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濟學人:中國互聯網巨頭加速進軍線下

經濟學人:中國互聯網巨頭加速進軍線下

【騰訊科技編者按】《經濟學人》網路版本周刊文稱,騰訊、阿里巴巴和京東等中國互聯網巨頭正在加速開拓線下零售業,多家傳統零售商已經與互聯網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

目前,中國仍有許多消費者從實體店購物,而中國的線下零售業碎片化現象很明顯。

以下為文章全文:

吃小龍蝦的季節正在到來。最近的一個晚上,4名年輕人就享受了一頓小龍蝦大餐。

不過,他們並不是坐在餐廳里,而是前往了上海一家提供紙尿布、嬰兒奶粉和食用油的超市。

在他們的旁邊,店員準備好的生鮮商品和餐品被送往儲藏間。這些商品隨後被打包,在30分鐘時間裡被送往3公里範圍內的用戶家中。

「到店堂食」是連鎖超市盒馬鮮生的創新之一。這些超市本身就是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進軍O2O零售的一部分。

目前,阿里巴巴在10座城市運營著40家盒馬鮮生,並計劃在未來5年內開設2000家這樣的門店。

電商巨頭關注線下零售業的部分原因在於,85%的中國人仍然堅持從實體店中購物,同時線下零售業的碎片化現象很明顯。

中國五大超市集團控制著市場的27%份額,而在英國這個比例是78%。

超過600萬家街邊小店填補了市場的空白,這些商店的收入總和達到10萬億元人民幣。

阿里巴巴希望將電商領域的經驗匯總在「零售通」之中。這是個免費的零售管理平台,推出於2016年。

通過零售通,店主可以從寶潔等阿里巴巴合作夥伴那裡訂購商品。隨後,阿里巴巴會使用物流子公司菜鳥來運送它們。

與此同時,商家可以使用阿里巴巴的大數據技術來決定應當如何進貨。作為回報,阿里巴巴可以獲得較不富裕城市中消費者習慣的數據,尤其是老年群體線下購物的數據。

4月2日,阿里巴巴以95億美元的估值收購了尚未持有的餓了么股份,表明了該公司通過其他渠道提供服務的計劃。

阿里巴巴想要提供的服務涉及多種在線工具,包括庫存管理、營銷和移動支付等等,此外還有線下的人工。

餓了么的外賣網路幫助中國成千上萬小餐廳將餐品送到用戶家門口。通過這筆收購,菜鳥將獲得300萬外賣騎手,從而大幅提升了「最後一公里」的配送能力。

阿里巴巴對餓了么的收購是對另一家巨頭騰訊的直接挑戰。騰訊持有外賣平台美團點評的大筆股份。這也是中國兩大互聯網巨頭之間在線下的最新競爭。

自2016年底以來,兩家公司分別投資約100億美元,入股大型傳統零售商。去年,阿里巴巴收購了高鑫零售的大部分股份。

作為回應,去年12月騰訊也收購了永輝超市的股份,同時還在考慮入股家樂福的中國運營方。

此外,騰訊持有18%股份的京東也在大舉進軍線下。去年,京東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開設100萬家便利店。

天風證券分析師劉章明認為,騰訊涉足線下零售是為了發展微信支付,應對阿里巴巴的移動支付應用支付寶。例如,盒馬鮮生的門店只支持支付寶或現金支付。

此外,獨立零售商正在站隊。作為自2016年以來京東的合作夥伴,沃爾瑪3月27日宣布,在中國西部地區的一些門店中將只支持微信支付。

在中國市場份額最大的10家超市中,只有3家還沒有與阿里巴巴和騰訊建立合作關係。

一些觀察家認為,零售商的絕對數量意味著不會有一家互聯網巨頭能贏得超市行業的競爭。

劉章明表示,互聯網公司提供的工具可能無法被所有零售商接受。

然而,目前也沒有公司能像這些科技巨頭一樣,將觸角伸向中國消費者的日常生活。

騰訊的微信已經發展成為一款超級應用,幫助10億用戶訂餐、打車,以及完成支付。

與阿里巴巴類似,京東也為小企業提供供應平台。奧緯諮詢的陳維贊預計,隨著兩大互聯網巨頭成為品牌和實體店的中間人,商品分銷領域將出現變革。

這些互聯網公司仍在試驗如何利用所能收集到的大量新數據。

按照陳維贊的說法,即使最終不擁有獲得主導地位的連鎖零售商,它們仍將「擁有客戶」。(編譯/昱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喬布斯:打造品牌的三條教訓
Dropbox更新IPO文件 發行價或定16美元至18美元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