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屢敗屢戰和屢戰屢敗的曾國藩處世哲學

屢敗屢戰和屢戰屢敗的曾國藩處世哲學

曾國藩,咸豐年間,帶兵打仗的文臣,人們對他褒貶不一。他的屢戰屢敗和屢敗屢戰被大多數人所熟知。屢戰屢敗表示失敗數次還繼續戰鬥,是無能中的堅持;屢敗屢戰表示多次失敗後仍然繼續數次戰鬥,有毫不妥協之意,是在頑強抵抗中的堅持。

博大精深的漢語,同樣的字詞,不同的位置所表達的意思卻謬之千里,屢戰屢敗會導致殺頭,屢敗屢戰卻會獲得嘉獎。從曾國藩留下的語錄可以看出他處事圓融通達。

然不輕進入,即異日不輕退人之本;不妄親人,即異日不妄疏人之本。

(譯文)但是不輕易地接近人,也就是將來不輕易斥退人的根本;不妄自親近人,也就是將來不妄自疏遠人的根本。

賞罰之任,視乎權位,有得行者有不得行者。至於維持是非之公,則吾輩皆有不可辭之者。

(譯文)賞罰這種事,要有自己權力地位的大小高低,有的行得通,有的行不通。至於維護是非的公正,則是我們大家不可推卸的責任。

天下事無所為而成者極少,有所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譯文)天下的事情不去做而成功的極少,有貪慾、利益而努力達到成功的佔一半,因為激勵、逼迫而努力取得成功的佔一半。

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節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譯文)辦大事的人,以挑選助手為第一重要,滿意的人選得不到,暫時選用其次者,再對他慢慢教育就可以了。

觀人論事,因勛名已立而信之,誠所不免,然亦未嘗不博採眾論。

(譯文)看人論事,根據他們立下的功勞而信任,是應該的,但是也可以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子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譯文)天下古今的庸人,都以一個惰字導致失敗;天下古今的才人,都以一個傲字導致失敗。

余於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功夫,爾不可求名太驟,求效太捷也。

(譯文)我認為任何事情遇到困難才能獲真知,身體力行,不追求成名太快,見效太快。

幫人則委屈從人,尚未必果能相合;獨立則勞心苦力,尚未必果能自立。如真能受委屈,能吃辛苦,則家庭亦未始不可處也。

(譯文)幫助別人做事就得委屈求全,聽從於人,還不一定能合人心愿;如果自己獨立幹事又勞心費力,還不一定能出人頭地。如果真能夠忍氣受委屈,吃苦耐勞,那麼家庭中也不一定不可以相處。

天下事當局則迷,旁觀則醒;事前易暗,事後易明。

(譯文)天下之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事前易暗,事後易明。

大凡人之自詡智識,多由閱歷太少。

(譯文)大凡人們自認為聰明、見識多,多半是閱歷太少所致。

人所以稍顧體面者,翼人之敬重也。若人之傲惰鄙棄已露出,則索性蕩然無恥,摒棄不顧,甘與正人為仇,而以後不可救藥矣。

(譯文)人之所以要稍稍顧些體面,是希望人們敬重自己。如果一個人的驕傲、懶惰、惡劣的言行已經暴露出來,就會索性不知道一點兒羞恥,不顧一切臉面,甘心與正直的人為仇,而以後就不可救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聚沙成塔 的精彩文章:

上至80歲的老人,下至3歲的小孩都不願意聽女人的嘮叨
誰讓中國女性從此不再裹腳

TAG:聚沙成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