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筆記: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父母筆記: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閱伴星」第二次成長計劃

新生命的誕生和成長,

賦予了我們再次成長的契機。

多了為人父母的新身份,

獲贈了第二次成長的入場券。

第一次,我們無從選擇;

第二次,我們可以!

父母筆記

現如今,媽媽圈子裡有這麼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

「第一個孩子照書養,第二個孩子照豬養」。

正所謂:

一入「科學育兒」深似海,從此「媽媽直覺」是路人。

「唐篩、糖篩和糖耐」,「抱睡、奶睡和小睡」,

什麼「按需餵養」,什麼「EASY作息模式」,

哪位是回奶神器,哪位是最沒用的母嬰用品,

嘴裡蹦出來的一個個彷彿接頭暗號的詞,

如同少年少女臉上的青春痘,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昭告天下:

你作為一個人類個體進入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為人父母」。

作為信奉科學技術長大的新世紀新手爸媽,

誰家裡沒幾本自己買的或是別人送的育兒寶典呢。

這些養娃說明書教我們怎麼給孩子吃、穿、睡,

也教我們怎麼教孩子做人,

當然,更教我們自己如何做人。

讓我們打開「父母筆記」,

來記下那些能夠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

以及更好的人的文字。

親子閱讀陪伴,

是大人懷裡抱著小人兒,共讀一本書,

也是同一盞燈下,你讀你的,我讀我的。

今日推薦

書名: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作者: [美] 阿黛爾·法伯(Adele Faber) 伊萊恩·瑪茲麗施(Elaine Mazlish)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原作名: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譯者: 安燕玲

作品評價

一本非常優秀的書籍,其中的理念和方法可以運用到任何一種關係當中。

—— 《華盛頓郵報》

一本十分實用有效的圖書,它讓成人俯下身進入孩子的世界,而使孩子像成人一樣和父母對話,這種溝通交流的形式一旦建立,的確就能創造家庭的快樂與和睦。

—— 《洛杉磯時報》

內容簡介

糟糕的人際關係大多存在著溝通不暢的毛病,親子關係自然也不例外。這本暢銷全球的育兒寶典的經典之處就在於,它能夠幫助父母學會一種讓孩子聽話的神奇語言,這種愛的語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父母的要求和忠告。

圍繞「如何說」「怎麼聽」,作者從六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和實踐: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代替懲罰的方法鼓勵孩子自立恰當地讚賞孩子和、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

它沒有冗長的理論和說教,而是給出了一套實用有效的操作方法,輔以大量的常見場景和問題加以說明,並配有相應的練習題,讓父母可以真正掌握這些技巧,可以做到靈活運用,以便隨時應付各種狀況,做到遊刃有餘。

讀書筆記

1. 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 如何面對孩子的負面感受?很簡單,接受他們的感受。

? 我們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個體,不能用我們的感受代替孩子感受。

? 感受沒有對錯之分,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納的,但某些行為必須受到限制。

? 孩子的感受被接納了,他們才能開始集中精力改變自己的情緒。

四個技巧

1. 全神貫注地傾聽

2. 用「哦……」「嗯……」「這樣啊……」來回應他們的感受

3. 說出他們的感受

4. 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

2. 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 孩子不願意合作,是因為他們和我們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 家長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 尊重孩子是合作的開始。

五個技巧

1. 描述你所看見的,或者描述問題

2. 提示

3. 用簡單的詞語表達

4. 說出你的感受

5. 寫便條

3. 代替懲罰的方法

? 懲罰孩子,實際上剝奪了他從內心深處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過程。

? 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煩的製造者,要把他們當做解決問題的積极參与者。

七個技巧

1. 請孩子幫忙

2. 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但不攻擊孩子的人格)

3. 表明你的期望

4. 提供選擇

5. 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

6. 採取行動

7. 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後果

4. 鼓勵孩子自立

? 家長培養孩子的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 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親自經歷各種問題帶來的掙扎,在自己的錯誤中得到成長。

? 讓孩子依賴感降到最少,讓孩子成為有責任感的人。

六個技巧

1. 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2. 尊重孩子的努力

3. 不要問太多問題

4. 別急著告訴答案

5. 鼓勵孩子善用外部資源

6. 不要毀掉孩子的希望

5. 學會讚賞孩子

? 在家裡得到讚賞的孩子,更願意為自己設立較高的目標。

? 讚賞需要謹慎,善意的讚賞有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拒絕。

? 做父母的一個重要職責是學會如何及時稱讚孩子做對的事情。

三個技巧

1. 描述你所看見的

2. 描述你的感受

3. 把孩子值得讚賞的行為總結為一個詞

6. 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

?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會影響到孩子們的行為。

? 做一個真實的自己比做一個「媽媽的乖女兒」更重要。

? 永遠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六個技巧

1. 尋找機會讓孩子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2. 創造機會,讓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3. 讓孩子無意中聽到你對他的正面評價

4. 以身作則

5. 記住孩子那些特別的時刻

6. 當孩子又按照原來的方式行事時,表達你的感覺和期望

個人感悟

這本書的特別之處是,清晰明確的操作指導說明後面緊跟著的就是一個個練習題。儘管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提醒自己要避免習以為常的否定、負面、消極的溝通方式,希望可以像上學時候猜中答案,結果卻總是和那些「錯誤」的方法驚人地相似,而作者給出的親子溝通「正確答案」又總是能給人恍然大悟的感覺:「是的,這才是有效又有愛的說話方式。」

在被問及哪些技巧最有用的時候,絕大部分父母認為是「接納感受、回應感受」,這一點毫不意外,因為健康友好的親子關係需要父母將子女視作和自己平等的「人」來尊重,懂得子女是有著自己思想和感受的獨立個體,而絕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或私有財產。學會蹲下來平視孩子,是學習做個合格父母的第一課。

薄薄一本書,通讀下來不要一個半天,而等到真正能把這些操作方法內化為自己的親子溝通語言,怕還是需要很多個日子的練習、試錯、努力和再嘗試。在這個一切追求速成的年代,學會怎麼說話和聽人說話,卻還是急不得,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讓我們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慢一點,再慢一點。放下雜事,拋開雜念,全身心地傾聽對方,感受彼此。

正如書中結尾處再次總結的那樣,學習所有這些技巧的目的是:彼此相愛,讓自己快樂,也讓我們所愛的人快樂生活中不再互相指責和抱怨體諒他人的感受用正面的語言表達憤怒和煩躁尊重孩子的需要,尊重自己的需要讓孩子成為有愛心、負責任的人

繪本太多,童年太短

「閱伴星」

讓親子閱讀零門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伴星 的精彩文章:

TAG:閱伴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