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S患者,你們的腸胃還好嗎?

AS患者,你們的腸胃還好嗎?

健康人的胃腸道內存在數以萬計的微生物,即腸道菌群。

它們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各菌間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在質和量上形成一種生態平衡,一旦機體內外環境發生變化,特別是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敏感腸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細菌而趁機繁殖,從而引起菌群失調,其正常生理組合被破壞,而產生病理性組合,引起臨床癥狀就稱為腸道菌群失調症。目前,發現腸道菌群失調與多種疾病相關,其中就包括強直性脊柱炎。

影響腸道菌群的四個主要因素

一、人體自身與環境因素

每個人的腸道菌群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處於穩定階段,但一旦人體自身或外界因素有所改變,比如疾病、環境等都會引起菌群失調。人們常說的出差後水土不服引起的腹瀉就可能是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

二、藥物影響

一些藥物會影響到腸道菌群。長期應用抗生素(如氨苄青黴素,它們使耐葯的梭菌大量繁殖引起量的質變而致病),一旦腸道菌群失去平衡,腸粘膜通透性增高,使細菌容易進入體內。

三、飲食因素

對於強直患者來說,飲食要尤為注意,除了高脂肪食物少吃外,還要注意綜合營養的攝入。無纖維食物會促進細菌易位,纖維食物能夠維持腸粘膜細胞正常代謝,減少細菌易位。比如芹菜、豆類、青梅等都是既能保護腸道又比較適合強直病友們的食物。

四、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胃腸道蠕動能力變弱,不再能夠如年輕階段時冷熱葷素不忌口,積食影響腸道菌群,使厭氧菌過度繁殖,雙歧桿菌減少,減弱對免疫系統的刺激。

強直發病與腸道菌群失調密切相關

病人因患上強直而引發腸道疾病的情況時有發生。腸道菌群與宿主建立的共生關係影響著宿主代謝、生理和免疫的多方面,大量證據表明腸道菌群可能對強直性脊柱炎(AS)發揮了重要作用。

臨床上對20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進行纖維結腸鏡檢查及活體組織檢查,結果顯示:55%的強直病人有明顯的腸道非特異性炎症改變,其中伴隨腹瀉的佔27.3%,結腸粘膜活檢示陽性炎症改變者達65%,病變部位累及結腸和直腸者佔63.6%。另外,臨床研究表明,約60%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存在無癥狀的腸道炎症,且受累部位多見於近端結腸和迴腸末端。

長期抗炎鎮痛要小心胃腸道風險

「中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胃腸道及心血管危險因素調查」終期數據顯示:近47.98%的調查對象為高度胃腸道風險患者。專家指出,中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為中度或高度胃腸道風險人群達到86.24%,而近半數為高度胃腸道風險患者。對於高度胃腸道風險患者這類人群,使用傳統非甾體類消炎藥(NSAIDS)引發的胃腸道潰瘍、出血、穿孔等嚴重胃腸道不良事件的概率更大。專家呼籲,對於這類人群,正確選擇抗炎鎮痛藥物至關重要。

社會應關注NSAIDS的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NSAIDS是包括醫生、患者、家屬在內的廣大公眾都需要關注的話題。

醫生在開處方前,應該多詢問一句患者是否有過胃腸道病史和其他胃腸道風險;

患者在醫生開具或藥店購買抗炎鎮痛葯時,應該多諮詢一句是否有對胃腸道安全性高的藥物;

家屬應該多關注患者的胃腸道情況,幫助患者了解安全鎮痛知識。

爭取使醫生、患者、家屬共同組成合理用藥聯盟,從診斷到用藥的每一個環節入手,實現真正強效、安全的抗炎鎮痛。

來源:風濕健康微公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腸胃 的精彩文章:

瑜伽的好處 練瑜伽幫你解決腸胃不適
飲食護胃,牢記腸胃最喜歡七個字,每一個都做到,沒有胃病煩惱!

TAG:腸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