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徒手造人國內第一?網友:他的手指被上帝親吻過……

徒手造人國內第一?網友:他的手指被上帝親吻過……

你也許不記得它們的名字,但一定對這些栩栩如生又異常驚艷的翻糖蛋糕印象深刻。

▲武則天

▼醉卧忘憂境

距離在英國國際蛋糕比賽上獲獎已經過去了小半年,但周毅與他團隊的參賽作品依然是各大媒體平台的熱門話題。三月中旬,他還用數十件以假亂真的翻糖作品,在《快樂大本營》上騙過了一眾見多識廣的主持人與嘉賓……

如果說馬良是藉助神筆的魔力讓繪畫成真,那麼周毅的「法器」便是他的雙手,一個個或精緻或美艷的人偶背後,一座肩負著傳承使命的翻糖商業帝國,正喧嘩崛起。

這次,TOP旅行記者採訪了這位「手指被上帝親吻過的魔法師」。

作品違規了?沒事我們改規則讓你得獎!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有美人兮,見之不忘。

在2017年英國國際蛋糕比賽上,兩個栩栩如生的古韻美人吸引了全場人員的目光。一人半露香肩,浣紗弄碧水;一人明眸皓齒,沉吟書香里。

她們是周毅遞送的參賽作品之二,他與他的團隊在這次比賽上,奪得了3金2銅的好成績。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世界最大最權威的翻糖蛋糕比賽里拿到最高獎,奪得金獎的三樣作品自有風采,但獲得銅獎的《醉卧忘憂境》卻成為所有作品裡最具驚艷度與話題值的存在:原本是奪金「種子選手」的它因為拉糖做的湖水太厚無法切割而被判違規。

就在所有人都為此惋惜的時候,所有評委卻決定為「超出比賽水準」的它破例,《醉卧忘憂境》被轉送至另外一個評獎組,不僅沒有因為違規被淘汰,更是獲得了該組的銅獎

當獲獎作品的照片在國內社交網路上公布後,立刻收到了國人的廣泛好評,「中國風蛋糕 國際獲獎」的關鍵詞被搜索50萬次,並登上微博熱搜榜單第二名。當問起這次比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變時,周毅顯得很平靜。

「我們手藝人,」他這樣稱呼自己,「主要的任務是文化的守候和傳承,對我來說這次的獲獎意味著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也讓很多不熟悉翻糖的朋友認識到這門藝術,這是比『金獎』頭銜更重要的事。」

翻糖人偶的羽衣都是一件一件穿上去的

在諸多類型的翻糖人偶里,周毅偏愛古風美人。在他手下,這些仙氣十足的美人們總是身著著薄如蟬翼的羅紗,吹彈可破的雪白肌膚在紗下若隱若現,臂彎處縈繞的柔軟披帛,彷彿下一秒就能被祥雲托起。頭頂簪花嬌嫩欲滴,肩上垂下的髮絲根根分明,臉部的表情更是靈動客可人,朱唇微啟,眼波流轉,顧盼生輝。

都說「愛美的女人要會十八般武藝」,作為這些美人們的「御用造型師」,周毅要掌握的技藝,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翻糖的學問很大,為了做好這些翻糖人偶,我必須要了解解剖學,去掌握人體結構與骨骼分布,為了五官的雕刻我要學會整容整形,同時還要學習古代服飾配飾、盤發設計、園林布景,當然我還要學會化妝。」

除了運用歐洲傳統捏塑方式之外,學習食品雕刻出身的周毅,將許多中國傳統的麵塑技法和食品雕刻技巧用在了翻糖作品的製作上。為了讓作品呈現出更精緻真實的效果,周毅甚至重新改良了製作翻糖蛋糕所需的原料翻糖膏。

「這個改良是革命性的,新的翻糖膏更具可塑性和功能性,它能夠讓衣服具有薄如蟬翼的服帖質感,你看到的那些古裝美人,衣服都是我們一件一件穿上去的。」

同時,吹糖人等中國傳統食品美術工藝給他創作翻糖蛋糕提供了很多啟發,金獎作品《武則天》里的宮燈,就是用吹糖人的方式吹出來的,而國畫繪畫、雕刻印章等中國元素,也經常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呈現。

「國人做拉糖,本來就比較有優勢。」作為一個曾經在傳統麵塑領域取得過不凡成績的手藝人,在筆者提到那些精細得讓許多外國同行驚呼的手工藝效果時,周毅表現得有些謙虛,「我只不過是換了一種做麵塑的材料罷了。」

