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常推書:身在無間,心在桃源

日常推書:身在無間,心在桃源

心在桃源

身在無間

總有人

即使身在無間,

也能心在桃源。

英國文學家毛姆曾經寫過這樣一個人:他的名字叫查爾斯。在倫敦有著體面的銀行家工作,有一個幸福美滿為大多說人所稱羨的家庭。但是某一天,在留下一張內容為「晚飯準備好了」的紙條之後,他離開了自己相伴17年的妻子和兩個孩子,奔赴巴黎。那一年他40歲,住在全巴黎最破舊的旅館,身上只有100塊英鎊。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月亮與六便士》。

在倫敦上流社會的人們驚訝地發現他出走之後,企圖找到那些耳熟能詳的原因:破產逃跑、情人私奔……等等。但疑惑的是,到了終局謎題揭曉之時,主人公查爾斯?思特里克蘭德棄家而走放棄一切的原因只是為了繪畫。看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這個生平彷彿似曾相識,這個角色的原型正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高更為了藝術的創作,同樣放棄了他在巴黎、利馬的一切遠赴南太平洋塔西提島尋找靈感。而這恰恰與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最終的結局不謀而合。

思特里克蘭德在離開倫敦之後,為了畫畫不斷開始流浪,從巴黎開始最終到了南太平洋塔西提島,最後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島上定居,與當地的土著女孩結婚,同時進入到藝術創作的巔峰期,在此過程中他仍以痴迷瘋狂的態度對待繪畫對待藝術,不顧身體健康,最終於失明中創作當時矚目的壁畫並於麻風病中溘然長逝。

這個故事最初吸引我的點是孤獨,讓我印象深刻直到現在的也是。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里,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而這些符號並沒有共同的價值,因此它們的意義是模糊的、不確定的。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財富傳送給別人,但是他們卻沒有接受這些財富的能力。因此我們只能孤獨的行走,儘管身體相互依傍卻並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的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為了畫畫,放棄家庭,放棄工作,放棄本該屬於他的人生,只是為了追尋自己苦苦的道。他說: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上帝把很多人推倒游泳池裡,游得好的人爬到了岸上並在岸上留下了痕迹,游的不好的人就在水裡掙扎著死去了。天才就是那些被上帝選中能夠游上岸的人,而平庸的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就沉入水底了。思特里克蘭德最終被人們銘記,最終被歷史銘記。即使諷刺的是,人們總在畫家與世長辭後發現他們所創造出的價值。我一直覺得身受同感是個要求太高且很難達到的詞,或者說我很難相信這世界有這麼一個人對著別人的遭遇際遇拍拍胸脯就說身受同感,安慰的話好說,但能夠完全理解別人的內心和過往經歷是太難的事,也不太可能。這世上的身受同感太難,所以每個人其實都是孤獨的,但好在我們可以通過語言、符號進行交流。

身在無間,心在桃源。是我所一直喜愛的一句話,神奇的是,這句話莫名地非常合適《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無間之地,不同此間,裡面可能充滿了很多挑戰、挫折、不平。單純忍受下去已經絕非易事,何況內心篤定,宛若桃源。查爾斯不斷流浪,窮盡一生都在追求。我敬佩於他為了夢想敢於放棄一切的決心和信念。我們大多數人,只是抬頭望望天上的月亮,然後依舊為了腳下的六便士而不斷奮進,拚命掙扎,但總有人敢於追逐夢想,哪怕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總有人即使身在無間,也能心在桃源。

許來日方長,有幾人來往

如果你也是只刺蝟,請擁抱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映聲計畫 的精彩文章:

TAG:映聲計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