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曾為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不惜使用不正當手段奪人所好

唐太宗曾為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不惜使用不正當手段奪人所好

原標題:唐太宗曾為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不惜使用不正當手段奪人所好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所好頗多,尤其喜歡書法,並非常崇拜王羲之,因此他想盡辦法從民間尋找王羲之的真跡來收藏。在這些真跡中,李世民最想得到的就是到王羲之號稱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的真跡。因此在他登上皇位後,李世民派人四處尋找王羲之後人的下落,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讓李世民找到了線索。


這個線索就是在隋朝末年之時,王羲之的七世孫出家做了和尚,因此也就沒有了子孫,在他臨死前,將《蘭亭集序》的真跡傳給了自己的弟子辯才。辯才深知《蘭亭集序》真跡的價值,一直將這個天下至寶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重,為了不被人奪去,他特意在卧室房樑上鑿了一個洞,將字帖藏入洞中。李世民曾多次派人與辯才和尚談判,但無論談判過程中李世民出價多高,辯才和尚都不願將真跡與李世民交換。



對於油鹽不進的辯才和尚,李世民自然氣得要命,但由於不知道辯才和尚將真跡藏在何處,加上他要顧及自己的名譽,因此並沒有強取豪奪,於是他召來了想來口齒伶俐,機制聰明的監察御史蕭翼想辦法將真跡弄到手。


於是蕭翼化裝成一介書生,假裝來到辯才所在的永欣寺遊玩,並與辯才一見如故,二人交情逐漸加深,嘗嘗促膝長談,漸漸成為了莫逆之交。一天,兩人聊各自的興趣愛好上,自然而然的聊到了書法。就在此時,蕭翼故意拿出了幾幅王羲之的真跡,讓辯才辨別真偽,辯才和尚看後認可了這書法是王羲之的真跡,同時很得意的告訴蕭翼,這些都不是王羲之最好的作品,說起來,自然是被成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才是其中的翹楚,並且這幅真跡就在自己這裡!



蕭翼故意裝出懷疑的樣子,說《蘭亭集序》的真跡早已毀掉,怎麼可能有真跡,怕不是辯才和尚在擠兌他。辯才和尚被蕭翼這麼一激,當即坐不住了,於是第二天上午就將真跡從房樑上取下來,讓蕭翼辨認,而在這個過程中,蕭翼早已暗中記下辯才和尚藏《蘭亭集序》真跡的地方,在辯才和尚將真跡放回去之後,他當即將其偷了回去,獻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心愛之物,自然龍顏大悅,重重地賞賜蕭翼。只可惜辯才和尚失去了真跡之後,即便得到了李世民的無數賞賜,依舊無法釋懷,最終積鬱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甜姐說史 的精彩文章:

不學無術卻是當朝大將,一生謀反兩次,一次封侯拜相,一次失敗身死
身為帝王卻無子嗣,一切都是慈禧太后從中作梗,真相讓人無奈

TAG:甜姐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