詮釋翻糖,需要更年輕的腦洞大開

「驚艷!」「請收下我的膝蓋!」「這已經是藝術品了!」每次周毅在網路上公布自己的作品照片,轉發和評論里都是清一色的讚美與感嘆,問及有沒有聽到過吐槽或批評的聲音,周毅表示:還蠻常見的。

即便拿了國際金獎,仍然有許多網友覺得周毅塑造的翻糖作品《武則天》看上去「太不像武則天」:沒有華貴的龍袍,沒有凌厲的眉眼,甚至連個王冠都沒有。

周毅所呈現的武則天,是一個身著淺色翠衫,眼神靈動純真的妙齡少女,她所處的環境也不在金鑾大殿,周圍綉著鮮花和小鳥的屏風、分散擺放的畫卷、造型簡單的宮燈等小物件都表明了這是一間小巧精緻的私房,在這樣輕鬆隱秘的環境里,武則天很自然的流露出一種獨屬於小女生的柔情。

「誰知道武則天獨處的時候是什麼神態呢?很多人覺得我的作品不像武則天,但我就是想呈現人物的另一面,表達不一樣的思想。」周毅語音輕快,「要創新,就是要有更年輕的腦洞。」

他對傳統工藝保護與傳承有著不同理解,「那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需要思考一個問題:『曾經風靡一時的技藝,為什麼發展到要靠保護才能傳承下來?』」周毅的觀點很明確,「因為喜歡它、願意為它買單的人變少了。」

創新延續一門手藝的新生命。其實對他來說,擅長的還是麵塑,但如今麵塑面臨著嚴重的發展瓶頸問題:因為價格過高,在平常的市場上鮮有問津,而投資價值又不如陶器、根雕。就在周毅感到迷茫的時候,一份製作翻糖蛋糕的訂單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英皇結婚的時候,婚禮上就會有翻糖蛋糕。作為一種食品技藝,可以說它被全世界的人們喜歡著。」對他來說,製作翻糖蛋糕,只是換了一個更容易被傳承的載體。從麵塑轉行到翻糖,就是周毅的一次溫故知新。

他職業生涯的每個層面,都能看到「創新」兩個字:西方傳統翻糖蛋糕只使用一種翻糖膏,而周毅經過改良原料後,研製了更具功能性、能適合不同需求的多種翻糖膏;年輕人喜好手游與二次元文化,周毅的翻糖人偶就能出現性感魅惑的羋月與狂放不羈的酒吞童子。

「有人問我,你做的人偶這麼逼真精美,怎麼不去做手辦、原型師呢?當然我是能做的,但我選擇翻糖,是為了延續我們的傳統技藝。」正如周毅一直以來所努力的,年輕一代對他翻糖作品的每一份喜歡,都在蓄力著傳統麵塑的傳承與發展。

在當時,蒙娜麗莎也只是一個訂單

有人覺得手藝人不應該太過看重產品的商業價值,但周毅說:「人的本質都是趨利的。」與許多不食人間煙火的手藝人不同,周毅非常大方地聊起了手工藝品的商業化:「我認為合格的手藝人要有商業眼光,知道如何將作品推廣出去,而不是只會苦哈哈的做東西。」

「如果沒有巨大的商業價值,那些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會願意在教堂頂上堅持不懈地畫幾百天?再比如傳世名作《蒙娜麗莎》,在當時也只是達芬奇所接到的一個人物畫像訂單罷了。」周毅言簡意賅地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一門技藝需要擁有好的繁殖能力,即核心的經濟價值,任何藝術形態,都要先存活下來,才有之後的流傳與價值呈現。」

在接觸翻糖藝術的6年里,他有5年在做產業鏈。周毅認為,做手藝要磨練技藝,更要找到正確的商業點。除了成品蛋糕的售賣,他更深化了翻糖行業前、中、尾端的產業鏈:向國內外輸出改良後更優質的原材料與工器具;面向社會開設相關的培訓課程;開設電商公司等等。

「當消費者們發現原本以為高高在上的『文化遺產』其實原料容易準備,技藝不難學習,還能創造更多的價值的時候,你就不用去愁它們在未來該如何傳播和傳承了。」

轉發這篇文章一起玩轉翻糖~

撰文 | 一尾 供圖 | 受訪者

編輯 | 之之

出品 | TOP旅行新媒體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OP趣旅行 的精彩文章:

帶上絲巾帶上媽,清明去踏一個最FASHION的春

TAG:TOP趣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