率達90%以上,共有林木51科137種,人跡罕至,環境寧靜。自九十年代以來,大量鳥類來此棲息,經考察島上棲息鳥類16目33科115種,鳥類中屬於國家一級保護的有1種,二級保護的有10種,省級保護的有17種,這些鳥類中還有62種被列為中日鳥類保護協定中規定保護的鳥類,9種被列為中澳侯鳥保護協定中規定保護的鳥類,其中尤以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黃嘴白鷺最多。1993年12月1日,漣水縣人民政府正式命名夕照山為縣級鳥類自然保護區。當年鳥類數量即達到6000餘只,2002年8月經報請省政府批複(蘇政復【2002】97號),正式將夕照山自然保護區升級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以夕照山為圓心方圓34.33平方公里,每當夕陽西下,五彩霞光照耀著青翠欲滴的清山,上萬隻白鷺與流雲同舞,與落霞齊飛,景象蔚為壯觀。

墨池飛霧

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米芾以太常博士來知漣水軍。他守漣二年,多惠政。任滿歸,宦囊蕭然。臨行前,他將筆墨在池內洗盡,以示清白。他走後,漣水人民為了紀念他,將他平素滌墨之池,取名『米公洗墨池』。米芾走後,在洗墨池上,每天清晨總有薄薄的飛霧縈繞。在淡淡的霧靄中,人們隱約見到米公洗墨形象。這就是漣水相傳已久的「墨池飛霧」的故事。「墨池飛霧」便成為漣水有名的八景之一。

同樂春風

同樂堂是1937年為王德溥而建的。1935年,漣水土匪橫行鄉里,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時,王德溥督察淮陰,熟悉漣境情況,他派馬登雲營長率部巡行漣水各區,僅三個月將匪肅清,閭里始得安枕。他薦趙寓心長漣兩載,興利除弊,寬猛兼施,士、農、工、商氣象為之一變。於是漣人公議,在五鳥公園一四面環水處,建一座五間廳堂,名日:「同樂堂」,意謂「王公於民同好惡,共憂樂也」。1986年5月,漣水縣政府決定對已破損不堪的同樂堂進行重建,特請蘇州園林局主持設計,由蘇州古典建築公司承建,1987年9月建成。著名漣水籍作家---《紅日》的作者吳強欣然受邀為同了堂題寫了匾額。地方長官能與民「同好惡,共憂樂」,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取名「同樂」則表示漣水人民對他的推崇、欽佩及思念。重建同樂堂,則更表明漣水人民對有益於地方的歷任長官深深的敬意,不忘他們的惠政。

湖心攬月

漣漪湖,湖面開闊,湖水明凈,亭、台、樓、閣、橋、廊倒映水中,十分清晰,而且四周恰似塗上一層神秘的光圈,給人朦朧感,美的享受。月光下的漣漪湖更使人陶醉:一天星斗池中墜,幾片白雲湖裡飛,不辨天和水。安祥、安祥、恬靜,不是仙境,勝似仙境。看此「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壁」的美麗景色,怎能不使人想約三五知已,駕一葉輕舟,去湖心攬月呢?

園林建築

五島湖公園內的園林建築多為古典蘇州園林風格,因水就勢造園,巧妙地運用了種種造園藝術技巧和手法,將亭、台、樓、閣、泉、石、花、木組合在一起,模擬自然風光,創造了「城市山林」、「居鬧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間。

瓊花園

瓊花園是典型的四合院落。東西北各三廂廳房。粉牆黛瓦,紅柱鏤窗,翹角飛檐拐角有游廊相連,東廂三間房為瑞墨堂,現為廉政文化展廳。「瑞墨堂」及「瓊花園」等字樣均取自米芾的手跡。院內植有銀杏、木瓜等名貴樹木,中心花壇植有瓊花、整形榆樹。1996年2月,崑山市與漣水縣結為友好縣、當時的崑山市政府代表團來漣水考察特贈一株瓊花,植於此園,瓊花園因此而得名。瓊花乃崑山市市花。每年四月進入盛花期花開如銀、花色如雪。如今這株瓊花已成為昆漣人民友誼的象徵。

豐樂亭

1982年底,孫步坦任漣水縣縣長時建,四角磚木結構亭。取名「豐樂亭」,是借宋文學家歐陽修《豐樂亭記》題意,誌慶漣水農業八年豐收。

米公亭

1982年,孫步坦任漣水縣長時重建,四角磚木結構亭。趙朴初題寫米公亭匾額。米公指米芾,字元章,湖北襄陽人,北宋著名書畫家。宋徽宗召他為書畫博士,曾官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紹聖四年(1097年)他以太常博士來知漣水均軍,守漣二年,多惠政。任滿歸,宦囊蕭然。他走後,漣水人民建亭紀念他,稱米公亭。千百年來,米公亭幾經興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漣水地方志 的精彩文章:

TAG:漣水地方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