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持續與融合:中國文化的特點

持續與融合:中國文化的特點

春江花月夜

 魔箏之緣斷

李煒(古箏演奏家) 

00:00/09:34

中國自先秦以來,一直是多民族融合共同發展的狀態,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發麵有兩個重要特點,就是持續與融合!

先說持續。

世界上有很多曾經盛極一時的文明,但很快就衰落了,而中國就是這樣一個奇妙的國度,沒有地域和朝代的劃分,而只有文化的中國!當你看到元代的《秋江漁隱圖》,還有康熙皇帝讓人把他畫成一副書生的樣子歸隱田園,你大概不會想到朝代已經更迭了。我最感動的是,越是戰亂,如魏晉南北朝,文化、藝術越大放異彩!王羲之的《蘭亭序》、陸機的《平復帖》,流傳千古,

歲久彌光,但書法家兼詩人陸機亦難免死於亂世,以其四十二歲短暫而璀璨的生命留下那麼多驚世之作,在文化和藝術史上功不可沒。無論亂世,盛世,少數民族入主中原,還是分裂,文化都如波濤洶湧下的暗流有其自身發展演變的軌跡。有意思的是,少數民族,尤其是貴族都非常仰慕中原文化,這無疑對文化的發展也起到了推動的作用。即使在知識分子備受歧視的元代,有才華的作家依然不懈地進行戲曲創作,發展了民間文學和俗文學,這也為明代戲曲和清代文學做了充分的準備。

再說融合。

各種思想之間的融合。我驚嘆於中國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西方的戰爭起源常常是對宗教的認知不同,並且必須你存我滅,但中國就不同,儒釋道各家在各個時期,雖然彼消我長,但依然同時在各自的時間裡發展著。例如,玄學盛行的魏晉時期,儒家並未完全消亡。關於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的思想,究竟是儒家?道家?佛家?眾說紛紜,我想也許正如劉勰所說「雖八體屢遷,然淵乎文者,並總群勢」,他說文章只有基本的八種風格,但是真正擅長做文章的人,又可以同時駕馭幾種風格;同理,真正的思想家,思想也不是片面的,單一的,博採眾家之長,成一家之言。歷史上有一個悖論,少數民族雖然表面上封殺中原文化,但又默默地被中原文化同化,這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而每每有少數民族文化匯入中原文化時,便有一股清新之氣直接天氣混沌之初,天地洪荒,真氣逼人!

思想和文學、藝術的融合。禪宗和宋代詩學,一直是詩學領域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也是宋代詩歌刻意追求的藝術境界和評價詩歌的重要標準。中國藝術和西方藝術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國所有的藝術形態,文學、書法、音樂、繪畫、建築園林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他們的核心都受中國思想的影響,各家都有,道家「法自然」可謂得中國藝術精神三昧。中國的建築,是詩亦是畫,「如在青蓮句里行」;也蘊含著深刻的思想,陰陽五行,意味無窮。我終於發現那些古建築和現在大而無當的建築區別在於,古建築好像是靜止的、不同的,但彷彿又是流動的,像音樂里的休止符,存在那裡,屹立那裡,不動卻巍然如山,自帶背景音樂響徹雲霄。因為與建築一體的書法、詩意、設計理念里的思想、因為藝術的靈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地閑人 的精彩文章:

TAG:天地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