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日見聞·CharmingYouth

今日見聞·CharmingYouth

今天收穫有點小多,最近收穫也不少,所以表達欲極其旺盛已經壓抑不住做一篇微信寫點東西的洪荒之力了。

首先今年天的趴太歡樂了,說好的默契呢,大老師和令博迷之操作神之配合,精彩絕倫。張老師的鋼琴技術太震撼了,一個是在和我的配合上,我老出錯,張老師總是能把我帶回正軌。然後教鋼琴的手法,妙!妙極了!開心的一天。

注意:

1.下面的文字對微信老玩家異常不友好,就是很長,流水賬,沒啥圖片,還需要大量時間去閱讀。

2.我的言論有妄語,有錯誤,有偏激,有片面。我以一個20歲青年的視角表達一下我最近的聞思。我必然有我的局限性,畢竟閱歷不夠,年歲尚欠。所以還望指正。

今天雋雋姐他們由於對人員篩選非常用心,能看到所有今天擦浴活動的人都是對「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有充分思考的。聽到了好多好多有趣的分享,有深度的思考。大概記錄了小20點。

字跡潦草至極,有人想知道我都記了些啥,就這樣了

首先能看到各位已經進入或即將進入職場的人的各種焦慮:對未來無常的焦慮,對成長的焦慮,家庭生存壓力帶來的焦慮,甚至還有莫名其妙的焦慮。可以用一個詞「擰巴」來形容,也可以用一個「失控」來概括,至少我聽到看到的大家的表達的一個感受是這樣的。

最近也在反覆看《正見》,每一次讀都會加深對「四法印」(諸行無常、諸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理解,當中好多精彩絕倫的句子。裡面好多細節處的文字都蘊藏著極其宏大的哲學命題。超級棒。這當中「諸行無常」刷的遍數比較多,能get到一點,如果對「無常」這個事實洞悉並一以貫之於生活之中的話。就可以看淡好些東西,能不去糾結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像大老師今天跟我們講的。今天在回程的火車上,三四個人因為互相擠了一下就罵了起來,一波接一波的罵,本來以為爭論要結束了,然後說時遲那時快就又有人說起來了,賊迷。最後還是終止了因為互相擠的爭吵,轉而去罵列車安排的不合理。還是能看出一點規律的,就是無明之人的爭吵,最後的終點往往是要找到一個發泄對象,來滿足所有人獲得這麼幾個需求,他得罪了所有人,然後每個人都能站在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上,還看似化解了所有人本就不存在的矛盾。

再就是一個關鍵詞「善良」,從雋雋姐每次講的戈壁的故事,到其他人講的對自己經歷的一些善良的事。都能體會到,善良、慈悲這一定是好的。看待生命的意義之時,打開對自我的偏執之後,就會發現善良所具有的無量的意義。不論對自己的人生,還是對他人的發展,都是無量的。善良會傳遞,善良又有因果。今天和媽媽探討了一下對於施捨幫忙的看法。也是很有意思。在無法辨認求助表象背後的真偽之時選擇善良總沒有錯。我媽媽就糾結在於對真偽的分辨之中,但這就像前面說的雞毛蒜皮的事情。我們沒有那額多的心智能量去關注這些東西,也沒必要。

說道母親,今天一位參與者,對發現媽媽書法造詣的事情表示很驚訝,這啟發了我,對父母,長輩身上的優點要更多地注意,學習。他們是離你最近的人,與你最親近的人。這樣好的老師就在身邊,不珍惜實在可惜。所以,我也要多去看看我的媽媽,爸爸身上的優點,去發掘它們身上更多更好的值得去學習的品質、能力。

然後,說起父母就串到成長上吧。之前看奇葩說忘了第幾季,羅振宇對成長的結案陳詞記憶猶新。就是:「我們有主觀的世界構建,但我們在去現實世界的路上會遇到一個鴻溝,掉進去了叫挫折,爬出來叫成長。」——羅振宇。現場聽到了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不活潑了,還有一些類似的經歷,我想著可能就是成長吧。在現實這個地方我們被一次一次的擊碎,我們把擊碎的自己收拾收拾重新塑造一個新的自己的過程應該就是成長吧,變得成熟吧。今天還有一位程序員小哥哥,講了一句話「只有開放才能迎來成長」允許自己被擊碎,應該就是這樣一種開放吧。

所以這當中有一個對活潑的探討,活潑與成熟是相對立的么?或者說活得開心快樂,無憂無慮,無所憑依。就像我分享的那個十一橘子洲頭的小姑娘的「哇!太美了!」的那種快樂與成熟相對么?我感覺是不相衝突的,在不同年齡段那種自在的笑是不一樣的。他所需要你的心智能量的磅礴程度是不一樣的。所以逐漸變得不活潑,不自在,是不是貌似按照設個方向會有解呢。

