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在塑料上種出的蘑菇,你敢吃嗎?科學家已經下口啦

在塑料上種出的蘑菇,你敢吃嗎?科學家已經下口啦

近段時間,中國的「洋垃圾」禁令在國際上引發廣泛關註:2017年年底前,我國全面禁止進口環境危害大、群眾反應強烈的固體廢物;到2019年年底前,將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

食品包裝的袋子、打包的飯盒、用廢的紙巾等等,如果我們留意一下就會發現,自己一天產生的垃圾量是相當大的,而全球70多億人口,那產生的廢物將是一個天文數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各國關注的熱點,而科學家早已將視角放到了神奇的「蘑菇」身上。

奧地利設計師Katharina Unger、Julia Kaisinger和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合作開發了一種培育可食用菌的系統,培育出的可食用菌則以塑料為食。這種桌上系統就是用來培養兩種菌絲體的迷你工廠,分別是裂褶菌和糙皮側耳,它們都是為我們所常見卻又愛吃塑料的蘑菇。

我們知道,蘑菇是自然界的分解者,具備分解各種物質的能力,就比如上面提到的糙皮側耳(平常說的平菇),它是一種生長在樹木上的蘑菇,分解木質素的能力極強,在一些國家都禁止進口平菇,因為這種蘑菇可能會對森林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用「蘑菇分解塑料」的熱潮始於2012年。在2012年,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可以分解聚氨酯的蘑菇(小孢盤多毛孢),一下子掀起了研究熱,大家想知道各種真菌怎樣在不吸收材料中毒素的同時還能夠降解塑料。

由此奧地利的設計師Unger想到,如果能把環境問題(廢料)轉變為環境方案(食物)就好了,她希望把不好的物質重塑為可持續生產的食物,而真菌的菌絲就是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工具。

要把塑料轉化為可食用產品,首先要把塑料至於活化室中,用紫外線為其消毒再開始降解,便於蘑菇菌絲的食用。然後把塑料放入生長球體,置於用瓊脂做成的被稱做卵泡單元的蛋形艙室里。接著再把稀釋後的菌絲體加到其中,慢慢開始消耗塑料,並長成毛茸茸的蘑菇樣的東西。

在蘑菇的種植中,對環境要求是非常高的,因為蘑菇的富集能力很強,如果環境被污染,蘑菇就有可能會帶有有害物質,「蘑菇重金屬超標」一說就來源於此。

那在塑料上種植出的蘑菇能不能吃呢?生物本能似乎告訴我們這是不能吃的,但設計這個實驗的科學家Unger表示她已經品嘗過這種蘑菇,據說味道並不奇怪。

吃塑料長出的蘑菇是否有毒還需要更多的實驗研究,如果將來證明是無毒的,你敢吃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蘑菇志 的精彩文章:

桑黃、白樺茸掀起免疫革命——來自國外生物抗癌領域的報告
蘑菇會成為開發抗生素的新資源嗎?

TAG:蘑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