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孩比大人會社交」

「小孩比大人會社交」

治癒你的深夜抑鬱症

GIF

如常

 如常

房東的貓 

00:00/05:49

近幾年很多網友都聲稱自己得了重病。社交恐懼症,這種病的病原體不明,在體內潛伏期長,年少時病情不顯,大部分患者會在高中畢業後突發急症,常見的癥狀是:害怕人群,一旦有朋友約就會覺得四肢無力頭腦發脹,與體虛相似。基本靠網購度日,長期依賴於刷微博上的段子來得到病情暫時的緩解。由於當下醫療水平有限,這對醫學領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目前衛生部門也還未對此病做出過多回應。

社交恐懼症是很多人都面臨的難題。我也覺得深受其害。完全想不明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的不擅長和人打交道。別人拋出的話,我完全接不住,總是搞得場面很尷尬,表情包就是我唯一的救命符。有時候實在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想找些話題跟朋友多聊一聊,說到一半就沒法繼續了,匆匆結束對話,讓人摸不著頭腦。所以對那些可以侃侃而談,說話常能把人逗笑的人十分羨慕。

社交恐懼症伴隨更多的可能是不自信,甚至自卑。心裡總覺得,哎,我是不是不夠好,不配跟她當朋友啊。哎,我這麼不起眼,他也不會注意我的,我講那麼多只會惹他煩啊。最嚴重的時候可能是給別人發完消息,就會盯著手機等回復,如果很長時間沒收到回復就會無比失落,覺得全世界都不想搭理我。久而久之這種自卑心理就會像一座大山,壓在你身上讓你一動也不能動,想去多和別人交流也無能為力。

有些人內向是天生的性格,但大部分人的內向可能都是環境造成的。長大之後,人的小心思只會越來越多,其實每個人都很敏感,只是有些人不會顯露在表面。這種敏感表面上波瀾不驚,心裡卻被痛覺神經放大無數倍成了狂風大浪。別人不經頭腦本身沒有惡意的一句話,其實是一根針輕輕的刺了一下你的手指,但你卻覺得錐心刺骨。這種因為別人的無心之舉造成的巨大誤會,在大人的世界裡是再常見不過的「風景」,像路邊的野草一樣燒不盡,春又生。一句話一個舉動看似很簡單,卻可以被一百個人解讀出一百種意思,所以「教養」「素質」「情商」這些東西成了我們最注重的品質,這些詞就是在教我們:說話行事一定要經過頭腦,要處處為他人著想,不要因為或有心或無意的舉動傷了他人。我們這些小心翼翼,讓社交在內心脆弱的人群里變的極為艱難。

最簡單最真誠的社交廣泛的存在於孩子中。所以人們太喜歡回憶學生時代了,去看小孩子的交友圈裡,並不是都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無論學習成績好壞,無論長相身材,穿衣打扮,家庭背景,小孩子很容易就能和別人打成一片,覺得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好朋友。那時候,QQ聊天提醒的聲音對我來說實在太悅耳了。無論填什麼最喜歡做的事情那一欄我都要寫上聊天。我總覺得有聊不完的天說不完的話,即便被老師罰也忍不住要上課偷偷講話,即便被父母罵也要大半夜頭縮在被窩裡悄悄發簡訊,逃了課外班撒謊也要去見朋友。忙碌從來不是借口,這樣的「社交」因為最純真最美好了,所以在人的記憶里最深刻,連和朋友吵過的架都覺得是難忘的。

其實還有一個讓「社交」變的困難的主要原因我們都心知肚明。那就是我們不願意再常常讚美別人,生怕讚美成了一種討好的方式,只把證明自己放在首位。無論坐在教室里還是走在路上,我總是在心裡感嘆,哇塞,這個世界上美女也太多了吧,我感覺每個女生都好看的自成一派。我也認識很多人,小時候並不起眼,長大了完全應了女大十八變的老話,各方面都好的不行。以前亮眼的特別亮眼,每個人都想把他捧在手心裡,毫不吝惜讚美。後來漸漸的每個人心裡都有了一桿秤,掂量掂量自己,再掂量掂量別人。若自己分量輕了,就一定要努力的去填。所以現在看看周圍,每個人都是很優秀的。我們用這桿秤不動聲色的暗自比較,不敢說出太多讚美的話,更不願意主動示好,害怕這讚美的話一說出口自己就在無形中低了那個人一級。朋友之間少了「明目張胆」的互相肯定,多了太多暗自比較。就像是南北極失去了磁場,只能漸行漸遠了。

社交恐懼症是「頑疾」,其實我也沒想明白到底要怎麼「醫治」。

不過我想,真誠待人總是沒錯的。

現代人善良的標準或許是:

不要曲解別人的一舉一動,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不心生嫉妒不暗自比較不吝嗇誇獎不惡語傷人。

能做到這些既快樂別人,也愉悅自己。社交就能往最好的方向發展啦。

Ps:

這次終於是純原創了,今天的封面和插圖不是在網上找來的了,是我自己畫的。也算是完成我長久以來想自己做個公眾號插圖的願望吧。第一次做,有點瞎。希望我以後可以不犯懶把這個公眾號堅持下去吧。感恩感謝我這麼久不更新都不取關的朋友們。超級愛你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芋頭可以吃 的精彩文章:

TAG:芋頭可以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