還能穿到今天對自己貌似沒有憂愁,沒有焦慮,事事貌似順利,而莫名其妙產生的焦慮感。這個的底層邏輯應該也是蠻有趣的。沒有憂愁背後的憂愁想起來之前在《施主,我放飛自我你怕了么》下面的評論

「戲謔背後的落寞

攻擊背後的脆弱

瘋癲與怪誕背後的無奈與卑微」

今天空姐小姐姐的分享中說到了,在面對不同乘客時的不同表現,這當中就有很多,心理學、行為學的東西在裡面。任何看起來簡單的東西的底層邏輯、核心的知識都是相當複雜的。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真的有趣好玩。

說起人情練達,今天大家貌似還探討了,對人的主觀判斷機制的問題。當時有啥想法要記錄下來忘了。。。大概是一個標籤的問題?不記得了,標籤葉縣不具體展開了。

說會成長,還有一個隱藏的問題今天也有探討,就是教育問題。就是中國教育制度對孩童時期的我們價值觀的扭曲,把考上好大學作為人生目標。但事實上只要是上了大學的人都會發現這是一個天大的謊言。同時現代社會對成功和金錢名利的追逐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價值觀的扭曲,或多或少的造成了人們越來越焦慮,風氣越來越浮躁。就像當代人對效率的追逐這件事本身也值得探討一波。教育的問題可以展開說一下,我的理解就是中學階段,沒有對學生們的心智進行培養。「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像桑吉學長講的是一個應該思考一生的問題。而我們在中學階段對這個的思考是空白期。所以,大學生會有就業難,會有大學養老院的說法出現。畢竟畢生夢想實現了,我們要不要去下一座山頭呢?——桑吉學長。之前看到一句話「人生兩大悲劇,一個是夢想實現不了,另一個是夢想實現了」。

今天桑吉學長的最後陳詞也超級有啟發的,把人生比作翻越一座一座大山,你到了一個山頭,要去更高的山頭,你就要下了這座山再去爬。很受啟發,之前只考慮人生是一座大山,各種爬,各種視野吧。這個角度需要深思。就像第一次來參加活動「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的呢?我要成為一個別人都喜歡的人。」一樣受到非常大的啟發。還有桑吉學長為我給人生限定的寬度與深度加了一個長度。超級贊,瘋狂打call。還有對情緒的陳詞,讓我聯想到了《正見》里的一大段話「追本溯源,導致痛苦的是人的情緒。事實上,情緒即是痛苦。無論如何,直接或間接的,一切情緒都生起於自私,也就是說,它們都執著於自我有關。更進一步,他也發現,情緒雖然看似真實,但不是一個人本具存在的一部分,它們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某個人或某個神強加在我們身上的詛咒或植入。當某些特定的因與緣聚合在一起的時候,情緒就會生起,例如當你突然認為某個人在批評你,忽視你或者剝奪你的利益時。然後,相對應的情緒就會接著生起。在接受,陷入這些情緒當下,我們就會失去了覺知和清明。」最後對人和動物這個區別依舊保有疑惑,一直就沒想通過。再沉澱沉澱。

今天還聽了一個巨勵志的雞湯,加固了我考研的動力。一個朋友的師姐吧?不知道稱呼合不合適。從雙飛考到北大,再到申請到伯克利。這中間八年的時間圓一個夢,去最好的大學學自己想學的專業。聽的人為之振奮。

還有就是一些大的哲學命題了「你以為的是你以為的么?」「我們到底在追求些什麼呢?」「對一個人的定義是什麼呢?」每個命題都值得畫時間好好探討,好好聊。沒篇幅和能力展開。

最後還說到一個寫作的問題「我寫的東西你也看不懂,我寫他幹嘛?」這讓我想起了之前對小說的兩種寫法的比較。一種是像肯·福萊特那種,每一頁都是在考慮讀者想看什麼?還有就是像許知遠那種我就是表達一下我自己,你愛理解不理解。這兩種極端的寫作方式的比較。我自己沒想太明白呢,望有思考的人指點一二。

通篇流水賬,筆記本上的東西強行串聯了一下。還是開頭那就話,以一個大二學生的視角,經歷所見所感所思,就寫出來了。我一定有我的局限性,畢竟年齡尚淺,閱歷不夠。所以所說一定有妄語,有錯誤,有偏激,有片面。望指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旗的一片天空 的精彩文章:

TAG:大旗的一片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