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朝三百年都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為何明朝用一年就能收復

宋朝三百年都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為何明朝用一年就能收復

天涯看點歷史號頭條號歷史原創作者

燕雲十六州,這個地名對於熟知歷史的人來說並不陌生,它是一個地理的概念,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共十六州,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天津和山西、河北北部地區。

這十六州地勢較高,易守難攻,是歷代中原王朝防守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陣地,一旦失去燕雲十六州,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可以隨時入侵中原腹地,中原王朝的步兵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只要燕雲十六州一直都在漢族的手上,不管中原分裂還是統一,北方的游牧民族只能時不時的來中原打個秋風,從來沒有全面征服中原。但是到了五代十國時期,情況出現了變化,燕雲十六州丟了。

燕雲十六州並不是被游牧民族搶過去的,而是被送出去的。後唐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因受後唐末帝的猜忌,起兵造反,被後唐軍隊圍攻,最終頂不住了向北方的契丹求援。公元938年,他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以換取對方對自己的支援,最終在契丹的幫助下石敬瑭消滅了南唐,自己做了兒皇帝,被稱為晉高祖。

燕雲十六州的丟失,對於中原政權的影響十分巨大,從此中原王朝之間暴露在游牧民族騎兵的攻擊之下,中原王朝只能以血肉之軀去防守游牧民族的騎兵。此後的後周、宋朝一直想收復燕雲十六州,但是一直都沒有成功,宋朝就因為沒有燕雲十六州而一直處於被動地位,而且被金國和蒙古騎兵兩次滅亡,由此可見,燕雲十六州對於中原政權的重要性。

形勢到了元末明初才有了轉變,在燕雲十六州丟掉430年後,1368年(洪武元年)燕雲十六州終於完整的回到了漢族人的手裡。

1368年,平定了南方的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稱帝之後北伐成了朱元璋的首要任務,他派徐達、常遇春北伐,目標直指元朝的首都——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歷史上的幽州(或稱燕州)。當時的大都是元朝的首都,城防十分堅固,而且周邊還有一支元朝大軍在拱衛,徐達和常遇春認為要想攻下大都必有一場惡戰,因此他們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等他們包圍了大都的時候發現,這裡居然沒有大軍駐守,原來元朝的皇帝元順帝早就帶著老婆孩子逃跑了,因為之前他早已耳聞徐達和常遇春的威名,他們在山東、河南擊潰了元朝的部隊,讓成吉思汗的後代聞風喪膽,所以在徐達大軍到達之前,元順帝和他的臣子們早就逃之夭夭了,徐達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復了大都(幽州)。

之後,燕雲十六州沒有經過像樣的戰鬥就這樣被徐達、常遇春收復了。

燕雲十六州被異族統治了四百多年,在這四百多年中,中原的英雄豪傑如柴榮、趙匡胤、趙光義等無數次的想要收回燕雲十六州,都以失敗告終。在這四百年中,因為沒有燕雲十六州,中原的軍民保守北方異族的踐踏,終於在朱元璋的時代,被一代名將徐達和常遇春收復了,這是屬於他們的榮耀時刻,也是漢族的榮耀時刻,有了燕雲十六州,中原人民有享受了兩百餘年的太平,直到它再一次落入異族之手。

書畫雜談惠州市惠城區九鳳家禽店經營者12小時前關注

我想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讓大家了解什麼是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古有雲:「失嶺北則必禍燕雲,丟燕雲則必禍中原。」「燕雲」一名最早見於《宋史.地理志》。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之於南方猶如嶺北行省之於北方,所處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地緣戰略價值巨大。

那麼燕雲十六州是怎麼丟失的呢?

公元936年,中國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後唐河東節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後晉,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自稱為兒皇帝。公元938年石敬瑭按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遼國的疆域擴展到長城沿線。

宋朝與燕雲十六州

宋朝時燕雲十六州由遼國統治,成為遼朝經濟最發達地區,而且也是遼朝「漢人」問題最突出的地方。

燕雲漢人在遼、金王朝統治的北方歷史上都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宋朝對「胡化」燕雲漢人的歧視,以及燕雲漢人以利益為中心,非傳統認為「心向中原」,哪方強就依附哪方,所以先協助遼國抵抗北宋。在高粱河之戰初期宋軍大勝,燕雲百姓甚至「以牛酒迎犒王師」,差點收復燕雲十六州,但高粱河戰最終慘敗,燕雲一帶軍民對宋軍、宋朝失望。後期宋朝北伐沒有燕雲軍民支持異常艱難,惡戰,血戰都難收復。

明朝與燕雲十六州

公元1368年,明朝皇帝朱元璋誓師北代,命丞相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率軍20萬人由淮入河,北伐華夏,由於此時元朝國力衰弱,徐達北伐大軍未遇抵抗順利收復丟失四百多年的燕雲十六州,從此再未丟失過。

這些歷史要讀歷史問答達人

因為,明軍和宋軍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的軍隊;所面對的對手不是一個等級;而且朱元璋和趙光義也不是一個等級的皇帝。

明朝軍隊擁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個崇高的主體思想武裝,又有徐達、藍玉的名將統帥,戰鬥意志不是一般的強。此外,在長年與蒙古軍隊的作戰,明軍已經掌握了敵人的戰術特點,加上明軍善用火器,軍事體制也比宋軍要靈活,整體戰鬥力是宋軍所不能比的。

蒙元雖然曾經不可一世,建立了一個幾乎將整個亞歐大陸涵蓋在內的元帝國。但是,到明朝北伐時,他們已經光輝不再了。因此,在如日中天的明軍面前就變得不堪一擊。再說,當年徐達拿下大都其實並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

而宋軍的情況就不同了,當時的遼國和宋朝一樣,也是如日中天,兩軍基本上是勢均力敵的。在這種情況下還想拿下燕雲故地,談何容易?

最後就是領導人的差距。其實宋軍一開始是佔有優勢的,開局良好。不過,趙二不是什麼雄主,打仗也不怎麼厲害,白白葬送了宋軍精銳。

而朱元璋是什麼人,大家都清楚吧。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布衣,消滅群雄,驅逐蒙元,開創大明,這樣的皇帝,千年難得一遇。在這樣的雄主領導下,明軍的戰鬥力顯然就不同凡響。

雨辰雙軒121604-01 19:13關注

這讓我想起姜戎老師寫的著名小說《狼圖騰》

《狼圖騰》後記里對各個朝代都有細緻的分析,姜戎老師分析宋朝是中華名族性格轉變期,特別是「理學」的盛行把國人的「狼性」滅失。

在這裡不得不提「黃袍加身」的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更是一系列軍事改革削弱了宋軍戰鬥力。

姜戎老師講到宋朝之所以沒有滅完,主要以內遼國,西夏等等周邊國家受農耕文明的影響最後「狼性」消失。

姜戎老師寫到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和其子朱棣具有漢人中少見的狼性性格。朱元璋能能夠身先士卒,衝鋒陷陣。而燕王朱棣身處與蒙古狼性騎兵交戰的第一線,錘鍊出狼一樣的性格。而且朱棣登基為帝後遷都北京,並提出: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

而知而行歷史問答達人注

時來天地皆同力,遠去英雄不自由。

宋朝三百年面對的敵人是漢化的契丹和女真人。

在游牧民族裡,契丹開創了「一國兩制」的政治制度,用可汗制收伏漠北草原部族,用皇帝制來統治燕雲十六州,這樣一舉解決了游牧部落不能打持久戰的問題。有了穩定的根據地和游牧部落的兵源,契丹人迅速發展壯大,成為了游牧帝國+封建帝國的結合體,以百戰之餘的宋朝開國之師對陣,也不能討得了多少便宜。

(燕雲十六州位置)

宋人知道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契丹人同樣也知道。宋人取得燕雲十六州,就可以拒敵於塞外,將契丹等游牧民族再次趕入草原,斷絕他們的鹽鐵之利,契丹人將從封建國家形態重新回到部落狀態。契丹人怎麼會乖乖就範呢?

女真人也是如此。

女真人一開始進行的民族解放戰爭,對於燕雲十六州並不看重,他們在白山黑水之間過日子習慣了。當他們看到宋朝軍隊不堪一擊後,頓起侵奪之心。後來金軍南下,汴京也被攻下,金人這才曉得南朝的好處,自然不願意輕易撒手。

蒙古人與契丹、女真都有不同。

蒙古人打下了半個文明世界,對自己的武力深信不疑。他們一直認為蒙古騎兵是漢族步軍的剋星,因此在蒙古騎兵還沒有集結,避免主力決戰。蒙古人並不傻,他們在等。

可以說是蒙古人對自己武力的自信,讓燕雲十六州輕易回到了漢族手中。而蒙古人集結好的騎兵部隊在出塞後的野戰也確實帶給了明軍很大的損失。北元「昭宗中興」,連號稱萬里長城的徐達,都兵敗圖拉河,損兵數萬人。但是由於漢族人在燕雲十六州建立了完善的防禦體系,蒙古騎兵雖然勇猛,但突破不了這個防禦體系。當遼東納哈出也投降後,蒙古高原就已經被明朝封鎖在內地,境況也就一日不如一日,不可能在有復起之念了。

(萬里長城徐達)

所以,明朝能夠短短一年收復燕雲十六州,是明軍戰略規劃做的好,切斷了大都城的外援,使得元朝皇帝北逃。同時,也與元朝皇帝的判斷失誤有關,如果元朝皇帝知道漢人的武功之盛,連最強大蒙古騎兵也不能匹敵時,蒙古人也斷然不會輕易放棄燕雲十六州。

蒙古人丟掉了燕雲十六州後,蒙古高原重新回到了部落狀態,有明一代,雖屢成為邊患,但始終沒有再次釀成北虜亡國危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給自己一刀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劉禪降魏後被封為公,而孫皓降魏後被封為侯
朱元璋為什麼要除掉已經是暮年的李善長

TAG:給自己一刀 |